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體育總局答每經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關注、投資戶外運動產業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10月24日,《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對外發布。

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行動方案》在“行動目標”中提出實施“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計劃。該計劃有哪些具體內容?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在發佈會現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回應。

在產業推介方面,楊雪鶇表示,“我們將豐富戶外運動產業推介與傳播平臺,推介、宣傳戶外運動優質資源、優秀項目、品牌工程,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關注、投資戶外運動產業。”

激活戶外運動市場活力

楊雪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行動計劃主要包括系列賽事、公益環保、產業推介、文化傳播四大核心內容。

在系列賽事方面,國家體育總局將結合各地山水陸空和冰雪等項目特點,自主打造“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IP賽事;整合有關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全國性體育社會組織及有關地方政府的已有賽事資源;進一步發揮賽事聯動作用,打造分站賽、系列賽、城市賽、友誼賽等多級多類賽事體系,不斷擴充戶外運動系列賽事。

在公益環保方面,將擴大公益合作力量,加強與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等合作;組織發起“保留原真 山河無痕”倡議,充分利用戶外運動營地等資源,建設“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創意回收站;開展公益環保行動,加大公益宣傳力度,傳播公益環保理念,推動全社會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

“在產業推介方面,我們將豐富戶外運動產業推介與傳播平臺,推介、宣傳戶外運動優質資源、優秀項目、品牌工程,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關注、投資戶外運動產業;常態化舉辦戶外運動產業推介活動,搭建政府、體育行政部門與戶外運動企業代表、專家學者、運動達人的溝通交流平臺,激活戶外運動市場活力。”楊雪鶇說。

在文化傳播方面,將進一步弘揚體育精神、傳播體育力量,賦能城市經濟發展,彰顯可持續發展理念;倡導大衆廣泛參與戶外運動,踐行環保理念;構建全媒體矩陣式傳播陣地,深化與主流媒體及新媒體平臺合作,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城市歷史與旅遊、賽事熱點等內容,打造精品戶外運動傳播節目。

楊雪鶇透露,10月27日,將在雲南大理舉辦首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屆時將聯合多部門共同發起“戶外運動活力山水”行動計劃的啓動儀式。“我們將通過該計劃的實施,更好滿足人民羣衆高品質生活需要,推動戶外運動產業成爲美麗中國建設的靚麗名片,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中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更好實施全民健身戰略

《行動方案》提出要將戶外運動打造成爲全民健身的優勢產業,如何定義優勢產業,“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彭福偉表示,這是《行動方案》最大的亮點。戶外運動產業一頭連着經濟,一頭連着民生,具有資源消耗少、產業鏈條長、導流效應大、社會效益高等特點,具有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擴大消費的積極作用。

“戶外運動產業在體育產業中的佔比約60%,參與人數超過4億,可以說,抓住了戶外運動這個牛鼻子,堅定不移地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將能夠推動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將有效帶動體育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彰顯體育擔當作爲。”

彭福偉進一步強調,把戶外運動打造成爲全民健身的優勢產業,主要體現在四個“有效”。

一是有效覆蓋羣衆需求。人民羣衆的健身需求正處於爆發期,全民健身更加註重與國民休閒、自然生態相結合,戶外運動融合體育、休閒、娛樂、生態、文化等多種元素,能夠有效契合人民羣衆慢生活、體驗式、個性化的各類需求。

“通過發展戶外運動,有利於優化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結構,提高運動的趣味性和參與度,培育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生活習慣,更好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彭福偉說。

二是有效提高生活品質。室內運動雖然能夠滿足羣衆的運動需求,但並不能夠釋放人們嚮往自然的天性。通過發展戶外運動,既能夠完善城市的綠地系統,推進城鎮留白增綠,形成城市與自然的“柔性邊界”,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新形態,也有利於發揮自然保護地等自然和生態資源的優勢,讓人民羣衆在盡享體育運動無窮魅力的同時,又能盡覽自然生態之美,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三是有效實現資源轉化。戶外運動產業是讓“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戶外運動產業有效對接擴大內需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解決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的問題,讓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搭建起“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橋樑。

四是有效帶動產業發展。戶外運動產業是勞動和資本雙密集產業,能夠有效吸引資本和人才聚集。發展戶外運動產業,能夠直接圍繞休閒健身、體育培訓、運動裝備等板塊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間接帶動醫養、教育、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發展。

另外,戶外運動的發展具備很高的文旅附加價值,能夠有效促進文體旅深度融合,爲傳統景區豐富內容、導入流量、提高消費黏性,改變“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路徑依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