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因爲沒有人能夠奪走你自己內在的東西。

富書作者:慢持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頻見留言區

有一個女孩,因家境窘迫,高中畢業就被迫進入社會工作。

但她從未放棄學習,利用閒暇時間自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4年時間就連續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和心理學碩士學位。

她不斷經營自己,一步步從一名無薪實習生,到電視新聞製片人,再到電視製作公司老闆,一手打造了700多個英語和西班牙語節目。

她不僅實現了經濟獨立和人格自由,甚至被《紐約時報》稱爲“來自熱帶的商業奇才”。

她就是內莉·加蘭,她說過很多次自己成功的祕訣:投資自己。

她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一書來告誡所有人。

人生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投資健康

 “健康是1,其他是後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沒有好身體,怎麼會有好生活呢?

網友五月樹有着高薪的工作,30歲的他經常生病,掙的錢都花進了醫院;

網紅唐痘痘有着200萬粉絲,有錢有名,卻在27歲時因急性胰腺炎去世;

貝殼創始人左暉,身居自如董事長、全聯地產商會副會長等要職,卻在50歲因肺癌去世……

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金錢、名譽、地位再高,只要沒了健康,一切頃刻間化爲烏有。

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的健康。

一個健康的身體,纔是自己得以歸依的避風港,更是享受所有美好事物的必要條件。

還記得曾經觸動全網的《人生最後十年》紀錄片嗎?

身體健康的人喝牛奶,生病的人卻只能喝藥;

身體健康的人騎着單車閒遊,生病的人卻只能坐在輪椅上;

身體健康的人給自己脖子系領帶,生病的人卻給自己脖子系輸液管;

身體健康的人手腕戴手錶,生病的人手腕戴醫院標誌帶。

一個人,上半生在健康上投入的精力越多,下半場的幸福指數就越高。

健康的身體,是未來幸福生活的底氣。

願我們都有健康的身體,去過我們想要的日子,成爲我們想成爲的樣子。

投資大腦

哈薩克族有句諺語:“人們真正的財富是大腦。

深以爲然。

一個人的大腦能走多遠,他就能走多遠。

作家周文強曾在一次演講中講述了自己如何改變的真實故事。

有一次,他做業務認識了一個初中未畢業的老闆,但當時已是億萬富翁。

周文強問他:“您是怎麼成爲億萬富翁的?”

那個老闆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了周文強一個問題:“小周,你一年會拿多少精力、多少時間在學習成長上?”

周文強蒙了,對方繼續說:“我雖然初中未畢業,但我每年至少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在學習上,豐富自己的大腦。”

之後,周文強也開始學習成長,以前一年一本書都不看的他,開始看書聽課,甚至遠赴北大聽北大公開課,慢慢有了現在的成就。

他在演講的最後說道:“沒有一種投資比投資大腦來的回報率更高。”

當把大腦變成你的資產時,這筆資產只會隨着歲月變得更深沉,而不會被時間偷走。

要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須學會投資自己的大腦。

而投資大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讀書。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精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無論哪類書,都能豐富我們的大腦,給大腦注入養分,讓大腦富足。

從今天開始,不要忘記投資大腦,從閱讀開始,開啓成功之門。

投資眼界

董宇輝曾說:“生活從來不會刻意爲難誰,阻礙你的是你的眼界。”

免費讀北大和負債100萬讀哈佛,你會怎麼選擇?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因爲當初詹青雲選擇後者時遭受了無數的謾罵和質疑。

結果我們都知道,她證明了她的選擇是正確的。

最終,她畢業一年還清債務,現在是有名的哈佛法學博士。

她在《奇葩說》中曾講到當初的選擇。

她說,有一種東西,只有外界能給你,那就是眼界。

她不是認爲北大不好,只是覺得哈佛更能給她想要的,能見的更多,知道的更廣。

在國內她是首屈一指的學霸,去了世界最高學府的哈佛她不過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個。

如果沒有去哈佛,她會覺得世界只有那麼大,那成長的道路也就停止了,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所以這筆“負債”在她看來不是債務,而是投資,她願意做這筆投資,是因爲她相信她畢業就能還上。

