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广西,即便是领略过广西山水之美的许多同胞,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桂林就是广西的首府,但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广西首府(省会)是南宁。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桂林作为广西省会的历史长达千年;另一方面是建国初期,主政广西的开国元勋们都认为南宁不适合设为广西省会。

  1958年1月,在广西撤省设自治区前夕,正逢毛主席到南宁主持相关会议,主政广西的韦国清将军趁此机会建议将广西省会从南宁搬迁到柳州,并从军事、经济、文化、地理各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解释。

  毛主席认真听取了韦国清的建议后回答:“韦国清同志提的意见非常好,照你的说法,北京也不适合设为首都,首都应该设在兰州或者青海一带更合适。”

  在场的所有人听完毛主席的回复,都面面相觑,韦国清将军沉思片刻,最终赞同了毛主席的意见,此后再也没有提出有关广西搬迁省会的意见。

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广西省会之争

  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取得解放全广西的大胜利,党中央随即命令驻武汉的广西省委机关南迁广西。

  时任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务张云逸在率部进驻广西之前,就遇到了如何确定广西省会的大问题。

  首先,出于“为故乡效力”的考虑,当时的广西干部群众对广西省会城市主要持有以下三种意见:

一是桂北地区干部群众一致认为省会应设在桂林,因为桂林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广西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解放初期,广西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若在其他地方设立省会,省委各机关单位需要修建办公、居住场所,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二是桂中地区的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柳州是广西第二大城市,地处广西中心,有铁路直达湖南、贵州,有内河航道直达广东、香港,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而且工业基础较为完善。从地理位置来看,柳州更能带动广西全省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军事上也更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因此应设为广西省会。

  三是桂南地区的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南宁靠近广东钦州湾(当时钦州归广东管辖)这处海防要塞,将南宁设为广西省会,更有利于西南海防边防工作的开展。此外,南宁的水路网络比柳州、桂林更具优势,其地理位置靠近越南,更利于剿匪工作的开展。

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广西干部群众提出的这三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张云逸虽然是广西百色起义重要领导者之一,红七军缔造者之一,是党中央派到广西开展革命的领导人之一,非常了解广西的情况,但面对广西省会之争的问题时,难以作出一个令各方折服的抉择,只能向党中央汇报情况。

  党中央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根据张云逸汇报的情况,也认为不论是出于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还是出于经济、军事方面的考虑,柳州都最适合设为广西省会。

  但毛主席认为,南宁最适合设为广西省会,同志们若是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努力克服,而不是回避。因此,确定南宁为广西省会。

  党中央将南宁设为广西省会后,广西人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首先,解放初期的南宁市,只有三家像样的企业,即利源火柴厂、南宁发电厂、官办动力机器染织厂。其中,火柴厂工人不足10人,日产火柴30箱左右,规模非常小;发电厂只有一台0.05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和一台0.1万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由于当时柴油紧缺,南宁发电厂实际规模非常小;官办动力机器染织厂在解放南宁时遭到反动派势力肆意破坏,机器设备被拆走,技术工人跟随反动派撤离,已不复存在。

  若广西省委各机关进驻柳州桂林,当地就有许多桂系军阀遗留的各类办公场所可以直接利用,当地也有些成熟的税赋机制。

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广西省委各机关进驻南宁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广西人民在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省会南宁一贫如洗,广西支援前线的各种物资基本上都是从柳州、桂林筹集。

  广西省委机关干部赶赴广州、北京参加各项重大会议时,需要乘坐车辆赶赴柳州,然后才有飞机或者火车运送到目的地。柳州至南宁的公路沿途经常有敌人小股部队袭扰,还需要派部队一路保护。

  总之,在建国初期,南宁一直在经济、军事两方面拖广西的后腿,在当时的背景下,无法发挥出广西省会城市应有的作用。

  1951年初,张云逸在赶赴北京参加相关会议时,当面向毛主席提出:“来宾至南宁的二百多公里铁路不通,每次到北京或广州开会后返回南宁,都要在柳州转乘汽车,途中还要部队护送才行。柳州在广西的中心,还是把省会搬到柳州来吧?”

  闻言,毛主席回复:“广西的土匪确实很厉害!但是,铁路不通可以修嘛!”

  随后,毛主席要求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开辟北京-南宁、广州-南宁、昆明-南宁这三条航线,否决了广西搬迁省会的建议。

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韦国清二次请求搬迁广西省会

  1955年末,广西革命活动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韦国清接替张云逸主政广西。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西人,韦国清更了解广西当时的情况。在“一五计划”期间,南宁在经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在工业、农业各方面的发展远不如柳州和桂林。

  另外,南宁距离桂林有400多公里的路程;距离桂西北地区的隆林至少有400公里;距离广西交通要冲梧州也有400多公里;但距离广东钦州只有100多公里;距离龙州、凭祥边境也只有100多公里。

  广西每次召开各项重要会议,桂北地区干部都要在路上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倘若将省会搬到地处广西中心位置的柳州,那么,桂北各地机关干部可以依托现成的水路、公路网络快速抵达柳州,这样可以省下许多宝贵的经费和资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因此,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于1958年1月到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中央会议期间,韦国清代表广西干部群众向党中央提出了将省会搬到柳州的建议。

  对于韦国清提出的意见,毛主席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根据韦国清的观点,指出北京不在我国中心位置,要是南宁不能设为广西省会,那首都也应该搬到兰州才合理。

  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后,毛主席接着说:南宁有邕钦公路直达广东钦州湾,有水路可达广州沿海,靠近龙州、凭祥这些国防要塞,在国防领域能够发挥出的作用远远大于柳州和桂林发挥出的作用。

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另外,南宁在解放前就有324国道连接云南、广东、福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将南宁设为广西省会,将来有利于促进滇南、桂南和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广西撤省设自治区后,南宁将成为滇南-桂南-粤西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听完毛主席的解释后,韦国清当场表示赞同,此后,广西干部群众再也没有提过有关搬迁省会的意见。

  二五计划

  二五计划前的柳州和桂林,虽然一直都是广西数一数二的城市,南宁当时只能排在第三位。但柳州和桂林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城市,农业和工业用地都开发到了极限,很难满足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南宁地貌则分为平地、土质低山、石山、土石丘陵、台地五大类型。其中,平地占整个南宁盆底面积约58%,石山面积占整个南宁盆底面积约为16%。整体而言,南宁的农业、工业用地储备充足,又是一座“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的历史名城,将此设为广西省会,更利于推动广西农业、工业的发展。

  二五计划以后,历史证明了广西省会设在南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南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农业、工业、科技、教育各方面很快就赶超柳州和桂林,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城市。

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在计划经济时代,南宁扮演着滇南-桂南-粤西经济带重要枢纽的角色。与柳州、桂林相比,南宁在东南亚地区的综合影响力更大,更有利于广西同东南亚各国之间开展贸易合作。

  1965年,广东省下辖钦廉地区划入广西后,南宁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作用更加明显。二次改革后(1992年),南宁发展成为东南亚经济圈、中国华南经济圈、中国西南经济圈结合部的中心城市,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东南亚各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进入新世纪,南宁作为珠江经济带中的重要枢纽,仍旧发挥出衔接西南和东南地区的作用,在党和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柳州则充分依托自身的交通环境优势,重点发展工业,一直保持着广西“千年老二”的地位。

  桂林凭借自身美绝天下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改革开放后每年都接待了无数国内外游客。以至于很多游客只知道桂林而不知道南宁。

  参考资料

  【1】李德汉:《毛主席主张广西省会在南宁》

  【2】苏星:《从广西省委成立到省会迁南宁——广西进入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