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蔬菜之中,白菜以其独具的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我喜爱白菜,从白菜中不仅品出了其作为一种蔬菜的滋味,更品出了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寓意和品性。

白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故乡在中国。考古发现,在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有白菜的种子。白菜,古称“菘”,古人认为,白菜具有松树般傲雪斗寒、凌冬不凋的特性,于是其名就用“松”字加了个草头,成了一个“菘”字,恰如宋代陆佃《埤雅·释草》中所吟:“菘性隆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寥寥数语,道出了白菜如同松树般不畏恶劣环境、保持乐观向上的风骨。

白菜以其独特的品性,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赞叹。宋代诗人范成大直言白菜比肉还好吃:“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𬪩。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北宋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认为白菜的味美不减羊羔、熊掌之类,曾赋诗曰:“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清代汤成功为《菜羹图》题诗:“十亩菘花陇外香,田家况味逊膏梁。谁知一入高人手,别有山风野露香。”在他看来,百姓家的日常白菜虽不及富贵之家的肥美食物,但一经巧手烹制,却别有一番风味。但我最欣赏唐代白居易吟咏白菜的诗句:“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白菜几经寒霜历练,去掉青涩,由此变得醇厚丰满,换来了“味如蜜藕更肥浓”之赞叹,它告诉人们,成就白菜的,不只是温暖的阳光,还有过霜寒的历练。

提起白菜,我就想起了画家齐白石。齐白石一生非常喜欢画白菜,常以其肥大、嫩白、翠绿的特点入画。他笔下的白菜新鲜水灵,生机盎然,看上去饱满又结实。他有许多著名的白菜画作,如《枇杷白菜》《白菜昆虫》《白菜辣椒》等。他在题为《白菜辣椒》画作上写道:“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可见其齐老对白菜之喜爱,并为其鸣不平。

说来有趣,有位画家想学齐白石白菜,可是却怎么也画不像,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去问齐白石画白菜到底有什么诀窍。齐白石听后哈哈大笑:“你通身无一点蔬笋气,怎么能画得和我一样呢?”齐白石出身农家,熟悉白菜、了解白菜,画白菜以及画好白菜,在他本人看来是极自然的。在齐白石眼中,如果一个人通身无一点“白菜气”,当然画不出像他那样的白菜。他还作了一幅以白菜、竹笋等为主题的画作《蔬笋图》,并在画上题写道:“入酒肆,食鸡豚者,不知蔬笋味,余故画之,以晓士大夫。”

白菜一生朴实无华,带着浓浓的烟火味,成为百姓家常菜谱中的主角。它不仅满足于自己单独入馔用,更愿意与别的荤素各料搭档,从不厚此薄彼、贪富欺贫。于是,人们视之为“百姓之菜”,例如白菜熬豆腐、虾米炖白菜、开水白菜、醋熘白菜、栗子白菜、菜包里脊、扒鸡茸菜心等,皆为百姓餐桌上常吃不厌的家常菜,难怪民间流传着这样俗语:“白菜是个宝,家家户户离不了”。

白菜一生梗白叶青,清白如常,滋味淡泊,人们视之为平凡、朴素、寡欲、清正廉洁的象征,恰如歇后语所云:白菜煮豆腐——一清二白。清代画家李鳝在《白菜图》上所题诗:“甘香得自淡淡馀,玉釜官厨味不如,他日闲居歌十亩,掩关常读老农书。”就道出了白菜清淡宜人的美味。据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江西铅山县令笪继良勤政清廉,曾立有一块“白菜碑”,碑上刻一株硕大白菜,并书“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

白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有润肠通便排毒的作用。中医认为,白菜味甘性平,可解热除烦、通利肠胃,适用于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等症。白菜将自然的一生都默默奉献给百姓,不愧“百姓之菜”的美誉。(缪士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