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爲漆樹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鹽膚木或同屬植物青麩楊等葉上寄生的蟲癭。主產於四川,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產。9~10月摘下蟲癭,煮死內中之寄生蟲,乾燥後生用。

【處方用名】

五倍子。

【性味歸經】

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

【功效主治】

本品澀性較強,作用廣泛,有斂肺降火,澀腸止瀉、固崩止血、固精縮尿、斂汗生津等多方面的功效。

1、斂肺降火:用於肺虛久咳,可與五味子、罌粟殼等同用。

2、澀腸止瀉:用於久瀉不止,可單用或配訶子、枯礬等同用。

3、固精縮尿:用於遺精、遺尿,常配茯苓、龍骨治虛勞遺濁。

4、斂汗生津:用於自汗、盜汗、消渴等證,如《本草綱目》治寐盜汗,《世醫得效方》治消渴多飲,皆單味用之。

5、固崩止血:用於崩漏、尿血、便血等出血證,可單味應用,亦可配入複方中使用。

此外,外用可治瘡癬腫毒、皮膚溼爛及肛脫不收、子宮脫垂等證,可單味研末外敷或煎水燻洗,也可配合枯礬同用。

【用量用法】

1.5~6克,入丸散用。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本品酸澀收斂,故外感咳嗽及溼熱瀉痢忌用。

【參考資料】

《開元本草》:“療齒宣疳,肺臟風毒流溢皮膚作風溼癬瘡,瘙癢膿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兒面鼻疳瘡。”

《本草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溼爛,消腫毒,喉痹,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五倍子乃蟲食其津液結成者,故所主治與其同功。其味酸鹹,能斂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氣寒,能散熱毒瘡腫,其性收,能除瀉痢溼爛。”

藥物成分:含鞣酸、樹脂、脂肪、澱粉等。

藥理:可使皮膚粘膜潰瘍等組織蛋白質凝固呈收斂作用,能使血液凝固而呈止血作用。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有抗菌作用。(內容摘自楊永良主編的《中藥學》教材)

每日一味中藥——五倍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