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週刊 消息,業內有云,“金融、地產不分家”。從“十六條”到“二十五條”,歷時一年,這兩個行業似乎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蛻變。

2022年11月,以央行、原銀保監會出臺“十六條”爲先導,金融業支持房地產業進入復甦期。這一年中,房地產行業經歷了“樓市小陽春”、A股房企“退市潮”、樓市“金九銀十”銷售潮……在曲折中逐漸趨於穩定回升。

至今年11月,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八部門聯合發佈“二十五條”,以金融支持爲特徵的行業深度調整步入新階段,民營房企被推至政策舞臺中央,銀企第一時間展開深度互動。

由此,正面臨階段性困難、流動性緊張等問題的房企能否擺脫困境?房地產行業能否走出谷底?業界對此翹首以待。

“二十五條”發佈後,銀企積極響應

11月27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八部門聯合發文《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共25條具體舉措和要求,涵蓋信貸資源投入、債券市場體系建設、民營企業股權融資、外匯供給等多方面內容。

以金融舉措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此次“二十五條”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明確提及,要主動做好資金接續服務,鼓勵主辦銀行和銀團貸款牽頭銀行積極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對暫時遇到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按市場化原則提前對接接續融資需求,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抓好政策落實落地,保持信貸、債券等重點融資渠道穩定,合理滿足民營房地產企業金融需求。

這一針對房地產領域的政策在提出前後得到銀企雙方積極響應。11月21日—27日,農業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各自邀請了多家房地產頭部民營企業,召開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的銀企座談會,這些企業包括龍湖集團、萬科集團、新城控股、美的置業、濱江集團等。

綜合幾場銀企座談會的相關公開內容,房地產企業方面對融資需求表達出一定的期待,各家銀行也表達了對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的支持。其中,建設銀行銀企座談會上,有房企代表認爲,當前面臨階段性困難、流動性緊張,市場預期有待進一步穩定,下一步關鍵在於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產品力,未來需要銀行方面繼續給予支持,幫助企業贏得更多發展機會;交通銀行銀企座談會上,參會房企就授信額度、債券發行與投資、“三大工程”(編者注:“三大工程”建設是指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供應鏈金融、跨境業務等具體需求與合作點進行溝通交流,交通銀行方面承諾“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融資和推進‘三大工程’”。

在此之前,11月17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包括房地產金融在內的一系列重點工作。明確提出,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不抽貸、不斷貸。繼續用好“第二支箭”(編者注:“三支箭”分別爲信貸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支持房地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合理股權融資。要繼續配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推動行業併購重組。要積極服務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加快房地產金融供給側改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等。

短短十餘天內,多家金融部門、主管部門頻繁點名房地產市場發展,種種跡象似乎表明銀行支持房企融資的風向正在轉變,這一系列動作引發行業內外高度關注,甚至被解讀爲房地產政策的大轉變。

金融“十六條”效果如何?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這兩大領域交叉性的政策支持從未斷過。

去年同期,2022年11月23日,央行、原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即金融“十六條”。針對當時受困於流動性危機、諸多項目爛尾的房企,以及因經濟困難陷入房貸斷貸的個人購房者,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其中就包括針對房企的“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支持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保持債券融資基本穩定”“保持信託等資管產品融資穩定”等重點內容,力圖保障房地產企業能夠平穩有序融資、房地產市場可以健康發展。

金融“十六條”的出臺實施,當時在一定程度上緩減了房地產行業的整體下行壓力,特別是“保交樓”方面的金融支持極大程度解決了在建項目爛尾的不良現象,對一些“暴雷”房企化解債務危機也提供了有效支持。

但另一方面,今年的樓市復甦進程相對曲折,第一季度的“樓市小陽春”結束後,房地產銷售情況回落,繼而進入緩慢恢復期。進入6月份,一些長期經營不善的房企接連退市,導致資本更加不看好房地產板塊,上市房企融資難度劇增。

從數據上看,“金九銀十”過後,今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3%,降幅比1—9月份繼續擴大0.2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7.8%,商品房銷售額下降4.9%。

惠譽評級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得益於密集出臺的房地產行業鬆綁政策,9、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住宅(新房)銷售額同比降幅收窄。但不容忽視的是,目前購房者情緒持續疲弱,許多購房者對項目交付存有顧慮,因而避開購買新房(尤其是民營房企開發的),購房者對民營房企能否按時、保質交房的擔憂繼續令房地產市場承壓。

專家:行業仍有發展潛力,企業尚須主動作爲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曾分析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仍然處於轉型期的調整中。從10月份當月情況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額等指標出現了一定的邊際改善跡象。從長期看,目前我國人均GDP剛剛超過1.2萬美元,城鎮化率也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整體上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較大。未來隨着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深化落實房地產有關政策,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逐步建立,將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和高質量發展。

10月底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健全房地產企業主體監管制度和資金監管,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等。

這成爲當前“二十五條”中予以房企金融支持的大背景之一。

分析金融、房地產兩界近期密集交叉動態,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指導房地產金融工作的總綱,11月17日金融機構座談會相關內容的核心要點在於啓動了房地產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對於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債券和股權方面的各機構會有較大的影響,工作思路既要強化融資也要促進金融風險防範化解;11月27日“二十五條”中專門提及“民營房地產企業”,說明民營房企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強調“合理滿足民營房地產企業金融需求”,即包括了融資需求、投資需求、風險管理需求、財務和流動性相關需求等,意味着後續各類支持力度會上升,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此外,銀行密集與房企進行座談,說明工作推進富有成效,後續結合銀行2024年的金融工作計劃,預計會有明確的指導方案和支持目標。

嚴躍進建議,相關房企也要主動發力把工作做好,尤其是一些民營房企,當前應利用好“二十五條”民營經濟支持政策,積極獲得發展的新機遇。

原標題:多部門金融政策“組合拳” 房企脫困還遠嗎?

編輯:周自力    責編:廖異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