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糧網

從今年馬來西亞主產區月度降雨量來看,只有4月、5月和6月降雨量偏低,累計降雨量還高於正常水平。分地區看,今年西馬(彭亨州和柔佛州)降雨情況最好,其次是沙撈越州,最差的是沙巴州,但是1月至10月沙巴州的累計降雨量還是正常水平,也沒有出現連續乾旱的情況。因此,今年馬來西亞並沒有出現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9年連續數月偏乾的情形,現階段棕櫚油產量也沒有受到影響。但是今年4月至6月連續三個月乾旱,持續時間相對短一些,考慮到滯後的影響,還需關注10月後減產週期時的表現。

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不減反增

之前彭博和路透預估,2023年10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分別達到188萬噸和189萬噸,而10月產量實際達到193.7萬噸,環比增加5.89%,高於歷史月均增速1.59%。

1月至10月棕櫚油累計產量達到1521萬噸,同比增加0.41%,10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終於超過了2022年同期,而在上個月累計同比減少0.46%。

早先市場一直會交易厄爾尼諾對於馬來西亞棕櫚油減產的預期,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不減反增,產地庫存不斷攀升,對盤面給出國內較好的進口利潤,國內買船不斷,目前國內庫存也在100萬噸附近,棕櫚油P2401-2405月差更是縮小至-150以下,均說明近月國內棕櫚油麪臨較大的供應壓力。

厄爾尼諾現狀以及未來強度

2011年以來,一共發生三輪厄爾尼諾。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間,持續19個月,並於2015年12月強度達到最高的2.6℃(尼諾指數),屬於超強型厄爾尼諾。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間,持續10個月,並於2018年11月達到最高的0.9℃,屬於弱型厄爾尼諾。

目前美國國家氣象與海洋局公佈的ASO(8月、9月和10月)的尼諾指數爲1.5℃,屬於高強度的厄爾尼諾。根據國際氣候研究中心多個模型的加總(動態模型和統計模型),本輪厄爾尼諾將於NDJ(11月、12月和1月)達到1.836℃的峯值,隨後強度開始下降,但在JFM(1月、2月和3月)及之前仍是高強度,在MJJ(5月、6月和7月)衰減到中性狀態,持續13個月。本輪最高強度和持續時間不及2014年至2016年期間那一輪,但是高於2018年至2019年期間。

馬來西亞降雨和棕油產量情況

通常情況下,厄爾尼諾會對東南地區帶來高溫少雨的氣候。從馬來西亞棕櫚油主產區(沙巴州、沙撈越州、彭亨州、柔佛州,產量佔全馬的80%左右)月度降雨來看,截至10月份,今年的降雨明顯不及去年,且降雨不太均勻,1月至3月降雨偏多,4月至6月偏幹,7月至9月降雨偏多,10月降雨偏少。1月至10月有4個月降雨量低於歷史月均水平。

回顧前兩輪厄爾尼諾的降雨情況,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大多數月份降雨量低於正常水平,特別是2015年。而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2018年的7月、8月、11月和12月降雨低於均值水平,其他月份均正常或略偏高。進入2019年,只有6月和12月降雨偏多,其他月份降雨偏少。因此不難發現,前兩輪厄爾尼諾期間,均出現過連續數月偏乾的情況。

從月度累計降雨量看,今年仍高於正常水平,並未出現偏低的情況,2018年降雨量也是偏多的。只有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9年是明顯偏低的,特別是2015年和2019年。

油棕花期是6個月,如果所處的環境偏幹少雨,特別是連續三個月及以上出現乾旱,雄花和雌花的比例就不同,最終造成棕櫚果減產。

今年彭亨州和柔佛州降雨整體較多,除了4月和5月,其他月份降雨均高於正常水平,1月至10月西馬累計降雨量接近2018年,但明顯高於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9年,也高於正常水平;沙巴州降雨時好時壞,並未出現連續3個月乾旱的情況,也未出現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9年全年中大多數月份降雨偏低的情形;沙撈越州的降雨情況介於西馬和沙巴州之間,也只是4月、5月、6月連續出現偏乾的情況,進入7月之後降雨明顯改善,1月至10月沙撈越州累計降雨量也在正常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