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年底臨近,生豬市場正在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但豬肉價格卻旺季不旺。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第46周(11月13日~11月19日),豬肉批發市場均價爲每公斤20.19元,環比跌1.3%,爲連續11周下跌,同比低39.7%。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消息稱,近期生豬價格低位運行。據國家發改委監測,全國平均豬糧比價連續三週以上運行在5:1~6:1之間,處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爲推動生豬價格合理回升,按照預案有關規定,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啓動年內第三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工作。

業內分析,豬肉收儲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豬價過度下跌。當前豬價在消費旺季依然呈現下跌趨勢,發佈收儲信息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促進豬價止跌企穩。南方醃臘和灌腸將陸續啓動疊加收儲有望促進豬價止跌企穩後進入季節性上漲通道。

豬價下跌、CPI轉負,背後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多位專家表示,物價水平低位下行,再次凸顯當前消費需求偏弱,經濟修復基礎有待進一步鞏固。宏觀政策通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進而推動經濟復甦動能回升的空間很大。

豬肉價格有望溫和上行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多次探底,在7月1日跌至年內低位後開始反彈,但8月再次進入下行通道。11月23日,生豬(外三元)價格爲14.86元/公斤,較8月3日的17.61元/公斤下跌15.6%。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分析,近期豬肉價格低迷,受多個因素影響。從供應上來看,近期可出欄上市的商品豬數量,是由今年年初的產能決定的。從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對外發布的數據來看,今年年初的能繁母豬數量,基本上是處在近兩年的峯值水平。所以,近期可以出欄上市的商品豬數量處在一個高位,市場供應較爲充足。

王祖力指出,由於天氣變冷,氣溫下降,呼吸道、腹瀉等動物疫病進入高發期,部分養殖場戶因爲擔心疫病風險,出現了一些恐慌情緒,加快了出欄節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市場供應,導致豬肉價格較爲低迷。

據農業農村部測算,10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210萬頭,爲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2.7%,已經連續10個月回調,但是考慮到母豬生產效率提升明顯和豬肉消費增長不及預期,目前生豬產能仍高於合理水平。

從近期幾大生豬養殖上市公司披露的銷售情況來看,近期生豬集中出欄明顯,18家上市生豬養殖企業最新披露的10月銷售簡報顯示,當月合計出欄量1270.6萬頭,同比增長14.7%,同比增幅較9月收窄,環比減少0.05%;今年前十個月合計銷售量達到12351.9萬頭,同比增長16.6%。

從需求端來看,今年以來,消費整體處於弱復甦態勢,節假日提振不及預期,旺季不旺,五一、端午、中秋國慶雙節的備貨行情都沒能拉動豬肉價格走強,季節性需求彈性較往年偏弱,導致豬肉價格持續尋底。

隨着氣溫進一步下降,南方醃臘和灌腸將陸續啓動,增加豬肉消費;加上元旦、春節等假日消費的帶動,接下來豬肉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11月20日發佈的生豬飼料價格信息顯示,受強降溫影響,西南部分地區醃臘活動陸續開啓,產品走貨速度較前期加快,同時肥豬價格持續走高帶動標豬價格,並輻射至北方市場,帶動市場惜售情緒,豬價小幅走高。目前北方屠宰企業開工率提升緩慢,壓價意向較濃,預計短期生豬價格或觸頂微降,但隨着後期家庭醃臘、灌腸活動陸續開啓,豬價仍有反彈可能。

王祖力表示,雖然春節前消費旺季生豬價格有小幅度回升的可能,但明年上半年消費淡季,豬價仍然有可能再次下跌,虧損行情還會出現。養殖場戶依靠個體力量,很難改變低迷的市場行情,但是可以加強自家豬場的飼養管理,提高養殖效率,把養殖成本降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輕虧損或增加利潤。

11月CPI或轉正

作爲老百姓“菜籃子”裏的重要產品,豬肉價格走勢一直備受關注。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下降0.2%,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0.1%,影響CPI下降約0.55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10月CPI環比、同比均有所回落,除了季節性因素外,主要原因還是當前消費需求比較疲弱。10月生豬出欄繼續慣性增長,加之節後消費需求回落,當月豬肉價格環比小幅下滑,同比降幅顯著擴大8.1個百分點,並帶動當月食品價格同比降幅由-3.2%擴大至-4.0%。據估算,僅豬肉價格降幅擴大一項,就帶動10月CPI同比降幅擴大0.15個百分點。

王青認爲,受上年同期基數較快下沉影響,11月CPI同比有望回正,但在消費需求不振影響下,環比走勢仍將溫和,也意味着物價還將低位運行一段時間。綜合近期出臺的各項政策內容,年底前財政政策大規模刺激消費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年底前各地將根據自身情況,繼續出臺規模不等的促消費“自選動作”,包括髮放一定規模的消費券和消費補貼等。總體上看,就物價走勢而言,下一步宏觀政策通過刺激消費推動經濟復甦動能回升的空間很大。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分析,10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長0.6%,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繼續處於“零”時代,反映出國內需求不足問題較爲突出。往後看,居民消費潛能釋放仍面臨“就業—收入—消費”循環恢復偏慢的制約,加上未來兩個月假期出行需求季節性減少,預計年內核心CPI回升空間有限,年內大概率仍處於“0”時代。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影響物價水平的主要因素趨於改善。經濟運行整體上延續着恢復向好的態勢。從需求變化來看,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都是在持續恢復的。從貨幣條件看,廣義貨幣保持較快增長,市場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基於這些因素判斷,下階段價格低位運行的狀況將會逐步緩解,不會出現通貨緊縮。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