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糧油市場報

近期植物油走勢分化有目共睹,在棕櫚油掙扎着不下陷更深的同時,菜油默默抬首向上,菜棕兩油的地位在一個月內徹底扭轉,二者價差擴大。在缺乏主基調的背景下,油脂各走各的,讓市場一頭霧水,於是人們紛紛等待重磅報告給予指引。上週報告集中出爐,巧的是數據皆利空,不巧的是,其中一個成了“反指”。

馬來西亞棕櫚油月報於5月10日公佈,4月庫存數據爲174萬噸,終結了庫存六連降的態勢。產量跳增,而出口下降,利空的報告令棕櫚油價格走弱。

緊隨其後的美國農業部5月供需報告,歷來是市場焦點,因其將對新作數據進行首次預測,爲接下來的數據調整奠定參考標準。報告中,美豆的播種面積使用了3月底種植意向面積8650萬英畝,而單產也是按照慣例使用了趨勢單產52蒲式耳/英畝。二者合在一起算出的最終產量比去年增加了6.84%,達到1.21億噸,爲歷史第二高水平。壓榨和出口量分別預估爲6600萬噸和4967萬噸,同比分別增加5.43%、7.35%。在這樣的調整下,結轉庫存達到1211萬噸,同比增加30.88%。只看庫存,本次報告極其利空。

然而,報告出爐後美豆小幅上漲,美豆油大幅上漲,令這份報告略顯尷尬。

近段時間的油脂市場頗不太平。先是4月下旬歐洲菜籽主產區出現霜凍,引發國際菜籽價格飆升,帶動國內菜系商品價格堅挺至今。4月底以來,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遭遇暴雨襲擊。該州是巴西前三大豆主產州,洪水侵襲時尚有大豆未收穫,目前市場預估將造成二三百萬噸的減產,推動國際大豆價格上漲。近期又有市場傳聞稱,美國將對中國的廢棄食用油加徵關稅,因廢食用油能被用來提煉生物柴油和可持續航空燃料等。若美國減少進口,則對美國本土豆油的需求構成利好,近期美豆油漲勢顯著。

天氣和政策持續加碼的背景下,菜系和豆系商品走勢趨強,棕櫚油則稍顯弱勢。

5月14日全國豆油均價較4月底上漲66元/噸,江蘇地區一級大豆油報價7960~8020元/噸,廣州7970~8050元/噸,廣西7950~8000元/噸,山東7880~7910元/噸,福建7950~8050元/噸。

菜油則較4月底每噸普漲400多元,5月14日廣東地區三級菜籽油報價8740元/噸,廣西8680元/噸,福建8720元/噸,南通8970元/噸,成都9070元/噸。

5月14日全國棕櫚油均價爲7900元/噸,較4月底下降43元/噸,江蘇地區24度棕櫚油報價7760元/噸,廣州7870元/噸,山東8020元/噸,天津7950元/噸。

國內基本面方面,鋼聯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全國重點地區三大油脂商業庫存總量爲162.185萬噸,較上週減少3.44%,較去年同期減少11.33%。年初以來,在棕櫚油持續去庫存的情況下,三大油脂庫存不斷走低,但接下來面對南美大豆、進口菜籽的大量到港,油脂累庫的拐點也許就在眼前。當前油脂消費並無明顯起色,但供應壓力卻在一直加碼,國內植物油供過於求的格局很難改變。

隨着中美等主產國春播的進行,市場關注點將轉向天氣。通常作物生長期內都是易漲難跌,這也將是未來幾個月植物油價格的最大支撐。總的來說,既要接受供給寬鬆的現狀,也要應對天氣變化帶來的起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