10月24日午间,泡泡玛特(09992.HK)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最新业务情况。

公告内容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益较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5%-40%,其中中国内地收益同比增长25%-30%,港澳台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长120%-125%。

整体来看,2023年三季度泡泡玛特业绩稳步增长,符合增长预期。

聚焦国内市场,泡泡玛特线下延续二季度高速增长势头,线上抖音渠道同比大幅提升。

与2022年第三季度比较,公司零售店同比增长35%-40%;机器人商店同比增长45%-50%;电商平台及其他线上平台同比增长20%-25%,其中抖音旗舰店同比增长875%-880%、天猫旗舰店同比下滑20%-25%;批发及其他渠道同比增长50%-55%。

海外业务也延续此前的高增长,同比增长120%-125%。

今年三季度,泡泡玛特在泰国、美国、澳大利亚均落地线下门店,其中泰国首店开业爆红,首日销售额超200万元,创下全球门店单日销售额纪录。除了开设门店,报告期内,泡泡玛特还在新加坡举办了首届海外PTS潮玩展,吸引东南亚地区众多国家潮玩爱好者参与。此外,泡泡玛特首次参与西半球规模最大的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持续向全球传播潮玩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8月份,泡泡玛特陆续推出多个爆款,涉及旗下IP如MOLLY、DIMOO、THE MONSTERS、小野、KUBO等,为公司在三季度的业绩增长提供助力。其中,“心愿指尖场景”手办上市当天销售超过两千万,MEGA SPACE MOLLY 100% 2代上市当天销售达到3.4万套。

今年9月26日,泡泡玛特首个潮玩行业沉浸式IP主题乐园——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于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经济带朝阳公园内开业。据悉,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通过对IP人物背景故事、性格特征的沉浸式体验,增进受众与IP间的情感连接,有利于延长IP生命周期,帮助公司进一步夯实潮玩IP运营平台的竞争壁垒。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

公开信息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最初的定位是“流行产品超市”。2014年,公司引入了日本玩偶Sonny Angel以及盲盒的销售模式。

彼时,潮玩IP在国内几乎一片空白,泡泡玛特直接买断Molly中国内地独家授权并推出系列产品,Molly一炮而红后为泡泡玛特带来了可观的营收,泡泡玛特的版图也逐步扩张。2016年,泡泡玛特进军电商领域,并开设天猫旗舰店;2017年,泡泡玛特设立机器人商店,并先后举办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等大型潮流玩具展会,公司逐渐成为潮玩行业声量最高的头部品牌。

2020年9月,泡泡玛特首家海外直营店在韩国首尔开业,随后又在法国、马来西亚等地开店,截至2023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港澳台及海外门店达到55家。

随着“盲盒风潮”愈发热烈,拥有众多狂热粉丝的泡泡玛特踏上了IPO之路。2020年12月,泡泡玛特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盲盒第一股”。2021年2月19日,泡泡玛特迎来股价峰值,为107.6港元,公司总市值一度超过1450亿港元。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泡泡玛特在此后的时间里接连陷入抄袭、侵权、“盲盒经济”乱象等众多困境,公司不仅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其市值也在不断缩水。

截至10月24日港股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报收23.1港元,涨2.9%,成交额为1.67亿港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312.17亿港元,较巅峰时期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IPO之际,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就曾强调:“我们不认为泡泡玛特今天的成绩仅仅是因为盲盒这个载体。泡泡玛特的迅速壮大,核心要素还是IP本身。IP是我们的业务核心。”

据了解,泡泡玛特上游IP授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自有模式,公司旗下的艺术家自己设计;二是独家IP,签约全球各地的艺术家来获取独家授权;三是非独家IP,一般为知名IP提供商拥有的世界著名IP,如迪士尼及环球影业,与米奇、火影忍者、海贼王、哈利·波特这样的超级IP合作。

目前,泡泡玛特销量最好的两个自有IP——Molly和Dimoo都是收购而来,且其独家IP并非买断,只是拿到有合作期限的独家授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