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的熱度還沒散去,京東物流的三季度報已至。

11月15日,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京東物流”,股票代碼:2618)發佈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第三季度,京東物流實現收入和利潤的高質量增長,總收入爲417億元,同比增長16.5%。

通過供應鏈運營效率提升與成本優化,京東物流三季度利潤水平再創新高,經調整後淨利潤達到8.4億元,同比增長89%,達到上市以來同期最好盈利水平。

目前,與已經上市的順豐、圓通、申通、韻達、德邦相比,京東物流的營收增速第二,淨利潤增速第一,這兩個指標都增長的,只有京東物流。

在物流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京東物流的“成績單”實力證明了其韌性。尤其是在供應鏈領域,深耕供應鏈領域的佈局和技術投入,京東物流護城河加寬的進度在加快。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認爲,每年三季度都是快遞物流行業的傳統淡季,但京東物流仍交出了歷史同期最好的三季報,是其長期堅持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優勢展現。

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採銷直播間是今年的絕對亮點。而根據京東物流的數據顯示,今年京東“雙11”期間,爲了滿足超千萬SKU的備貨和配送,京東物流保持了在全國範圍內的送貨上門,並讓超1500個區縣、95%京東自營訂單實現了當日達、次日達,超千萬種SKU商品品類可實現半日或當日達。

這背後的依仗,是京東物流在全國運營的超過1600個倉庫。目前,京東物流在全國含雲倉在內的管理面積超過3200萬平米,可以根據各類商品的銷售及週轉特點,在不同區域內進行合理分配,幫助客戶優化存貨布局,提升存貨週轉,並實現高效履約。

作爲國內三大物流巨頭,菜鳥、順豐、京東物流在“雙11”這個快遞需求暴漲的時間節點,都加碼“送貨上門”、優化基礎設施、強化運力儲備,顯然是爲了助力企業提質增效,實現快速履約,讓用戶獲得更優質的服務。而今年“雙11”前,京東物流“亞洲一號”蘭州智能產業園(以下簡稱蘭州亞一)正式開倉運營,京東物流在西北地區智能新基建的“北斗七倉”格局正式形成。

此外,京東物流包含德邦在內的快運業務收入規模居於全國第一梯隊。目前,京東物流正按照計劃穩步推進和德邦在業務和網絡方面的協同,持續加強在場地和線路等方面的資源融合和降本增效。

同時,在青島、重慶、德州、貴陽等地建設的亞洲一號自動化分揀中心也陸續完成了升級改造,通過對多種智能軟硬件設備的綜合應用,包裹的分揀效率能達到人工分揀的5倍。東莞亞一個護倉再添自動分播牆,分播效率提升50%,作業準確率提升至99.99%。

而在快遞站點,京東物流還採用了自研的伸縮皮帶機,通過自動化技術對快遞站點裝卸貨時間進行壓縮,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京東自研的伸縮皮帶機已陸續在全國數百個站點推廣使用

硬件之外,記者瞭解到,在長期穩定的技術投入下,京東物流在軟件、硬件及系統集成等方面的“三位一體”技術競爭力持續升級,科技產品已覆蓋物流各個運營環節,並具備自感知、自學習和自決策能力,全面提升系統預測、決策和智能執行能力,促進自身與客戶獲得更有質量的增長。

“雙11”期間,爲了進一步提高直播爆款商品的發貨揀選效率,京東物流還通過大數據算法與銷售預測,提前將爆款商品擺放在靠近揀貨產線的儲位,並把比較高頻同時出現在同一個訂單裏的商品擺放在相近儲位,從而優化直播一個訂單多款商品的整體揀貨路徑。

“京東物流瞄準的是中高端市場的品質物流服務,品質物流服務既需要自主可控的基礎網絡和設施設備,也需要技術和平臺的加持,相比模式相對較輕的加盟式快遞物流企業,京東物流從起步期就推進自主可控的核心重資產,這些爲京東物流如今的品質服務打下了基礎。”楊達卿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