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如許(富書作者),來源:富書(ID:kolfrc)

種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果,養成好的習慣,就是轉運的開始。
美國經濟學家約·凱恩斯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好的習慣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旦養成,將終身受益。
每養成一個好習慣,都離你實現完美蛻變更近一步。
《人民日報》推薦自我轉運的9個習慣,請逼自己養成,好運將會伴隨你左右。

堅持閱讀

賈平凹說:“讀書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爲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 ”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爲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 ”

水不見痕,涼意猶存。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腹有詩書氣自華”,你閱讀的書籍終將成爲你成長的養分。

有研究顯示,只要你每天花一個小時閱讀,持續兩三年,你就會成爲某方面的專家。

梁啓超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堅持寫作,在哲學、文學、史學等領域均有建樹。

不僅如此,他的九個子女也都是人中龍鳳,其中三個是院士,其餘六人也成就不凡。

這不僅是他堅持讀書、言傳身教的結果,還得益於他獨特的讀書方法。

提出“鳥瞰、解剖、會通”六字要訣,就是說,讀書要做到提綱挈領、究根問底、融會貫通。

所有的輝煌,全是長期閱讀累積出來的。

堅持閱讀的人,認知持續升級,思維得到優化,眼界不斷拓寬,格局自會打開。

書和不讀書,人生真的是大不相同。

定期健身

看過這樣一句話:“汗水是對努力的回報,而成功則是對堅持的獎賞。 ”

深以爲然。

電影《封神》(第一部)中,紂王的飾演者費翔已經62歲,可他的肌肉和線條,讓觀衆驚歎不已。

原來,爲了塑造角色,他提前一年開始健身,每天凌晨3點就在健身房鍛鍊了。

出色的肌肉、強健的體魄、年輕的狀態,是他堅持健身的收穫。

不僅如此,導演對劇中其他角色也要求嚴格,親自帶着六位新人進行爲期半年的強化訓練。

一個個面孔硬朗、身材健碩的形象,不僅使新演員迎來了高光時刻,更是助推票房突破25億大關。

所有羨慕不來的東西,背後都是揮汗如雨的日子,長年累月的堅持。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擁有健康的身體,纔是這輩子最寶貴的財富。

定期健身的人,身材比例會越來越好,免疫力會有所增強,思維會更加活躍,生活會更加規律。

越來越多的人,把定期健身作爲一種生活方式。

雖然運動有時會感到痛苦,但只要堅持下去就必有成效。

記錄生活

馮驥才曾在日記中寫道:“我們今天爲之努力的,都是爲了明天的回憶。

保存回憶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文字、圖畫,也可以是照片、視頻,但重要的不是方式,而是記錄。

任何形式的記錄,都是爲了讓以後有跡可循。

汪曾祺先生非常熱愛生活。

庸常的生活、細碎的回憶,都融入了汪先生溫暖的文字。

他把與家人相處的點滴、日常生活的場景、親自做過或者喫過的美食,用文字記錄下來,出版了《慢煮生活》《人間有味》等暢銷書籍。

從他的作品裏,能感受到汪先生濃濃的生活情趣。

正如沈從文先生所說:“美好的事物應該長存。

許多美好雖然易逝,但記錄可以讓其定格爲永恆。

一頓美食,一次出遊,一場聚會……平凡的生活都值得收藏。

好好生活,慢慢記錄。

堅持記錄生活的人,都在用心經營自己的日子,把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明確目標

羅曼·羅蘭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的自己。”

有些人沒有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往往會陷入瞎忙、盲目、迷茫的境遇。

成功的人都有明確的目標。

作家李尚龍讀大學時,確定英語方向後,堅持八個月瘋狂練習口語。

教學樓的保潔大爺說:“老師,沒學生了,別講了。”

李尚龍笑着說:“我是學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0年CCTV英語演講決賽中,李尚龍獲得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

新東方也隨即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正是由於他錨定目標後,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執着地堅持夢想,纔有現在越走越寬的路。

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想去哪裏、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他纔有可能成功。

茨威格在《人類羣星閃耀時》中寫道:“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清楚自己的目標,把每一件事做好,總有一天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位置。 

提前規劃

古語有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學會提前規劃,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而週而復始的瞎忙,沒有提前規劃的習慣,讓有些人看起來很努力,但最終一事無成。

哪有人隨隨便便成功,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早已開啓規劃模式的人。

一位寶媽,有兩個孩子。老大8歲,念小學,老二5歲,上幼兒園。

兩個孩子週末都去培訓班學習,她不光能安排好,而且還在公司做店長,每個月的銷售、盤點、清庫,樣樣都沒落下。

她能兼顧生活和工作,最大的祕訣就是,提前安排。

她通常提前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就把下個月的事情計劃好了。

就算臨時有變化,也有足夠的空間去應變。

目標需要規劃,人生需要設計。

俞敏洪說:思考比執行更重要,設計人生比人生忙碌更重要。

每個人的精力與時間都有限,做好規劃是在提高自己的效率,節省自己和他人的時間。

越懂得提前規劃,生活就越放鬆。 

及時止損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你覺得成年人最好的處事之道是什麼?

