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復花明
只買龍頭的遊資
2023-11-30 18:34:17

​一、浙商證券:量產元年,百舸爭流

1、人形機器人進入量產元年:工業機器人、新能源車供應鏈、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加持,產業化進度有望超預期


回顧2023年:人形機器人主題投資活躍,截至2023/11/8,機器人指數漲26%,領銜機械設備行業增長。

預計2024年:人形機器人或將進入小批量量產元年,產業化落地進度有望超預期。

市場空間:預計2030年人形機器人需求量約177萬臺,全球市場空間有望達1692億元,2023-2030年CAGR達25%。

領先廠商:特斯拉Optimus、波士頓動力Atlas、優必選Walker X、小米Cyberone、小鵬PX5、敏捷機器人Digit等。

2、核心零部件:以特斯拉技術路線爲例,聚焦技術壁壘高、價值量佔比高、國產化空間大的環節

行星滾柱絲槓:價值量佔比約19%。目前產能主要集中於歐美,海外廠商售價高,降本訴求強,國產廠商邊際進步明顯。

空心杯電機:價值量佔比約8%。行業龍頭爲瑞士Maxon等,國產廠商研發推進,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國產廠商具備優勢。

減速器:價值量佔比約13%。目前減速器行業日系廠商佔主導,國內廠商關鍵技術已攻克,在工藝經驗積累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無框力矩電機:價值量佔比約16%。行業龍頭爲美國科爾摩根,國內無框力矩電機廠商已具備一定競爭力。
傳感器:力傳感器價值量佔比約11%,慣導imu價值量佔比約2%。預計以一維、三維力矩傳感器爲主,國產廠商潛力大。

3、核心標的:推薦高壁壘、高價值、國產替代迫切的環節中,高確定性、或產業鏈地位邊際改善的標的

1)選賽道:關注技術壁壘高、價值量高、國產化空間大的行星滾柱絲槓、空心杯電機等環節;

2)選公司:關注高確定性標的,及供應鏈地位的邊際改善,從無供應到供應、從Tier2到 Tier1,從零部件到集成。

關節集成:推薦三花智控、拓普集團等;

行星滾柱絲槓:推薦恆立液壓、五洲新春、長盛軸承,關注貝斯特、斯菱股份、日發精機、秦川機牀、鼎智科技、華辰裝備、浙海德曼等;

空心杯電機:推薦鳴志電器,關注禾川科技、拓邦股份等;

減速器:推薦綠的諧波、雙環傳動,關注中大力德、國茂股份、精鍛科技等;

傳感器:推薦柯力傳感、華依科技,關注漢威科技、芯動聯科、奧比中光等;

無框力矩電機:關注偉創電氣、江蘇雷利、步科股份、兆威機電等;

機器人整機:推薦埃斯怵,關注博實股份、天奇股份、匯川技術、新松稅器人、晶品特裝等。

5、風險提示:中美貿易衝突超預期,AI技術迭代不及預期,數據測算偏差風險。

 

二、【申萬機器人】上海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重點關注國產機器人

官方視頻當中的傅利葉智能的雙足機器人、智元的輪式機器人等,均爲今年年中剛發佈產品的人形機器人新秀。

#傅利葉機器人
1)9月26日開啓GR1預售,從產品發佈到預售僅2月時間;
2)全身44自由度,頭部3+手臂7×2+腿部6×2+腰部3+靈巧手6×2,自研一體化執行器,其中17個諧波,15個行星,電機自制;
3)腿部主要採用連桿結構,模擬人類直膝行走步態;
4)算法採用自適應平衡算法,可實現快速行走、避障、上下坡、抗干擾等運動能力。
#智元機器人
1)8月18日,稚暉君創辦的智元機器人發佈遠程A1,經過半年時間,機器人已實現現場穩定行走,視頻中完成多場景操作,進步極快;
2)機器人自由度49+,關節峯值扭矩350Nm,搭載10速比行星減速機;
3)反關節設計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4)未來硬件成本控制在20萬以內。
‼️從工信部重磅政策到主席考察,人形機器人戰略重要地位進一步明確。

重點關注核心部件供應商:諧波減速器【綠的諧波】;行星減速器【中大力德】;手部空心杯電機【鳴志電器】;新型減速器方案【雙環傳動】;視覺【奧比中光】【奧普特】;電機【步科股份】【禾川科技】等。

 

三、【中信科技產業】機器人2024年投資策略

28日至29日,XZX在上海市考察調研,考察調研了傅利葉智能的人形機器人GR-1等企業

觀點

1、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具身化載體,隨着AI技術的突破性發展以及特斯拉等科技企業入局,行業迎來奇點時刻

2、政策上北上廣深相繼發佈利好政策;工信部指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爲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品;近期XZX在上海考察調研時觀看了人形機器人等相關產品。人形機器人產業未來的重要性凸顯

3、在政策、技術和產業進展的多重催化下,當前位置繼續看好人形機器人的板塊級別機會。當前人形機器人處於行業早期階段,看好“硬件先行”邏輯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投資機會。

 

四、繼續強調傳感器【天風電新】機器人更新:高價值量tier2的國產替代

在人行機器人第二條主線中,我們看好高價值量需國產替代的核心零部件,除前期市場預期充分的絲槓,接下來看好傳感器的投資機會(視覺、位置和力矩傳感器)。

具體原因如下:

