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增長能否持續,製造業發展水平是關鍵。

印度政府日前公佈了2023年第三季度(7月~9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率爲7.6%。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此前印度央行的預測,領跑世界主要經濟體。

印度經濟在2021年開始迅猛增長,一改此前“老牛拖破車”的形象,今年又延續了強勁的增勢。在世界經濟持續面臨壓力之時,印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令其一躍成爲國際經濟舞臺上的“明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祕書長劉宗義今年前往印度進行了調研。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印度在疫情後基礎設施確有進步,尤其是莫迪政府明年面臨選舉壓力,更促使在這一方面加大資本投入,拉動GDP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度GDP總量預計將在2026年超過日本,比原先估算提前一年,並將在2027年超過德國,成爲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製造業進步

印度經濟在2023年第二季度(4~6月)同比增長7.8%,增速較第一季度的6.1%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印度央行預計2023~2024財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印度的GDP增長將達到7%,同樣高居主要經濟體的首位。

評級機構標普全球在12月4日發佈的《2024年全球信用展望》中稱,印度至少在未來三年內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但報告表示“印度能否成爲下一個全球製造業中心將是一個重大考驗,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當前,印度經濟主要由服務業引導。印度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以外包產業爲代表的服務業主導經濟發展成爲印度發展的一大特色。但製造業一直處於弱勢,製造業佔GDP比重最近十年介於14%~17%之間。

印度政府早已認識到這一問題。莫迪在2014年就任伊始,就提出了“印度製造1.0”計劃。

2019年,莫迪第二次就任總理後,提出“印度製造2.0”計劃,重點發展高級化學電池、機電產品、汽車、製藥、電信網絡、紡織產品和技術、食品製造、太陽能技術、白色家電及特種鋼等十大製造業。

莫迪起初的目標是在2020年將印度製造業佔GDP的比例由15%提高至25%,新增1億個製造業崗位,推動印度商品出口佔世界貿易總額由1.7%升至3.4%,但這一目標現已兩次推遲到了2025年。

爲了進一步推進目標,在2020年3月,印度推出“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挑選重點行業集中打造。印度政府爲參與PLI的企業提供高額補貼,讓印度在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部門增加國內生產,包括形成有彈性的供應鏈,增強制造業競爭力並提高出口。印度部分學者甚至將此稱爲“替代中國產業”計劃。

PLI首期聚焦手機制造、電子零部件和製造業。手機制造無疑是印度製造業近年來發展得最快的部門之一。坐落於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區的印度迪克森科技公司(DixonTechnologies)就是手機制造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2021年時,迪克森的製造能力還只能爲摩托羅拉組裝手機,如今它每月生產的智能手機就達50萬~60萬部,公司表示從2024年起產能將進一步提升至85萬部。

在2014年,印度全國才只有2家手機生產廠,而今年印度僅手機出口額就超過了110億美元。在出口的手機中,很多是蘋果和三星的產品。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2020年,印度產iPhone僅佔其全球產量的1.3%,2022年佔比已上升至4%,預計今年將升至7%。

今年4月,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庫克訪問印度,並表示希望在該國擴大生產規模和智能手機銷量,蘋果這一動議也獲得了其最大供應商富士康的響應。

由於獲得了技術和產能的轉移,據多方預計,到2025年,蘋果將在印度生產四分之一的iPhone,即年產5000萬部以上。

除了手機外,其他大型跨國企業也在考慮提升印度在其供應鏈中的地位。數據機構ImportYeti調查顯示,2023年1~8月期間,沃爾瑪自印度進口商品佔比,已從2018年的2%提高至如今的25%,而從中國進口商品的佔比則從2018年的80%下跌至60%。

沃爾瑪從印度進口的商品主要爲玩具、電子產品、藥品、包裝食品和麪食等。沃爾瑪的高管表示,印度勞動生產力快速增長,生產技術進步迅速,產品進口成本較低。同時,沃爾瑪在印度也擁有較爲穩固的經營基礎,從2002年開始就在印度開展采購業務。

劉宗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印度在手機、白色家電和光伏等製造業的進步,離不開中國企業的幫助,協助其在相關領域內填補空白。

不過不少專家指出,由於技術積累、供應鏈、勞動力素質等方面的原因,到目前爲止,印度在傳統制造業領域還無法與中國競爭,還無法完全替代中國商品。

印度經濟隱憂

在亮眼的經濟數據刺激下,印度股市發展一片繁榮。12月11日,印度主要基準股指NSENifty50再創新高,在此前的6日,其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今年迄今爲止,這一指數已上漲近16%,並連續第8年上漲。

摩根大通在近日的研報中分析稱:“我們認爲,推動印度股市走高的近期因素包括強勁的經濟數據、企業盈利數據、油價下跌和強勁的國內資金流。”

印度股市目前排名世界第五,並瞄準世界第四大股市的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股市從3萬億美元市值增長到4萬億美元只用了2年多一點的時間,而此前從1萬億美元到2萬億美元用了長達10年時間,從2萬億美元到3萬億美元也經歷了4年,市值每增長1萬億美元的間隔逐漸縮短。

不過印度要繼續發展經濟,離不開繼續發展製造業。對於成爲製造業中心的目標,發展強大的物流框架是關鍵,印度還需要“提高”工人的技能,增加女性勞動力的參與,以實現其“人口紅利”。

2022年,印度人的平均年齡爲28.7歲,其中15~64歲人口的比例約佔63.6%。印度自信憑藉着年輕的人口,能在全球勞動力市場分工中佔據優勢。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拉賈戈帕蘭(ShrutiRajagopalan)也稱,印度“將成爲全球最大的人才庫”。

但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教授黃迎虹認爲,印度大量的人口並不等價於人口紅利,他說:“人口要轉爲紅利,必須有良好的教育,必須有產業,必須有足夠的社會尊重和自由。”他進而表示,印度如要加速發展,就需要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充分發掘潛力。

印度的實際營商環境也並不理想。世界銀行《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印度排名第63位,在電力供應、合同執行、跨境貿易和財產登記以及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的難易程度方面,存在不少短板。

同時,即便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加持下,基於印度龐大的人口,創造就業機會仍然是一個挑戰。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的數據顯示,印度近來失業率達到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農村,由於降雨量減少導致農業產量大幅下降,農村的潛在就業機會也減少,農村失業率從略高於6%不斷上升至10.82%。

在城鎮就業問題也不盡樂觀,印度剛剛過去的排燈節刺激了製造業和消費的增長,促進了就業增長,但全球需求放緩已促使幾家大公司放慢了在印度的招聘速度,這已經從2023-2024財年第二季度的業績中可以看出。在這種情況下,預計第三季度城鎮就業增長也將下降。CMIE數據顯示,10月份有近1000萬人進入就業市場急需就業。

這對即將展開2024年大選的莫迪來說可不是好消息,同時通貨膨脹加劇有可能成爲影響莫迪順利連任的經濟因素。對此,莫迪政府已開始採取禁止大米出口等強硬措施,積極消除通貨膨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