有條高贊回答:“及時止損。”

然而,人們常常因爲糾結於一些小事情,而因小失大,甚至無法自拔。

之前,四川的謝女士被丈夫家暴致殘的新聞讓人憤怒。

謝女士懷孕兩個月後,丈夫就對她實施了第一次家暴。

事後,面對丈夫的道歉,謝女士選擇了原諒。

在往後的兩年時間裏,丈夫又對她進行了十多次家暴。

直到謝女士的十二指腸被打斷。

走錯了路、愛錯了人,及時止損就好,不該和爛人爛事糾纏。

在損失中糾纏越久,失去就會越多。

鱷魚法則”告訴我們,倘若有鱷魚咬住了你的腳,當你用手去拉腳時,鱷魚會同時咬住你的手和腳。唯有犧牲一隻腳,纔可能換來一線生機。

懂得及時止損,要比盲目堅持重要得多。

不執拗、不糾結,學會放下、及時止損,纔是智者的行爲。

培養愛好

演員徐靜蕾曾在節目中說過:“演戲,收工,無論幾點,總要做兩個小時手工再睡覺。慢慢發現,做手工居然是最好的休息。

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疲倦的身心沉浸在自己的熱愛裏,能夠更好地滋養生活。

巫漪麗老師六歲那年,對鋼琴一見鍾情。

此後80餘年,愛着同一種藝術,用她的生命創造經典。

一生只守一架琴,一曲《梁祝》伴一生。

對於巫漪麗來說,鋼琴不只是個愛好,更是一生的追求。

無論何時何地,培養興趣愛好都不晚。

培養興趣愛好,永不停止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學習一門新技能、閱讀、運動、旅遊,都是很好的愛好選擇。

人這一輩子總要有一兩個愛好,去抵禦平凡瑣碎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願你我都能挖掘自己的潛力,培養自己的擅長,不斷探索和實踐,讓生活多姿多彩。 

停止拖延

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

計劃上午完成工作報告,可是微博、微信輪番轟炸,半天也毫無進展;

說好的第二天早起跑步,可是早上鬧鐘響了幾次,最終沒有開始運動;

本想着一週內寫完文章,可是到了交稿那天,纔開始手忙腳亂找素材…… 

很多人都在靠截止日期,維持着最後的行動力。

據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80%的大學生和86%的職場人都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在催促下才能完成工作。 

殊不知,這些拖延的壞習慣,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拖延並不能解決問題,它只會讓問題不斷惡化。

法國作家紀德說:“表面上是拖延時間,實際上是拖延自己。”

猶豫拖延將不斷滋生恐懼,立即行動纔是治癒恐懼的良藥。

聰明的人,永遠不會焦慮時光,等待觀望。

他們會通過分解任務、確定優先級、設定截止日期、使用番茄工作法等方式,幫助自己克服拖延。

總結覆盤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 ”

有人說:覆盤思維,可能是唯一一個通過後天不斷訓練,能填平智商差距的思維能力。

覆盤的意義在於,記住失敗的教訓,積累成功的方法。

養成覆盤的思維習慣,你的人生也許會大不相同。

真正的強者,無一不是在覆盤自省中蛻變成熟的。

喬布斯每天都會反思覆盤。

 他說:“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錯誤之後,做出改正,然後下次就不會再錯了。”

喬布斯覆盤的過程,就是不斷反思、持續糾錯的過程。

不論面臨什麼困境,他都堅持從自身找原因,及時修正錯誤。

這種反思覆盤的習慣幫助他戰勝了自己的本能,成就了事業的輝煌。

不懂覆盤,再努力都是低水平勤奮。

正所謂:“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小事及時覆盤,大事定期覆盤,事後全面覆盤。

所有的機會,都藏在覆盤裏。

堅持總結覆盤,在覆盤中自我精進,人生才能逆風翻盤。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

真正決定一個人運勢的不是星座,而是習慣。

種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果。養成好的習慣,就是轉運的開始。

你是成就斐然還是一事無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當前的習慣能否讓你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雖然任何習慣都不能立刻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爲更好的自己。

相信自己,提升自己,越自律,越幸運,好習慣最終會讓你脫穎而出,鑄就人生輝煌。

點個在看,與君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