她在節目中直言“眼界”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因爲珍貴,所以她願意投資,因爲帶來的投資回報比是很大的。

俗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眼界所及,心之所止。

一個人的眼界,就是他人生的邊界,他永遠無法站到眼界以外的高度。

樊登老師曾說:“眼界,是學習撐大的。”

從現在開始,持續學習,開闊眼界,定能一步步,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投資形象

俗話說:“先敬羅衣後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

以貌取人,是一種偏見,但以貌取人,卻是人的本能。

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在人際溝通中提出過一個“55387”定律。

指人際交往中,一個人給他人留下的印象,7%來自談話內容,38%來自談話時的肢體動作,而有55%來自形象。

一個人的形象就是他的名片。

今年爆火的高葉在《理想之城》飾演的吳紅玫一角,在劇中就因形象備受排擠。

吳紅玫業務能力很強,但一直不注重形象管理,穿衣隨意,從不打扮。

新上司到來後,更看不起她,認爲她就是“土包子”。

甚至毫不留情面地責備她:“你看看你穿的像什麼樣子,我們是正經公司,你怎麼把自己打扮地像個夜店小姐一樣。”

然後,嚴禁她去董事長辦公室彙報工作。

即使她學歷、能力都不錯,在公司多年依舊只是個“小嘍囉”。

叔本華曾說:“人的外表是表現內心的圖畫,揭示了一個人的整個命運特徵。”

想要有好的命運,就要從注重形象開始。

《歡樂頌》中曲筱綃講過,她爸爸剛做生意時要去見客戶,但窮人買不起西裝。

他沒有放任自己“原樣”出門,而是專門借了一套去見客戶。

是呀,誰也沒有義務透過你糟糕的外表,去看你自認爲優秀的內在。

你的形象,就是你能力最直觀的體現。

《弟子規》有言:“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要想有好的生活,從投資自己的形象開始,既是對他人尊重,也是對自己尊重。

投資事業

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的趙霏法官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到她所在的法院,起訴離婚。

在爭奪孩子撫養權時,男人振振有詞地說:“孩子得歸我,你沒有工作,沒有錢,根本沒有養孩子的能力。”

女人一下子就像泄了氣的皮球,蔫在地。

其實,女人原本也是碩士高學歷,但畢業後全職在家,一直未工作。

原本不工作是丈夫對她的承諾和愛,現在卻成了丈夫爭奪孩子傷害 她的利器。

而她忘了:工作,纔是一個人最好的安全感。

劉敏濤曾在節目中說過她離婚的故事。

她結婚後,沒有自己的事業,在婚姻中自己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有一次,她和老公在日本旅遊,看到了自己特別想喫的冰激凌。

於是,她讓老公給自己買一個,老公卻拒絕了她:“這麼大人了,還喫什麼冰激凌。”

然後,老公頭也不回地向前走了。

最終,她也沒有喫上那個冰激凌。

因爲,她身無分文。

同樣是買東西,楊冪的反應卻大不相同。

金星在《金星秀》上問過楊冪一個問題:“如果你想給你爸媽買一套房子,你會跟劉愷威商量嗎?”

楊冪回答:“不會,因爲我買得起。”

錢,永遠是一個人的最好的底氣,而這個底氣來源於自己的事業。

自己沒錢,幾塊錢的冰激凌都無法買。而兜裏有錢,幾百萬的房子也可以跟隨心意。

作家亦舒曾說:“一個人,必須先憑雙手爭取生活,纔有資格追求快樂、幸福、理想。

想要好好生活,就要好好經營自己的事業,永遠不要過掌心向上的日子。

投資家庭

老話說:“家和萬事興。”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

該研究歷時76年,跟蹤調查268人的一生,最後發現:幸福人生的最關鍵因素,不是財富,不是名望,而是家庭。

家,永遠是一個人幸福的港灣。

當你不開心時,最關心你的永遠是家人;

當你生病時,默默守護在牀前悉心照料的也是家人;

當你遇到困難時,一句話錢就給你打到卡上的還是家人。

無論你貧窮還是富裕、健康還是病痛,不離不棄、永遠愛你的只有家人。

正如思想家歌德所說:“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就是最幸福的。”