1)機器人本體的核心就是執行器和傳感器,傳感器特別是力矩傳感器也是高價值量需國產替代的方向。

2)接下來值得期待的:tier1 一波積極尋求傳感器合作方的行情。

3)行走測試對腿部穩定性展示等。

重點看好的標的:

1、力矩傳感器:假設全身26個關節,每個關節用1個力矩傳感器。其中22個單維力矩,單價500元;4個六維力矩,單價3000元。單維力矩傳感器單臺價值量約1.1萬元,考慮100w臺機器人,市場空間110億。若考慮單維+六維,市場空間230億。

【八方股份】:單維力矩傳感器(技術和中置電機複用,只是如何縮小需要圖紙)潛在供應商,後續期待和tier1對接。100w臺機器人假設份額30%,淨利率15%,對應機器人利潤5億元(今年主業1.7億去庫週期,明年恢復預計主業也就是3-4億利潤),給50X市值248億元,彈性大。

2、IMU:全身採用1-4個,獨立或集成於相機等其他部件中,目前T的方案價值量和用量都不詳,預計單臺價值量1-2k,100w臺機器人對應市場空間10-20億元。

【華依科技】:主營汽車測試設備及服務,慣導(IMU)爲新業務,假設份額30%,淨利率15%,對應機器人利潤0.9億元,給50X市值45億元,加上主業合計市值95億元,空間102%。

【芯動聯科】:主營高端工業慣性傳感器,往下游做模組,百萬臺機器人下,假設份額30%,淨利率30%,對應機器人利潤1.8億元,給50X市值90億元,考慮主業合計市值192億元。

 

五、人形機器論文及產業跟蹤三大增量:傳動方式+行星減速機+IMU【天風機械

核心結論:

1、當前,特斯拉機器人零部件當中佔比最高的爲直線驅動、電機以及力矩傳感器。其中,腿+小腿所要用到的行星滾柱絲槓加工難度超預期。

2、近期重要論文:UC­LA Zhu.Ta­o­y­u­a­n­m­in的博士論文De­s­i­gn of a Hi­g­h­ly Dy­n­a­m­ic Hu­m­a­n­o­id Ro­b­ot,提出的是腿部未涉及行星滾珠絲槓的方案,其核心在於大氣隙半徑電機+普通行星減速機+四連桿方案。

3、論文其他增量核心看點:1)液冷在電機及軀幹中的普遍應用;2)IMU在頭部及足部的普遍應用;3)髖部設計不同於常規機器人,呈現髖偏航軸(yaw)與髖滾軸(ro­ll)的45°傾斜角;4)T型槽在軀幹中的應用,結構件及T型槽普遍使用五軸機牀加工。

4、近期傅里葉機器人即將發佈,其在傳動系統上運用連桿方式。我們發現大量國內外人形機器人方案在膝、踝關節等處使用連桿、蝸桿、皮帶等傳動方式,這說明,當前行星滾柱絲槓未必爲唯一解,當然其性能優勢或決定了特斯拉機器人將不遺餘力實現該方案。

5、建議關注標的:

基石標的:三花智控、綠的諧波、鳴志電器、江蘇雷利(鼎智科技)

新興標的:恆立液壓、秦川機牀、柯力傳感、漢威科技、步科股份、貝斯特

新增標的:連桿-三聯鍛造、行星減速機-雙環、中大力德、IMU-華依科技


六、【中金電新】人形機器人催化頻,持續強化信心

催化1:今日東京國際機器人展召開,多家企業亮相。1)哈默納克展示了超小型諧波+伺服驅動的靈巧手。該靈巧手方案有四根手指,遠端關節採用欠驅動方案,中部指節採用RSF-3的13mm直徑的產品,根部指節採用RSF-5的22mm直徑產品,通過無背隙的機械結構和伺服控制模仿靈巧手,配合安川的機械臂可以完成抓取、放置等功能。2)新劍傳動展示了搭配自研行星滾柱絲槓的人形機器人展示機。3)川崎機器人展示了高效碼放物品等。

催化2:XZX考察傅里葉人形機器人。傅里葉GR-1身高165cm,有44個自由度(頭部3+腰部3+手臂14+手12+腿12),以及32個FSA關節組成。傅立葉此前已開放預售,逐步開啓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探索。

近期產業會議等催化是對人形機器人產業趨勢的強化;當前來看,開普勒、小鵬等越來越多的廠商發佈自己的人形機器人本體品牌,也有越來越多的零部件廠商加入人形機器人的賽道,我們持續看好人形機器人的產業趨勢和商業化落地。

我們持續看好工控廠商在人形機器人產業浪潮中的表現:

建議關注:

#1 靈巧手空心杯模組tier1:鳴志電器(未覆蓋)

#2 潛在tier1總成廠商:匯川技術

#3 加碼空心杯、無框力矩電機、驅動器等關鍵部件的二線工控廠商:偉創電氣、禾川科技、雷賽智能、雷利/鼎智、臥龍電驅

#4 無框力矩電機核心廠商:步科股份(未覆蓋)

#5 設備環節:繞線機環節 田中精機、動平衡機環節 集智股份(未覆蓋)

#6 絲槓環節:鼎智科技、貝斯特(未覆蓋)、新劍傳動(未上市)

#7 新技術方向:球形電機 麥格米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