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梭,時光荏苒,學校畢業,工作上班,三十多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就像歌曲唱的一樣,未覺得長大,可就老了。

人的一生,沒有十全十美,無錢者,羨慕有錢人。錢少者,羨慕錢多人。錢多者,羨慕無病人。有錢無病,是人人希望,共同心願。

這就表明,退休老人,有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健康。歷來人生可三比 : 青年比學習,中年比積極,老年比身體。

人人希望身心健康,其實身體健康是外表,心理健康纔是根本。俗話說 : 魚是撐死的,花是澆死的,人的氣死的。之所以成爲俗話,久久流傳,證明此話有道理。

歲至晚年,養心健體,活得精彩,進退自如,應該注意六個方面

一是淡忘過往煩心事

退休了,過去的恩恩怨怨,磕磕碰碰,長長短短,職務高低,比上比下,把這一頁翻過去,一切重新開始,同齡者都是普通人,無非是養老金有點差別,胸中無雜念,一切放輕鬆。

二是正確看待身邊事

退休了,要學會看形勢,首先看主流 ; 看領導,首先看大節 ; 看別人,首先看長處。這種看法,自己可以獲取快樂感,產生內心喜悅,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避免這也看不慣,那也不稱心。

有一位文學家說 : 社會倒也奇怪,它總是在一片埋怨聲中,勢如長江,洶湧澎湃,不可阻擋,滾滾向前,奔向太陽昇起的地方。

三是正確看待錢多少

如今退休者,多爲5060後,養老金有層次,每月2000元至5000元者居多。俗話說,花錢無多少,生活無法比。錢多者喝茅臺酒,錢少人就喝二鍋頭,也都是歷史名酒。錢多者去飯店喫野菜,錢少人在家喫野菜,味道也都差不多。錢多者坐飛機頭等艙,錢少人就坐經濟艙,飛機降落了,也都同時到達目的地。因而,遇事關鍵在於自己的心態。

四是不與他人比高低

凡事不和別人攀比,自己覺得好就好。看待子女,健全健康就好,至於是否考上名校,是否身居要位,那都不是第一位的,應該順其自然。子女出類拔萃,爲國操心,難得忠孝兩全。子女一般,在父母眼前,互不牽掛,兒孫繞膝,也歡樂滿滿。人不攀比,方得心安。

五是哪裏高興哪裏去

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迴避憂傷環境,尋求娛樂場所,有利於自我養心。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唱歌,跳舞,唱戲,收藏,體操,游泳,旅遊,種植,養殖,創作,書法,器樂,繪畫,木工,雕刻,慈善,釣魚,爬山,棋藝,裝飾,閱讀等活動。

六是知足常樂心坦然

知足常樂,人人皆知,真正做到,並非易事,知足常樂也需要長期地修身養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