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接連公佈多份批覆文件,同意6家保險公司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並准予開業,經營區域爲全國。這意味着,至此,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首批15家“住戶”已全部“安家”成功。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着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公司通過再保險方式拓展海外市場,同時更多的業務、人才、技術在上海聚集,這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全球再保險市場的話語權。

6家財險公司獲批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

據悉,本次獲批的6家公司分別爲:中意財險、太保財險、黃河財險、大地財險、東海航運保險和泰山財險。至此,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首批“住戶”已全部安家落戶。

今年6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發佈《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正式推出再保險“國際板”。臨港新片區以“臨港速度”全面啓動國際再保險功能區建設,推動再保險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

彼時,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必然要求規模更大、保障範圍更廣、專業程度更高、產品更豐富的再保險市場與之相匹配,但目前國內再保險市場與這一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市場開放方面,我國每年向境外分出的保費規模遠超從境外分入的保費規模,不均衡性比較突出。

再保險國際板建成後,將推動我國再保險市場向“雙向開放”轉型升級。一方面,通過吸引更多境內外再保險公司入駐,增加國內再保險市場主體數量和供給能力,促進國內再保險市場發展成熟。另一方面,通過國際再保險分入業務交易市場,更加便利地參與國際業務,與全球再保險市場進一步雙向融合,加快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格局。

8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意首批7家保險公司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10月,國壽財險也獲批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加上此前已經批覆的人保財險和本次獲批的6家財險機構,目前已有15家財險機構在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

陽光財險已出具“再保國際板”首單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15家機構中,人保財險早在2020年就申請設立了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而早在今年10月份,15家機構便已與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簽約,形成初步機構集聚形態。

10月26日,在第五屆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上,陽光財險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作爲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首批入駐機構參與現場簽約,並與保交所“再保國際板”系統平臺順利對接,成功出具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的“再保國際板”首單業務。

上海保險交易所董事長任春生表示,再保險“國際板”,就是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和數字基建後發優勢,聚集國內外再保險經營主體、專業人才、風險資本、業務信息等要素的場內市場,填補了我國再保險市場長期存在的基礎設施建設空白。再保險“國際板”的建設成熟,對推動金融保險業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和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金融灣品牌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保險“國際板”會給國內的從業機構和再保機構帶來什麼樣的助力?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以往國內再保險機構主要通過離岸方式參與國際市場,隨着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公司通過再保險方式拓展海外市場,同時更多的業務、人才、技術在上海聚集,這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全球再保險市場的話語權。此外,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迅速,在全球競爭中可能形成相對優勢。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科技中心建設相互協同,助力中國金融科技力量通過國際再保險中心面向全球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