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發佈全新增長計劃後的這一年,資生堂業績卻有些不給力。根據最新三季度財報,資生堂淨銷售額、核心經營利潤雙雙下滑,成爲近11個季度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2022年資生堂剛剛發佈了全新增長計劃,當核污水帶來的影響短時間內難以消除,資生堂的增長計劃或許還需要更多時間。

根據財報信息,資生堂今年三季度淨銷售額爲228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9.92億元),同比下滑15.3%;核心經營利潤爲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24億元),同比下滑52.9%。這是資生堂過往11個季度中表現最差的一季度。

今年上半年,資生堂淨銷售額爲494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8.92億元),同比增長0.2%,按照當地貨幣計算,比去年同期減少4.2%,不包括匯率影響和業務轉讓影響的實際銷售額增長8.5%。核心營業利潤爲28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同比增長59.9%。

由於三季度業績的下滑,抵消上半年的增長,前三季度資生堂淨銷售額爲722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7.98億元),同比下滑5.3%;核心經營利潤爲36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73億元),同比增長1.6%。

從中國市場情況來看,資生堂三季度銷售額下滑幅度爲9%。抵消掉上半年的增長,前三季度中國市場退居成爲資生堂第二大市場。

就業績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資生堂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不過資生堂在財報中提及:“由於中國經濟不景氣以及消費者在覈污水事件後減少購買日本產品,導致三季度銷售額下降。”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資生堂受到排核污水事件的影響很大。護膚品屬於消費者長期接觸使用的產品,可替代性較高,一旦消費者對於產品生產地或者原料有顧慮,很容易尋求國貨品牌或者歐美系品牌進行平替。

基於三季度業績的下滑,資生堂調整了全年業績預期。預計2023年的淨銷售額爲98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21億元),同比下跌8.2%;核心營業利潤爲3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86億元),同比下滑31.8%。

不僅是資生堂,整個日系美妝都在面臨銷售下滑的風險。今年“雙11”,“天貓大美妝”發佈的《天貓美容護膚行業預售首日品牌成績單》顯示,Top20品牌中,國貨品牌佔40%,其餘60%均爲外資品牌,而這60%中很難看到包括資生堂在內的日妝品牌。與此同時,資生堂今年“雙11”預售首日GMV爲1.3億元,同比下滑達74.1%。

同時,核污水帶來的影響正在廣泛影響着資生堂等日系美妝的發展。以資生堂爲例,資生堂前三季度美洲市場、歐洲地區、旅遊零售業務的淨銷售額分別下滑16.6%、8%、44.1%。

根據公開數據,今年“雙11”,除資生堂外,另有CPB、SK-II、黛珂等其他7個品牌首日預售GMV同比下滑超過50%。在小紅書、微博等平臺,不少網友列出“避雷清單”,並紛紛曬出已退貨的記錄。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在美妝高端市場資生堂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資生堂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和品牌聲譽。通過轉型發展,資生堂將重點放在高端市場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和產品定位。

伍岱麒表示,日本品牌在華遇冷已是一大趨勢。企業轉型高端,一方面是避免與本土國貨中低端品牌的直接競爭,另一方面也是企業更高的利潤追求。但企業則未必有很大勝算,因爲有一定品牌老化現象,年輕消費者未必會認爲它是高端主流品牌,與歐美品牌相比也未見得很有優勢。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