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林浩

今年以來集合信託市場整體偏冷,但近期出現回暖跡象。11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環比均大幅增加,標品類信託產品逐漸成爲主流品種。其中,固定收益類和現金管理類信託產品佔據重要位置。

集合信託市場回暖

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數據,截至12月3日,今年以來集合信託市場累計成立25042只產品,累計成立規模6823.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718只成立數量和11974.17億元的成立規模均大幅下降。

不過,臨近年底,集合信託成立市場環比顯著升溫。同源數據顯示,11月共有45家信託公司成立了2514只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增加978只,增幅爲63.67%;成立規模439.07億元,環比增加88.03億元,增幅爲25.08%。

用益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認爲,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大幅增加可能是因爲年末信託行業“衝規模”,預計年底這段時間集合信託市場將維持較高的熱度。

向標品信託轉型

從投向領域來看,11月投向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兩大領域的信託資金增幅明顯,但從絕對規模來看,投向金融領域的信託產品依然是主力軍,佔比接近五成。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11月投向金融領域的信託產品成立規模達246.69億元,環比下降6.89%,但在整體規模中的佔比仍高達47.53%;基礎產業類信託產品成立規模達195.35億元,環比增加57.8%;工商企業類信託產品成立規模達50.84億元,環比增加57.05%;房地產類信託產品成立情況持續低迷,成立規模爲3.47億元,環比下降46.4%。

喻智表示,受年末季節性影響,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類信託產品份額有所增多,但受限於非標業務的收緊以及地方融資成本限制,信託資金的優勢不明顯。近期,城投債處於投資風口期,短期內高淨值投資者對配置城投債的興趣高漲,基礎產業類信託業務逐漸轉向城投債等標品信託。

當前,信託公司在標品類信託上逐漸發力,而固收類產品成爲主要發力方向。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統計顯示,在金融類信託產品中,11月固收類信託產品的數量佔比達到51.92%,環比提高1.28個百分點,規模佔比爲36.87%,環比提高了7.9個百分點。從投資策略來看,債券策略以82.53%的數量佔比佔據絕對市場份額。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認爲,標品業務已逐漸成爲信託行業轉型方向,從投資結構上來看,債券投資類仍是標品信託的主要品種。伴隨信託行業監管規則的不斷優化完善,信託產品的持倉透明度將逐漸與基金、理財看齊。在向主動管理轉型的趨勢下,以固收類爲主的標品信託有望成爲信託行業擴大規模的重要抓手。

現金管理類產品逐漸佔據重要位置

今年以來,現金管理類產品在標品信託業務中逐漸佔據重要位置。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截至7月底,全行業67家信託公司中已有超過30家信託公司推出了現金管理類產品,7月現金管理類信託的成立規模佔比達21.41%。

“對於低風險偏好的客戶來說,現金管理類信託產品不失爲一個較好的選擇。這類產品主要投向高流動性、低風險的票息類資產,如高等級債券、票據資產、貨幣基金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其收益率普遍高於貨幣基金或同類型的銀行理財,兼顧了收益性和流動性。”某業內人士直言。

梳理發現,目前上海信託、華寶信託、中航信託、渤海信託等公司均發行了現金管理類產品。

在明明看來,現金管理類產品既能滿足信託公司對標品業務的發行需求,也較同類競品具備一定的優勢,同時更低的投資門檻和更高的流動性也有利於進行渠道推廣和規模引流,有望成爲引領信託行業破局的關鍵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