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過,今年市場行情比疫情期間還差。”

“心裏放着一堆事兒,既愁訂單銷量,又愁新品開發進度。”許康最近老是睡不好。這名從業20多年的化妝品老闆告訴第一財經,自己曾見證過“訂單排到3、4個月後”的行業輝煌,但如今,他不得不爲公司如何能夠尋找到更多客戶發愁。

許康是廣州市博卡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以往,每年國慶節後基本是許康他們的出貨旺季,可是最近,許康工廠的10條生產線僅有2條產線在正常生產。

與許康相鄰的另一家化妝品企業老闆盧琛也說,往年銷售旺季,生意好的時候,自己一天能發走一兩趟班次滿載貨物的物流車,現在,由於訂單不足,幾天都難發走一趟。

“官方的數據顯示國內的化妝品行業產值一直在增長,但我與很多業內老闆聊天發現,化妝品行業增長勢頭不錯的企業僅佔20%,餘下80%的企業生存得很痛苦,其中還有很多中小企業企業要面臨關門。”廣州市花都區化妝品行業協會會長林純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化妝品同比增長8.6%(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前不久登陸北交所的化妝品行業代工企業芭薇股份(837023)的招股書顯示,根據國家藥監局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已達5512家,化妝品代工廠數量衆多。

比想象中難得多

11月10日,廣州市花都區鐵山河路美東產業園內,許康坐在辦公室與業內朋友們喝茶,商量下半年的訂單“出路”。樓上的化妝品產線主要生產面膜、噴霧等產品,產線雖然仍在生產,但是並未有特別忙碌的景象。

鐵山河路及其周邊,聚集了多家化妝品企業,這裏乃至整個花都和白雲區,擁有全國最龐大的化妝品產業集羣,對於全國的化妝品從業者而言,這裏是機遇與財富的產業座標,近20年來,不斷有人來此建廠“淘金”。許康是最早一批“掘金者”,自2004年南下廣州經營化妝品開始,長達近20年的時間裏,他幾乎見證了廣州美妝產業的發展。

“今年雖有恢復,但仍較爲艱難。”許康也曾經歷輝煌,公司最好的時候年銷售量基本能達到2億元左右,“每天滿載貨物的車輛始往車站和港口,並最終被銷往國內以及海外。”然而,行情急劇變化發生在疫情期間。“三年時間裏,銷售額是持續下滑,過去持續下單的客戶,要麼削減下單量,要麼就不再採購。”許康說,2020年公司銷售額還有2000多萬元,到2021年銷售額僅有1500多萬元,而到了2022年銷售額更是下滑到了1000萬元。

“現在每個月都要花費幾十萬元的經營成本,包括場地租金、原材料,設備折舊,以及工人工資。”許康說,如果繼續沒有訂單的話,經營恐怕難以爲繼。

第一財經記者在許康所在的美東產業園內及其周邊探訪發現,感嘆“活得艱難”的並非許康一人。

“其實這幾年(經營)挺艱難的,比我想象中難得多。”本草未來生物公司負責人劉秦說,“我從來沒想過,今年市場行情比疫情期間還差。”一來是缺少大訂單,二來客戶會壓價,同時房租,人工等支出仍然逐年上漲,公司營收同比大幅下滑50%,利潤則同比下降了超30%。

劉秦嘆氣道,感覺市場疲軟,訂單稍微有一點量,客戶就會壓價。一般的工廠一款洗髮水OEM,以往基本是2000瓶(規格:500毫升)起訂,現在100瓶的訂單也有人接,基本沒有什麼門檻。如果這種訂單接太多的話,對於他們這樣的企業來說,成本會非常高,還涉及到換線等問題。但“如果你不做,總有人搶着做,哪怕再小的單也都有人接。”價格競爭也極其殘酷,“1塊錢一公斤的洗髮水原料也有人做。”

許康也感受到了這種競爭,他用面膜所用的原料爲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大家都在拼原料,早些年賣面膜的時候我們基本沒有低於100多塊錢一公斤的原料,而現在業內很多小企業產的都是幾塊錢一公斤的原料,十幾塊錢一公斤的原料已算是較爲昂貴的。價格戰到了這種地步。”

“今年訂單量減少,同行普遍產能不飽和。”一可生物負責人盧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製造業需要等待消費力的提升(才能回暖),從目前來看,大家都在等待復甦的機會。”

尋求抗風險力

我國大部分化妝品代工廠爲低端勞動密集型,在生產規模、工藝設備、研發能力、精細化管理水平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間,行業競爭格局較爲分散。面對急劇變化的市場,化妝品代工企業也在探索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從事化妝品ODM業務的盧琛說,ODM企業一般是爲化妝品品牌商提供產品策劃、配方研發、生產製造、功效檢測等全流程服務,客戶多爲國貨新銳品牌及行業新興品牌,新興品牌更新迭代較快,導致ODM企業客戶數量波動較大,合作穩定性相對較低,“有可能一夜之間,所有的客戶都消失了。”他們希望,主動優化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低的客戶,集中優質資源服務具備較強的綜合實力及抗風險能力的化妝品品牌商,逐步實現“服務大客戶、聚焦大單品”的目標。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廣交會期間,盧琛也結識了一批“一帶一路”國家客戶,把他們請到公司來進行了參觀交流,進一步增進了溝通和認識,同時公司接下來也準備去海外參展,尋求更多境外訂單。

“最近我在註冊美妝領域產品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如果能夠順利批下來的話,公司將進入新的產品板塊,可以獲得更好的市場拓展機會。”許康說,美容類醫療器械產品,品牌附加值更高,消費者會更容易接受。目前,許康的企業生產出了一批上述美容類醫療器械產品,且已與業內品牌頭部商談了合作。同時,許康還準備與廣東省內的醫藥領域相關的頭部校企合作,藉助他們的設備和人才資源,進行產品項目拓展。

“我們現在是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先穩住公司並活下去。”劉秦說,雖然目前比較迷茫,也沒找到什麼好的辦法,但還是希望能夠先穩住既有客戶,並研發出一些有特色的新品以及性價比高的產品,做好業內口碑,再依託一些低成本的線上渠道方式獲客,獲取一些自然流量。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