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牌價值跨越萬億,到《行動方案》勾勒未來發展,川酒再次展現了其領先的白酒現代化產業體系。

出品丨雲酒·川酒研究所

日前,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佈了《着力打造“川酒”品牌 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徵求意見稿)》(下稱《行動方案》,全文詳見文末),向社會各界公開徵求意見。

《行動方案》共六大點、16條。細讀這份1300餘字的《行動方案》,一幅川酒產業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產業優勢,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徐徐展開。

川酒未來4年的發展方向、重點任務都在《行動方案》中清晰可見。

█川酒,預見2027

川酒是中國白酒的領先者和創變者,非常善於長線產業佈局。

近年來,四川省政府先後出臺《關於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項政策措施,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

在系統的政策推動下,川酒對內積極開展區域合作,整合五大國資平臺,全面認定和保護老窖池,評選釀酒大師等動作,促進了資源優化配置,規範了行業發展;對外開展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瀘州)、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宜賓)、川酒全國行、川酒全球行等活動,不斷走出四川、走出國門,擴散川酒的影響力。

在行業調整的大背景下,爲了做強川酒核心競爭力,提升“川酒”整體品牌。在《行動方案》中,雲酒頭條梳理出四個關係2027川酒發展的脈絡。

以標準夯實品質基礎

川酒標準體系健全完備,形成一批領先國內、接軌國際的“四川標準”。

這些標準包括純糧固態釀造技藝守正創新,全生命週期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完善,釀酒專用糧種植規模和水平顯著提高等多個方面,將推動川酒生產效率和優質品率不斷提升。

標準之爭被經濟學家稱作“贏者通喫”,誰掌握了標準,往往就掌握了產業,掌握了市場競爭主動權。一流企業必須制定自己的標準,一流的產區亦如此。川酒面向未來謀劃標準競爭,將可能持續拉開和其他產區的差距。

多維度提升川酒品牌

在“川酒”品牌文化內涵日益彰顯的同時,龍頭企業品牌優勢地位不斷鞏固,原酒品牌化轉化成效明顯,優白酒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及制度建立取得突出成效。

這是一個完整的品牌生態體系,將產生更強勢的“川酒”品牌,並推動川酒名優企業持續做大做強,中小企業不斷成長,有利於川酒在市場份額不斷向名酒產區集中的趨勢下,持續提升競爭力。

以創新打開川酒未來

攻克一批白酒釀造關鍵核心技術,搭建一批產學研聯動的創新平臺,在出酒率、節糧率提升上形成一批新工藝和生產規程;開發一批引領消費升級新產品,打造一批白酒消費新場景;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水平領先全國。

產業的新格局,新突破,往往由創新帶動。曾幾何時,蘋果的創新改變了手機行業,特斯拉的創新改變了汽車行業;川酒的持續創新,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白酒版圖中牢不可破的地位。

《行動方案》定下多個創新目標,將可能推動川酒在品質、生產效率、產品等維度的突破式提升,不僅能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也將給中國白酒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融合建立更強產業生態

“川酒+”傳統文化、川菜、川茶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打造酒旅精品旅遊線路;包裝包材、釀酒裝備、會展金融等產業鏈配套能力不斷提升;綠色釀造水平全國領先。

未來的川酒,將更深入地融合到四川的整體產業體系中,分享四川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川酒的發展也將帶動相關產業,助力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

品質、品牌、創新、融合,這四個關鍵詞將構成川酒未來四年的主旋律。

█六個關鍵詞,勾勒2027

川酒的這份“施工圖”,以“川酒”整體品牌打造爲引領,將全面推進川酒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知名烈酒產區,要完成六項任務。

雲酒頭條從這些任務中,發現六個關鍵詞。

標準

支持優勢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制修訂工作,接軌國際標準體系;在堅守傳統固態釀造工藝基礎上,推廣應用關鍵設備,改造老舊設施;實施全生命週期生產管理,全面推行HACCP體系和ISO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成國家白酒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國家白酒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提供檢測技術支撐。

