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羅斯福爲什麼主動和蘇聯建交?他爲什麼數次打破常規,不顧美方此前的矜持直接下場?建交後卻並沒有很快對這一成就加以刻意利用?有一些解釋認爲,羅斯福只不過是喜歡親自參與外交活動;有初掌大權想在外交領域做出成績的考慮;渴望系統性擴大總統權力,等等。

筆者以爲,以上解釋都有合理之處,在這之外還有幾點值得我們關注:一是羅斯福推行的政策被認爲與“凱恩斯主義”高度契合,強調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應該起到相應作用——在這個層面上,欣欣向榮、尚未顯露出巨大弊端的蘇聯發展模式可被美國借鑑,從而在政治、輿情等方面讓羅斯福的新政獲得更多支持。

第二,美國周邊沒有“天敵”,可算是個“大海島國”,長期對英國的策略進行放大複製,在其他國家的混戰中最大限度保證美國利益。作爲一個海島國家,英國深諳“離岸制衡”的門道——若歐洲大陸上某國崛起,英國則聯合其他國家予以打壓,如聯合各國反對拿破崙的法國;組建協約國擊垮雄心勃勃的德國……始終保持自己相對超然又進退自如的位置。羅斯福對待蘇聯若即若離的態度,即是這種策略的具體體現。

第三,在1933年前後的時局中,頭號強國英國衰相進一步顯露,霸權眼看旁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美國當時雖然早已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卻在一戰後世界體系劃分中未獲取相應好處,正蓄勢待發。與包括蘇聯在內的各國交好,美國“進”可更多參與世界性事務的管理,深度瞭解其他對手,“退”可以國內“孤立主義”爲藉口置身事外。這個戰略“穩賺不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過長期忍耐、精密計算,美國就有機會找準時機,一躍得“秦鹿”。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博士朱劍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