所以一個人,無論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家庭。

最近重溫了治癒短篇《用時間愛家》。

片中男主人公事業有成,但他和家人卻都不幸福。

因爲他的熱情和耐心都在工作中耗盡,要不沒有時間回家,要不回家就是敷衍和冷漠。

他在外爲工作拼搏,家人在家輾轉等待,所有人的臉上都沒有笑容。

父母老去、妻子陪伴、孩子成長,他都缺失了。

片尾,他意識到這一點,開始陪孩子起牀,陪妻子做飯,陪父母喫飯,一家人的臉上才洋溢出笑容,家中才充滿歡樂。

看到這裏才明白:真正決定一個人生活質量的,其實是家庭。

正如影片中的一段話:“鋪滿人生旅程的,永遠不是追逐財富和財富本身,而是錯過了就找不回的記憶。”

人一輩子的福氣,都藏在家庭的好與壞裏。

好好投資家庭,呵護家人,纔是一個人最大的清醒。

投資愛好

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人不可以無癖。”

意思是,鮮花不可以沒有蝴蝶陪伴,青山不可以沒有泉水溪流,石頭不可以沒有蒼苔點綴,河水中不可以沒有海藻漂浮,而人不可以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沒有愛好的人生,總是蒼白無力的。有興趣愛好,才能活得有滋有味。

我有一個朋友,愛好烘焙。

不上班的時候總是搗鼓這些玩意兒,旁人讓她多休息,她總說,這就是她最好的休息。

現在,她做的糕點不僅給了孩子一個更美好的童年,還將其發展成了自己的副業,開了網店。

每當有人感嘆生活百無聊賴時,她都笑着讓她也去培養一個愛好,因爲她從未覺得生活無聊,而是異常享受生活的樂趣。

投資愛好,看似和自己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但其實愛好能讓人更有力量,機會合適時,也能做成自己的事業。

生活在這個快節奏時代,工作的枯燥和生活的瑣碎已然讓人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

而愛好,卻能抵禦平凡瑣碎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正如卡耐基所說:“人人都應有一種深厚的興趣愛好,以豐富心靈,爲生活添加滋味。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投資自己的興趣愛好,一支舞,一首歌,跑跑步,或者讀些書,都能讓每個平凡的日子充滿甜蜜和歡樂。

投資能力

最近,一個羣的小夥伴說公司業務線調整,自己的崗位被優化了。

然後抱怨近幾年大環境不好,工作難,賺錢難。

話題一出,羣裏瞬間熱鬧起來,都在說自己行業辭人的現象。

其中,有一個羣友說的話將羣內聊天拉向了另一個軌道。

他說:“這些都是外因,真正的內因還是自己的能力。”

深以爲然。

有的人被動離職,再也找不到工作;有的人主動離職,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究其原因,內外因皆有,但外因我們無法控制,內因纔是我們真正應該投資的方向。

與其投入時間抱怨,不如趁現在馬上投資自己的能力,缺哪兒補哪兒,給自己增添底氣。

還記得《你好母親大人》裏的丁碧雲,她被裁後沒有頹廢消沉,而是開始學習。

工作之餘,她學習英語,連做家務也是聽着磁帶發音自學。

經過漫長的自學後,她熟練掌握了外語,也成功應聘到一家外企,獲得了發展更好的工作機會。

好的機會從來不是等來的,向來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一個人的價值,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你有多大的能力,才能拿住多好的機會。

社會不斷發展,時代不斷更迭,能力纔是真正的鐵飯碗。

正如海伍德所說:“對於一個能力強勁的人來說,無事不能爲。”

巴菲特曾在演講中說:“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因爲沒有人能夠奪走你自己內在的東西。

人一輩子不過短短三萬多天,一定要明白生命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把時間花在這些上,纔是最不會後悔的“投資”。

因爲,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哪,收穫便在哪。

投在外物上,外物走,投資散。

唯有投資在自己身上,才真正屬於自己。

從今天開始,以上8種投資自己最好的方式,建議至少選擇一種,真正開始愛自己。

作者簡介:慢持,富書作者用文字激勵自己成長的90後職場寶媽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衆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