文化

加大酒史、酒器、酒禮、詩酒等領域文化研究,加強古窖池羣、釀酒作坊等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通過多種形式,形成獨特的川酒品牌文化表達體系;培育推廣“川酒”整體品牌,舉辦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瀘州)、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宜賓)、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德陽)、中國國際老酒博覽會(遂寧)、川酒全國行等特有IP活動。

科創

編制產業創新鏈圖譜,組織實施一批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加速成果轉化應用;實施酒類產品創新,支持企業細分目標市場,圍繞年輕化、潮飲化、國際化、健康化消費需求開發新品;加快數智賦能,引導企業加快雲計算、工業機器人等新技術的運用,打造智能示範工廠,搭建智慧供應鏈。

川酒+

推動酒旅融合發展,高水平建設四川中國白酒博物館,打造“川酒行”精品旅遊線路,支持酒企打造工業旅遊基地、特色酒莊;推動綠色釀造,推進渠道融合建設,舉辦中國酒業新營銷大會,支持企業設立川酒體驗店、建設線上銷售平臺,持續打造“川酒+川菜”“川酒+川茶”等“川酒+”融合系列品牌。

出海

加強川酒出海的規劃引導,出臺促進川酒出口工作方案和川酒海外推廣規劃,降低企業在物流、推廣、流通等環節成本;推動國際市場開拓,積極組織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和產銷對接,支持企業參加“川酒全球行”“川行天下”系列活動,協助企業針對目標市場進一步改進推廣渠道、品牌營銷、銷售體系、價格機制等。

產業鏈

持續鞏固龍頭企業優勢,聚焦宜賓、瀘州、德陽、遂寧、成都等優勢產區,推動“六朵金花”等名優酒企做大做強,成長爲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龍頭企業;支持原酒平臺企業、原酒企業整合資源、向品牌化轉型升級;打造酒類包裝包材行業領軍企業,提升川酒就近就地配套水平;招引育強釀酒裝備製造、酒類營銷、創意設計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延伸白酒釀造產業鏈。

步步爲營,將推動川酒持續向上。

█品牌更響,川酒更穩

早在2022年,四川酒類品牌價值便突破萬億,形成了中國白酒最爲高端的品牌價值鏈。這背後,是川酒全國領先的白酒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支撐。

這套全國領先的白酒產業體系,也是《行動方案》持續落地的堅實保障。

從規模上看,四川白酒的產量和銷售收入長期佔全國約50%以上,全國三大千億級產區(遵義/宜賓/瀘州)獨佔其二,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條,是川酒品質提升,品牌影響力擴大的大廈之基。

從產業鏈看,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水井坊、捨得等全國性名酒,豐谷、文君等區域性酒企,形成了以“六朵金花”爲引領,十朵小金花、原酒20強和衆多的平臺企業組成的“6+10+20+N”產業組織體系,構成了川酒向上的核心動力。

從科研實力看,四川擁有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級大師工作室等近20個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以及固態發酵資源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50餘個省級創新平臺,科研實力雄厚。

川酒不僅資源好,還建立了兩套協調體系,資源配置效率也非常高。

其一是多層次國資平臺進一步整合力量。川酒已經建立“川酒集團(瀘州)+四川酒茶集團(宜賓)+成都酒業集團(成都)+綿竹酒業集團(綿竹)+射洪酒投(遂寧)”五大國資平臺,持續整合川酒優勢資源,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並普及到更多中小型企業。

其二是成熟的協會運行機制加速創新。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四川釀酒協會、四川省酒類流通協會等協會組織,承擔起調研、撰寫報告、整合科研資源、規範行業生產等作用,加速了川酒的發展。

此外,即將掛牌成立的四川省酒業協會、四川省酒業研究發展中心,也將進一步強化川酒的調研、撰寫報告、整合科研資源、規範行業生產等功能,加速川酒的發展。

至此,川酒的前往2027的路徑、保障已更加清晰。

可以預見,川酒的質量水平將不斷提升,獨一無二的產區文化體系也將不斷形成,推動“四川名酒”品牌內涵持續豐富。作爲全國規模最大的白酒產區,川酒開創新格局的同時,也將爲中國白酒產業發展,貢獻堅實的力量。

