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界面新聞獲悉,國內GPU芯片公司摩爾線程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據熟悉GPU行業的消息人士透露,摩爾線程此輪融資爲B+輪,但其未提及融資額及估值。就在上週,摩爾線程完成工商登記變更,相關變更已進入公示階段,其註冊資本由2379.8368萬元人民幣增至2441.316萬元人民幣,新增股東包括厚雪資本、中和資本、拓鋒投資、策源資本和恆基浦業。

摩爾線程成立於2020年10月,團隊成員主要來自英偉達AMD等芯片公司。2020年12月,摩爾線程獲五源資本、紅杉中國等天使輪投資後,在2021年2月完了Pre-A輪數十億元的融資。2021年11月,摩爾線程完成A輪20億元人民幣融資,由上海國盛資本、五源資本、中銀國際旗下渤海中盛基金聯合領投,建銀國際、前海母基金、招商證券和湖北高質量發展產業基金等九家機構聯合參投。2022年12月,摩爾線程又完成15億B輪融資,由中移數字新經濟產業基金、和諧健康保險領投,典實資本等跟投。據界面新聞了解,摩爾線程B輪投後估值爲240億元。

界面新聞向摩爾線程詢問最新一輪融資消息,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覆。

摩爾線程號稱要做“全功能GPU”,並推出消費級產品,直接與國際大廠競爭。成立三年來,摩爾線程已發佈多款產品,包括消費級顯卡MTT S80、MTT S70,主要用於娛樂與創作領域,是消費市場少數可購得的國產顯卡產品。此外,摩爾線程還面向數字辦公、專業用途推出相應GPU產品,主要面向商用市場。

近年來,國內湧現多家國產GPU創業公司。相較英偉達的傳統GPU(圖形處理器)約60%的面積用於通用計算,30%用於圖形渲染,新興的GPGPU普遍去掉圖形渲染部分,以計算單元取而代之,集中處理人工智能應用。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火,以GPU作爲算力來源的AI計算需求暴增,市場迫切希望有可挑戰英偉達壟斷地位的公司出現。

不過,今年以來,摩爾線程發展亦有波折。10月17日,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安全局(BIS)發佈“芯片管制新規”,收緊AI芯片出口管制,並將摩爾線程、壁仞科技及子公司等13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彼時,摩爾線程發佈聲明稱,公司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對此表示強烈抗議。

此前於11月6日,摩爾線程曾發佈全員信,宣佈啓動人員優化,預計在上週內完成,並新設“AISG”(AI戰略部)和“MCSG”(元計算戰略部),分別負責AI芯片、消費級圖像渲染顯卡產品的研發和落地。

“這是公司持續發展的必選項,但也是個艱難的抉擇,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理解。”摩爾線程創始人兼CEO張建中在信中稱。有接近摩爾線程的消息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此次人員調整屬正常的人員優化,因公司需要進行戰略聚焦,涉及人員比例爲個位數,其員工總數接近千人。

(界面新聞記者李京亞對於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