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樊紅敏 北京報道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修訂發佈了《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自2023年11月10日起施行。

《實施辦法》進一步放寬境外機構入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金融AMC”)的准入條件,允許境外非金融機構作爲金融AMC出資人,滿足一定條件甚至可成爲控股股東,同時,取消境外金融機構作爲金融AMC出資人的總資產要求。

受訪業內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外資資產管理機構在市場驅動下,看好中國的特殊資產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尤其是地產下行帶來的流動性危機,國內金融AMC涉及房地產風險敞口比較大,需要引入外資資產管理機構的資金和管理經驗。業內人士預計,隨着金融AMC行業市場競爭主體多元化,將會形成多元化良性競爭與合作的局面,外資“鮎魚效應”會對本土金融AMC造成一定的衝擊和競爭壓力,但會更多助力中國特殊資產市場的國際化。

金融AMC對境外非金融機構放開

金融AMC作爲我國非銀金融機構中最重要的一類機構,其設立、法人、股東、開設分公司等所有行政事宜均須依照《實施辦法》進行。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原銀保監會修訂發佈《實施辦法》,將金融AMC與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劃歸非銀行金融機構。

其中,關於境外金融機構作爲金融AMC的戰略投資者,這一版《實施辦法》要求,應當具備“最近1個會計年度末總資產原則上不少於100億美元”等條件,並且要求“單個境外金融機構及被其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關聯方作爲戰略投資者向單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20%,多個境外金融機構及被其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關聯方作爲戰略投資者的投資入股比例合計不得超過25%”。

近幾年,隨着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實施辦法》中關於金融AMC境外投資人的限制也被逐步放開。

2018年8月,原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取消金融AMC外資持股比例限制。

2020年修訂的《實施辦法》,將境外金融機構入股金融AMC在資產規模方面的要求放鬆至“最近1個會計年度末總資產原則上不少於100億美元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

此次修訂的《實施辦法》則進一步取消對境外金融機構作爲金融AMC出資人的總資產要求,並且允許境外非金融機構作爲金融AMC出資人。其中,關於境外非金融機構作爲金融AMC出資人的資質要求,《實施辦法》規定,其必須有10年以上經營管理不良資產投資管理類機構的經驗。此外,財務狀況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作爲金融AMC控股股東的,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等。

關於此次修訂《實施辦法》,金融監管總局在今年7月份就《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答記者問時就曾表示,本次修訂着力於進一步強化監管政策引領,提升准入監管質效,實施簡政放權,落實對外開放部署。取消境外非金融機構不能作爲金融AMC出資人的限制,有利於金融AMC引入專業經驗和人才,優化公司治理。

對於《實施辦法》關於境外機構入股金融AMC准入條件的修訂,廣東金融學院招商引資與併購重組中心負責人胡挺向記者分析表示,一方面外資資產管理機構受利益驅動,看好中國的特殊資產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尤其是地產下行帶來的流動性危機,國內金融AMC涉及房地產風險敞口比較大,需要引入外資資產管理機構的資金和管理經驗,甚至將稀缺的全國性金融AMC牌照的控股權讓渡外資機構,希冀引入外資機構的強勁競爭者,促進國內金融AMC在面臨多重壓力之下迸發出強大活力。積極探索特殊資產處置方式的多樣化與路徑的合理化,建立相關的資本和市場信息匹配機制,需要吸納境內外多方資源和智慧共同挖掘特殊資產處置領域的市場機遇。

實際上,此前也有業內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現有不良資產處置機構之間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大部分主體缺乏有效的處置技術,而資金經過前一階段的競爭,也趨於緊張。爲應對目前累積的金融不良資產存量和可預見的增量,政府認爲現有的處置機構力量有待優化。上述業內人士預計,金融不良資產處置機構的門檻將會進一步寬鬆,吸引國內外各種類型的資金和主體參與該市場。

“目前最急迫任務是建立和完善特殊資產市場體系,構建市場良性發展的生態鏈,充分挖掘並提升特殊資產的價值。外資資產管理公司經歷過長週期波動的考驗,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與完善的治理體系、更加堅定的投資理念、全球化的資源與跨境資產配置能力、卓越的風險資產定價能力與併購重組能力,會給中國特殊資產處置帶來更多差異化選擇方式和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胡挺表示。

外資重返中國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04年前後,在四大金融AMC從工、農、中、建四大行進行第一輪不良資產剝離並開始着手處置時,外資就已經“嗅”到了商機,並逐步開始涉足國內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此後,外資機構在我國不良資產市場上幾進幾齣。

從近期的市場動態來看,外資機構正加速在中國市場尋找機會。

10月10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資產”)官網發佈消息稱,近日,長城資產副總裁楊國兵在公司總部會見了全球最老牌的投資公司之一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全球資本市場主管Adam Smith及其團隊,雙方回顧了過去6年在併購融資方面的合作,並對後續繼續加強合作、拓寬合作領域進行了交談和展望。

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會見來訪的國際另類資產管理巨頭黑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一行。2022年6月,黑石集團完成了對國內非持牌金融AMC(即不在59家持牌地方金融AMC名單之中)上海文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投資。

此外,據相關媒體今年7月報道,全球頂尖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聯博嘉沃(AB Carval Investors LP)正籌劃在中國推出不良貸款基金,在行業深度調整時探尋機遇。今年2月,新加坡大型多元化房地產集團凱德集團宣佈設立凱德中國特殊機會夥伴計劃,包括一支規模2.91億新元的單一資產基金和一家8.24億新元的計劃性合資公司,用於在中國商業地產領域尋找被低估或大減價的地產項目,並在北京和佛山收購首批資產。

“過去兩年市場的不確定性帶來許多機會,特別是在特殊情況領域。”凱德置地私募股權房地產首席執行官Simon Treacy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

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統計,近兩年,包括貝萊德、高盛、博裕資本、馬拉松資本、橡樹資本等多家外資紛紛瞄上中國房企的股票債券,出險房企是他們主攻的目標。

中國特殊資產綜合服務平臺資芽網創始人張洛夫表示,當下國內不良資產市場供給擴大,回報空間也在增大,外資機構此刻進入,毫無疑問將大力拓展不良資產處置等潛力巨大的領域。張洛夫向本報記者介紹稱,據其瞭解,中國本土AMC非常積極地歡迎外資的加入,外資也亟須尋找中國境內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未來外資機構獨立或與境內機構聯合經營的AMC非常值得期待。

不過,胡挺則認爲,外資會對本土AMC公司造成一定的衝擊和競爭壓力,爲此,胡挺建議,我國本土AMC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一是拓展全球視野,增強境內境外及不同市場的資產配置能力;二是貫徹黨中央賦予的AMC使命和核心功能,堅定戰略定力並優化投研理念,以研究爲基點,全方位打造投研能力,沉澱產業研究成果,釋放研究價值,提升投行化處置能力;特別是實質性併購重組能力,具備創新、整合的能力,要有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實現價值的增值能力;三是借鑑先進的風險管理文化、經驗和技術,提升風控能力;通過科技賦能,把金融科技嵌入特殊資產全產業鏈,使得前期資產端的盡調、風險識別、風險管理,以及資產定價更爲精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