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一年多以前,當北溪天然氣管道遭到爆破之後,誰也沒想到,潘多拉的魔盒就此被打開了。自那以來,歐洲多國關鍵基礎設施接連遭破壞,這導致各國驚懼不已,甚至影響到了歐洲的能源轉型戰略。

在距離丹麥海岸不到10公里(6英里)的海面上,161颱風力渦輪機緩慢旋轉。它們提供了丹麥全國約4%的電力,通過兩條電纜連接到岸上。

丹麥最大的海上風電開發商Orsted的高管Thomas Almegaard:“我們風電場的技術人員只在這裏工作到下午5點就回家了,如果有人想破壞,很容易就能做到。”

隨着時間的流逝,北歐國家不得不加強警戒和巡邏,以保護他們的風電場。像Orsted這樣的開發商認爲,政府應該帶頭,幫助提供保護基礎設施所需的數十億美元資金。歐洲多國計劃在2030年之前安裝足夠的風力發電設施,現在各國政府不得不考慮他們需要花多少錢來保護這些海上資產。

此前歐盟已經立法,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目標由32%提高至42.5%,這就需要迅速擴大海上風電部署。

但時隔一年之久,北溪事件的真相仍舊撲朔迷離,歐洲各國諱莫如深。就在本月,芬蘭至愛沙尼亞海底天然氣管道又遭到損壞。

誰來出錢?

若類似的事件頻繁上演,那麼誰應該爲這些後果買單?大多數政府表示責任止於開發商。只有英國和波蘭表示,他們已經爲改善海上基礎設施安全的措施進行了投資。

英國已經花費6500萬英鎊(7900萬美元)改裝了兩艘用於水下監視和海底作戰的船隻。英國表示,政府負責安全政策,並與工業界合作實施保護措施。

兩家大型風能公司和兩家國防公司的官員表示,只有少數風力發電場安裝了雷達來監控現場,因爲沒有這樣做的要求,也因爲成本。Orsted首席執行官Mads Nipper聲稱:“我認爲,保護領海內的資產是國家事務,而不是開發商的事情,這一點非常重要。”

今年3月份,北約成立了一個部門來解決海底基礎設施的脆弱性問題。北約表示,已經增加了在波羅的海和北海巡邏的船隻和飛機數量。

業內人士表示,解決方案包括用於監控海底基礎設施的水下無人機,用於觀察船舶的小型雷達和攝像機,以及用於檢測異常運動的電纜內傳感器。

歐盟委員會內政事務發言人Anitta Hipper表示,根據歐盟2021年至2027年的內部安全基金,成員國可獲得13.5億歐元用於加強其國家的安全。她說,這些資金可能用於關鍵的基礎設施建設,但這取決於各個國家。

歐洲風能協會海上風電高級顧問Mattia Cecchinato表示:“保護水下基礎設施,包括電纜、管道和風力渦輪機,至關重要,但也很有挑戰性。這需要政府方面的大量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