附:四川省着力打造“川酒”品牌 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一)堅持品質優先,做強“川酒”質量根基

優化完善川酒標準體系,加強川酒標準體系制定研究;制定並加快推出符合國際質量認證體系、食品安全體系、環境保護體系的白酒國際標準。推動釀酒設備更新,推廣應用上甄機器人、智能發酵裝備、智能分段摘酒、自動化罐裝生產線、成品立體庫等關鍵設備;推動老舊設備設施安全技術改造提升,在重點環節安裝安全設備設施系統。

實施全生命週期生產管理,全面推行HACCP體系和ISO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支持企業建立質量保證控制體系;突出檢測技術支撐;加強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加強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

(二)強化特色優勢,提升“川酒”品牌價值

深挖“川酒”文化內涵,創作川酒標識、宣傳片、宣傳冊、主題曲、詩歌集等;推動中國白酒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培育推廣“川酒”整體品牌,強化“川酒”整體品牌的運用、管理及保護;建設集文化推廣、品牌展示、產品直銷於一體的“川酒”形象館;在全國主流媒體開展“川酒”品牌宣傳;舉辦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瀘州)、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宜賓)等專場博覽會;開展“川酒全國行”品牌推廣工作。加強川酒知識產權保護,實施四川名優白酒品牌“護航行動”。

(三)堅持科技賦能,提高“川酒”創新能力

加快關鍵技術研究應用,編制產業創新鏈圖譜,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加速成果轉化應用;聯合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高水平創新聯合體等創新平臺。

實施酒類產品創新,開展酒類消費趨勢研究分析;支持企業細分目標市場,推出創新酒品;開發一批酒旅文創周邊產品。加快數智賦能,打造“燈塔工廠”“數字領航”企業和智能釀造優秀場景、示範工廠;打造智慧供應鏈;建立川酒大數據平臺。

(四)促進產業融合,推進“川酒+”協同發展

推動酒旅融合發展,高水平建設四川中國白酒博物館;打造“川酒行”精品旅遊線路,帶動酒旅消費。支持企業開展綠色製造標準化建設,打造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推進固廢綜合利用;鼓勵企業開展溫室氣體排放覈算和信息披露。

推進渠道融合建設,舉辦中國酒業新營銷大會;支持設立川酒體驗店;支持建設或應用電商平臺、網絡新媒體,拓寬營銷渠道;打造“川酒+”川菜、川茶、雪茄及“川酒+娛樂”“川酒+市場”融合系列品牌。

(五)加速出海進程,開拓“川酒”國際市場

加強川酒出海的規劃引導,出臺促進川酒出口工作方案和川酒海外推廣規劃;制定重點企業涉外投資、出境審批等專項支持措施;積極爭取將降低白酒綜合稅率納入各類多邊、雙邊國際貿易談判;推動在省級外事接待活動中加強川酒使用和推介。

加強國際市場開拓,積極組織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和產銷對接;發佈國際市場拓展支持展會活動目錄,支持企業參加“川酒全球行”“川行天下”系列活動;支持新建和共享海外倉,打通國際銷售渠道。

(六)強化龍頭培育,增強“川酒”核心引領

持續鞏固龍頭企業優勢,聚焦宜賓、瀘州、德陽、遂寧、成都等優勢產區,推動“六朵金花”等名優酒企成長爲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龍頭企業;加快品牌企業培育;實行川酒國有上市企業分級分類管理。

着力培育產業鏈配套企業,支持原酒企業向品牌轉化、開發自主品牌及產品,打造“四川原酒”公共品牌;打造酒類包裝包材行業領軍企業;招引育強釀酒裝備製造、酒類營銷、創意設計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你怎麼看川酒《行動方案》?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