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保險“國際板”建設的“進度條”再次更新。

第一財經記者從10月26日召開的2023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上了解到,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再保險“國際板”)正式迎來首批“住戶”,15家入駐機構於本屆大會舉行集中籤約儀式。同時,再保險業務平臺及配套規則也正式發佈。

上海保交所黨委書記、董事長任春生在會上表示,再保險“國際板”將重點服務國內市場、國際分出和國際分入三個領域,其中國內市場是基礎。

再保險“國際板”加速推進

作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的核心載體和加速引擎,再保險“國際板”是在充分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發揮我國制度創新優勢,集中開展國際分入、國際分出和境內再保險業務的交易市場,致力打造再保險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其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由上海保交所運營管理。

在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再保險“國際板”正式啓動。之後,隨着《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的發佈、多家險企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等一系列動作,上海再保險“國際板”的建設不斷邁出實質性步伐。

“今年以來,再保險‘國際板’加速建設,標誌着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的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任春生在會議致辭中表示。

而在今天的會議上,再保險“國際板”也再次成爲了“主角”。

據瞭解,15家再保險“國際板”的入駐機構於大會上舉行集中籤約儀式。上海保交所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15家入駐機構既有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等大型險企,也有三井住友、安盛天平等外資險企,還包括紫金保險、黃河財險等中小險企。首批“住戶”入駐,意味着再保險“國際板”形成初步機構集聚形態。

再保險“國際板”的“數字內芯”——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也正式亮相。據悉,該平臺是國際一流再保險中心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可在保證各方信息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基礎上,爲再保險交易提供業務詢價報價、簽約存證、賬務清算、跨境結算等數字化交易服務功能,併爲全流程監管、穿透式監管和精細化監管提供更加有效的實施工具。

上海保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該平臺實現多個“首個”: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再保險數據交互標準,完整覆蓋再保險交易必需字段;首個再保險集中清算機制,指數級提升中後端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首個再保險交易履約風險管理工具,可基於實時大數據建立再保險主體的資信畫像和更爲精準的信用評價體系等。此外,平臺還可爲市場主體對接各項政策支持提供便利化通道,助力各項支持政策“精準落地”。

與此同時,再保險“國際板”的四項配套規則於會議上正式發佈。這是再保險“國際板”的首批市場規則,以跨境再保險業務爲主,涵蓋登記管理、再保險交易、保費統計、差異化償付能力因子等方面,助力打造交易風險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爲集中的對外開放窗口,爲全球風險分散提供更爲透明、有效的承保能力。

再保險“國際板”如何發力?

打造國際一流的再保險中心,一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

雖然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在再保險方面,卻存在較大的再保險逆差。國家金融監管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分出至境外保費規模約1120億元,境外分入保費規模約283億元,再保險逆差近4倍,與全球再保險市場進一步深入雙向融合仍需加強。巨大的再保險逆差以及再保險交易環節中的痛點催生了再保險“國際板”的誕生。

任春生表示,再保險的交易週期長、環節多,人員面對面磋商是行業慣例。從國際經驗看,依託場內市場的集中交易組織方式,有利於信息交互和信用增進,更符合機構間大規模協作生產的客觀規律。而再保險“國際板”,就是聚集國內外再保險經營主體、專業人才、風險資本、業務信息等要素的場內市場,填補了我國再保險市場長期存在的基礎設施建設空白。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國際業務有向國內分保的切實需求。因此再保險‘國際板’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助力我國再保險市場由‘單向開放’向‘雙向開放’轉型升級。”一名再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據瞭解,再保險“國際板”具備信息登記、撮合交易、集中清算、資信管理、跨境便利、承保能力整合、風險模型共享、新型風險分散、信用評價體系等多項功能服務,是承載政策落地、暢通要素流通、平衡效率安全、深化全球合作的有力抓手。

“根據規劃定位,再保險‘國際板’將重點服務國內市場、國際分出和國際分入三個領域。其中,國內市場是基礎。”任春生說。

具體來說,再保險“國際板”將以高效有序的國內統一大市場增強對境外機構、人才的吸附能力。而對國際分出和國際分入市場,則將大力吸引海內外機構參與,依託交易所的系統、規則,創新試點“交易席位”“跨境資金結算便利”“場內公開掛牌詢價”等機制,推動整合承保能力,促進價格發現,深化國際國內市場信息互通、業務融合、資金流動、技術交流和人才匯聚,打造保險業制度型開放的示範窗口。

再保險“國際板”在下一步的建設中該如何發力,使其在上述三大領域進一步發揮功能?

任春生給出了針對交易全鏈條的發力點:一是前端通過要素集聚爲交易“促活”,提供集中辦公場所和交易設施,提高信息交換的可持續性和交易達成率;二是中後端通過數字新基建爲交易“提速”,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平臺,專注提供標準化的中後端系統服務;三是完善規則機制爲交易“拓面”,積極爭取承接監管政策試點和地方營商政策支持,促進保險、再保險交易機制創新;四是加強監測自律爲交易“體檢”,強化系統風險防範;五是深化國際交流爲交易“破圈”,加強與全球保險相關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參與度和話語權。

“我們將立足基礎設施定位,充分尊重市場和行業運行慣例,不直接介入交易、不干擾價格形成,重點彌補市場不足,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場內市場價值。”任春生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