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行了一場再保險“國際板”首單國際分入合約簽署儀式——交易雙方均在再保險“國際板”登記註冊,並通過再保險交易中心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完成交易。作爲首批入駐臨港國際再保險中心先鋒險企,安盛天平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融合發展貢獻保險力量。

在此次進博會上,安盛天平首席執行官左偉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首批入駐臨港新片區對安盛天平而言意義重大,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

作爲首批入駐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的少數外資保險公司,安盛天平如何看待先機和挑戰?未來公司將重點佈局哪些領域?在此次專訪中,左偉豪不僅回應了這些提問,還進一步展望了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前景。

有望加快實現中國再保險市場由“單向開放”向“雙向開放”升級

今年6月,上海銀保監局與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發佈的《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全面啓動國際再保險功能區建設。今年10月,15家機構簽約入駐上海國際再保險功能區,成爲再保險國際板的創始成員。

作爲首批入駐上海國際再保險功能區的外資保險公司之一,左偉豪表示,安盛天平非常榮幸首批入駐代表國家最高開放水平的臨港新片區,參與到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的建設進程之中。

在左偉豪看來,首批入駐臨港新片區對安盛天平而言意義重大,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

一方面,安盛集團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樂於分享全球的網絡資源和成熟經驗,第一時間參與到臨港國際再保險中心從無到有的建設之中,把握中國再保險行業改革發展、對外開放的重大機遇;

另一方面,臨港代表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高水平,在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法規健全、金融人才聚集等方面日臻完善,吸引了包括安盛在內的全球市場主體的高度關注,有望加快實現中國再保險市場由“單向開放”向“雙向開放”升級。

左偉豪表示,“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豐富性、承保能力綜合性等優勢,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不僅可以有效承接國際再保險分入業務,爲全球風險分散提供另一個選擇,增強保險行業以及宏觀經濟的抗風險韌性;同時也通過在資源豐富性、承保能力綜合性等方面的優勢溢出,爲跨境項目提供風險保障支持,使包括安盛在內的保險機構從中受益。

未來三年,安盛天平希望以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爲平臺,對再保資源、承保能力與作業功能進行統籌整合,充分發揮資源集中化的優勢,提升運營效能,優化風險管理,增進人才交流,促進跨境協作。

再保險“國際板”將重點服務國內市場、國際分出和國際分入三個領域

今年,安盛天平以首批入駐臨港國際再保險中心先鋒險企的身份,受邀在臨港展館參加第六屆進博會,更加深度地融入中國經濟發展浪潮。11月6日,安盛天平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辦了再保險“國際板”首單國際分入合約簽署儀式,此舉標誌着臨港新片區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對此,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俊壽表示,再保險“國際板”首張國際再保險分入合約的簽署是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添磚加瓦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他提出,要讓再保險這顆“明珠”熠熠生輝,通過再保機制進一步提升保險業的承保能力,提高保險業爲社會賦能、爲國家擔當、爲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根據規劃定位,再保險“國際板”將重點服務國內市場、國際分出和國際分入三個領域。左偉豪表示,“國內市場是基礎,安盛將充分藉助集團資源優勢和豐富經驗,結合多年來對本地市場的深刻洞察,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同時,安盛天平將依託“國際板”的創新機制,推動整合承保能力,發展國際分出和國際分入業務,深化國際交流爲交易“破圈”,加強與全球保險相關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參與度和話語權。”

據介紹,安盛在全世界五大洲51個市場有着豐富的運營經驗,爲全球近1億客戶提供全面、優質、值得信賴的保障服務和解決方案,在健康險、財產險、商業險等領域都擁有豐富的資源與成功的經驗,是聲譽卓著的全球領先的保險公司。除了無遠弗屆的品牌影響力之外,安盛集團還擁有系統的管理方法、穩健的財務表現,領先的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左偉豪表示,在全力支持再保險國際板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樂於分享安盛集團遍佈全球的資源網絡,以及跨越兩百多年的豐富經驗,爲推動金融保險業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爲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和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金融灣品牌國際影響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和創新,加大中國對國際再保定價話語權

“再保險是保險市場的支柱,肩負着風險轉移和資源優化配置的職責。”左偉豪表示,剛剛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宏偉目標,建立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是提高中國市場標準化、透明度、效率和競爭力方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外,他還進一步展望了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前景。

首先,是有望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和創新。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匯聚了建設金融強國的多項要素,包括開放的金融市場、海內外金融人才和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等。通過建立國家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數據交換機制和資源整合機制,可以提升再保險承保能力與服務水平,積極探索新型風險轉移產品發行和交易試點,完善巨災風險和特殊風險分散資本補充機制,豐富產品供給和創新。

其次,是有助於加大中國對國際再保定價話語權。長期以來,國內再保險分出額一直遠超再保險分入額。2022年,再保險分出業務達1120億元人民幣,而再保險分入業務僅爲280億元人民幣。臨港再保險“國際板”的建立,有利於引進境外再保險機構,推動國內再保險機構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發展全球保單分入業務,提升中資再保險公司服務水平以及國際影響力。

最後,是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打造再保險“國際板”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金融領域制度型對外開放的直接體現。臨港新片區代表了國家最高開放水平,集中了多家保險公司的再保運營實體與再保專業人才,有望引導全國再保險資源聚集,完善再保險市場基礎設施體系和機構體系,深化再保險產品供給和創新能力,推動再保險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

“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參與各方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無論是系統平臺搭建還是制度政策落地,爲臨港的建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左偉豪還表示,希望再保險“國際板”在保持高效透明的運作機制的基礎上,聚集全球高水平再保險專業人才,整合國際承保能力,期待再保“中國方案”重新定義國際再保險市場的格局。“我們對這個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