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有一个好的性格无疑是人生路上的通行证、指明灯。

那你可知道,其实你的性格与命运,在你六岁之前就已经注定了?

性格是什么?通俗一点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做事的方式。性格的基础是什么?是基因,是从上一代血肉中继承下来的特质。

但基因并不是决定性格的绝对因素,环境才是决定一个人性格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说基因是支架,那么环境便是桥梁。

基因限制了性格的范围,而环境,则会让你在这个范围当中有着无数可能。

基因对于性格的影响大抵可以用基底形容。大家可能听过一个医学名词:超雄综合征

这是一个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见于男性。

此类男性多了一条Y染色体,而正是由于多了这条Y染色体,他们的性格也变得暴戾、孤僻,也有着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换一个大家更常见的例子,我们看到的黑人是不是往往会更加急躁一点?

黄种人是不是会更加内敛含蓄一些?而白种人则是更加开放热情?当然,这些或许也和文化、环境相关,但是必定也和基因有着某种关联。

当然除了基因,环境才是影响人性格的关键因素。环境总是变化的,那么为什么我会说在你六岁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呢?

首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在六岁之前,经历了迅速且重要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都强调了早年经历在个体性格发展中的重要性。
例如,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早期阶段通过与父母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形成了信任或不信任、自主或羞愧等基本心理特质。
此外,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大脑的可塑性在儿童时期最强,早期经历,特别是与父母或主要照护者的互动,对大脑结构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例如,经历过忽视或虐待的儿童可能会发展出与应对高应激环境相关的大脑结构和功能,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成年后更易感到焦虑或抑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完全由早年经历决定。
虽然早期经历对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个体的性格和命运也受到后天环境、教育、个人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后天的教育经历、生活经历和社交互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影响个人的性格特征。
此外,人们的应对策略和适应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如何处理早年经历对其成年生活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这一论点也引起了对早期教育和儿童护理政策的关注。
如果儿童早期经历对其后来的生活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提供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和儿童照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实施早期干预计划,旨在为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儿童提供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同时,这一论点也促使人们对儿童保护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育儿方式对儿童早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积极、支持和关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而忽视或虐待则可能导致负面的心理后果。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做关键期,指的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最容易、最适合习得某些技能的一个时间阶段。这个关键期同样也适用于性格形成。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0-6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和经验高度敏感。
他们开始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这个时期的经历对于塑造儿童的性格特质至关重要。这是生理因素所决定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期的前提下,儿童的环境对于性格特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在肚子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开始影响这孩子了。
有很多妈妈在孕期的时候,饱受委屈,其实孩子在肚子里是能感受到的,他能感受到妈妈的委屈,也能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氛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孩子往往比较吵闹,缺乏安全感。
儿童对于世界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映射出的是父母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出生后,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对儿童的性格产生影响。
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庭中,孩子往往会成长的非常自信与从容。
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孩子,则是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极度“乖巧”,“听话”,要么非常叛逆、专横。
在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则是比较随心所欲,缺乏自律和责任感。
除了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境。积极的学校教育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例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团队合作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与同龄人的交往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
社会环境同样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例如,一些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
这些文化差异会对孩子的性格特点产生影响。
社会价值观也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个强调公平正义和尊重他人的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
而一个注重个人利益和竞争的社会价值观可能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和竞争意识。
在0-6岁这个关键时期,在生理因素的加持下,孩子在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性格特质,这些性格特质会影响他们的生活选择、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进而决定他们的命运。
所以也会有那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虽然以上观点看上去像是在说宿命论,但实际里面处处包含着机遇和改变。那么,你看到你未来的命运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