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阿根廷中央银行今年6月29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人民币纳入该国银行系统允许存取的币种,批准该国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储蓄账户。图为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中央银行。新华社

本报记者 | 季晓莉

今年2月、6月、7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埃及中央银行、阿根廷中央银行、老挝银行、蒙古银行续签规模分别为180亿元人民币/807亿元埃及镑、1300亿元人民币/4.5万亿元阿根廷比索、60亿元人民币/15.8万亿元老挝基普、150亿元人民币/7.25万亿元蒙古图格里克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5月8日,北京、广东、深圳开展试点,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增大企业跨境资金运营自由度;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正式上线运行;9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一步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984亿美元,占比2.69%,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时提升1.62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呈现一系列新进展、新变化。

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壮大和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境内外经营主体在跨境支付结算和投融资中使用人民币的需求不断上升。《报告》披露了2022年以来人民币跨境业务服务的一系列关键数据。

例如,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使得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承包工程、境外购买货物等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资金结算变得更方便。

2022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今年1~9月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24.4%,同比上升7%,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2022年,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50.3%,占比最高;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别是新加坡(10.3%)、英国(5.9%)和中国澳门(4.0%)。

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7.1万亿元,同比增长4.4%,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6.9%。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75.7%;服务贸易收付金额2307.5亿元,同比增长35.4%;直接投资收付金额7807.93亿元,同比增长13.9%。今年1~9月份,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与3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让更多优质企业、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畴。2022年,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跨境融资收付金额分别占20.4%、74.5%和3.1%。今年1~9月份,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

2022年,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7%;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4.5万亿元,同比增长9.1%。今年1~9月份,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扩大,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境内外统筹使用资金。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设立跨境人民币资金池3512个。2022年,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跨境收付金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20.8%;今年1~8月份,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跨境收付金额3.5万亿元。

《报告》提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持续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使人民币能用、好用,更好支持经营主体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

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提升

近年来,境内银行境外贷款、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等政策相继出台,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债务证券存量为1733亿美元,排名升至第7位,同比提升2位。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3.9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排名第三;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第二。

2022年,证券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今年1~9月份,证券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2022年,“沪深港通”业务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1.6万亿元;今年1~9月份,“沪深港通”业务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1.4万亿元。2022年,QFII/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人民币跨境收付3.6万亿元;今年1~9月份,QFII/RQFII业务人民币跨境收付2.9万亿元。截至2022年末,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的大湾区居民超4万人次,参与试点银行共64家,收付金额22.2亿元;今年1~9月份,“跨境理财通”收付金额51.6亿元,9月以后业务试点得到进一步优化。

2022年,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跨境收付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主要大宗商品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9857.3亿元。今年1~9月份,主要大宗商品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1.5万亿元。目前,我国已上市原油、铁矿石、精对苯二甲酸(PTA)等23个国际化期货和期权产品,引入境外交易者,为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提供定价基准。2022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已成为仅次于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

截至2022年底,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人民币外汇即期会员782家,人民币外汇市场做市商25家。2022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共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440万笔,金额96.7万亿元;共有境内外1360家机构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接入CIPS。

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平稳发展,离岸、在岸人民币利差各期限涨跌互现,离岸、在岸汇率走势总体一致,汇差略有走扩。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持续深化,离岸人民币产品更加丰富,跨境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2年底,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重回历史高位。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英国分别排离岸市场前三位。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有境外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国家和地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4838.7亿元,同比增长37%;人民币存单(CDs)发行余额5264.5亿元,同比增长335.9%;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贷款余额5955.5亿元。

国际清算银行(BIS)调查显示,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成为市场份额上升速度最快的货币。2022年,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受到离岸投资者欢迎,2022年每次央行票据发行的认购倍数均在1.9倍以上,最高达4.6倍。主要投资者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央行类机构、商业银行、基金、保险公司等各类海外投资者,地域分布涵盖港澳台、亚太、欧洲和非洲等多个地区。

截至2022年末,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外汇即期交易使用排名,人民币排在第6位,居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加元之后。以人民币进行外汇即期交易的主要境外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38.1%)、美国(15.2%)、中国香港(8.5%)和瑞士(7.2%),合计约占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金额的七成。截至2022年末,在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开立清算账户的参加行及其他机构数达到970个。

202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将货币互换协议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更加稳定、长期限的流动性支持;支持香港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常态化使用人民币互换资金。

2022年,中国银行对境内外工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样本超过3600家,其中,境内企业约2500家,境外企业约1100家。

调查显示,约有82.8%的受访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是近年来最高水平;18%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较2021年有小幅下降;约有78.6%的受访企业表示,当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流动性较为紧张时,会考虑将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较2021年提升7.4个百分点;71.8%的受访企业会优先使用人民币作为对华贸易融资货币,较2021年提升3.5个百分点,为近3年最高。

以市场驱动为基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报告》还提及,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制度和基础设施安排,加快金融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深化双边货币合作,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首先,优化跨境人民币基础制度安排。进一步夯实跨境人民币业务制度基础,加强本外币协同,继续推进并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统筹规范贸易融资等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推进海南自贸港、横琴合作区资金“电子围网”建设。

其次,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继续优化国际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股票涉及的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安排,支持更多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储备。持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相关政策安排。

第三,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境外贷款等融资类业务;支持更多境外央行、国际开发机构、跨国企业集团等优质发行主体在境内发行“熊猫债”,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证券。

第四,营造良好的人民币国际使用生态。加强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合作,加大对清算行的政策支持,优化清算行全球布局,为离岸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

第五,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