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從事基層窗口金融服務,到2021年掛職鄉村振興局專業幫扶幹部,對中國農業銀行延川縣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曹英而言,8年光陰如白駒過隙,“三農”二字,始終貫穿着他的職業生涯。

“2021年對我來說意義非凡。這一年,我積極響應省委組織部、省鄉村振興局、省農行關於選派金融專業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掛職政策,到延川縣鄉村振興局掛職交流。”曹英告訴記者,基於多年的一線金融從業經驗,他對鄉村振興有着比較深刻的理解,到延川縣鄉村振興局掛職交流,是機遇,更是挑戰。

立足三大金融優勢,深化授信建檔服務

提到“三農”金融服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農業銀行”。作爲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堅實力量,中國農業銀行始終致力於建設和打造一支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曹英正是其中一員。

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可謂曹英帶領團隊推進鄉村振興、深化“三農”服務的鮮明風格。

談及鄉村金融服務,曹英表示金融授信是目前農業銀行延川縣支行深化“三農”服務、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工作。記者瞭解到,農業銀行延川縣支行近年來致力於推進和完善農戶信息建檔系統,金融服務覆蓋延川縣所有村鎮,通過整村建檔來評估可授信額度,爲普通農民及產業經營戶提供資金支持。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精準授信,而精準授信的難點是獲取農戶信息、評定信用等級和確定貸款額度與利率”,曹英坦言,同很多地方一樣,在延川縣推進金融服務進村入戶的過程中,免不了遇到波折,“我們工作人員走村入戶開展金融授信服務,農民拒絕錄入信息的情況時有發生。”

面對村民的不配合,曹英自有“破局”妙招。他告訴記者,“授信建檔是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也是金融服務觸角深入‘最後一公里’的紐帶,因此,農行與政府機構形成合力,前者發揮資金和專業優勢,後者發揮人熟地熟優勢,兩者優勢互補,共同開創金融服務新局面。”

多年的金融從業積澱,讓曹英深刻認識到農業銀行服務“三農”有着難以被取代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突出重點特色,服務鄉村產業振興。據農業銀行2023年中期業績發佈會披露,上半年在鄉村振興領域取得了“三個萬億”的優異成績:上半年縣域貸款增量超萬億,縣域存款新增1.2萬億元,農戶貸款餘額突破1萬億元。

第二,不斷探索創新,促進鄉村綠色發展。截至10月末,農行縣域綠色貸款餘額超1萬億元,鄉村建設領域貸款超1.5萬億元。據悉,自2020年開展考評以來,農業銀行已連續三年在服務鄉村振興全國性金融機構考評中獲評最高檔“優秀”。

第三,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快運用現代科技服務鄉村。截至10月末,農業銀行推出的農戶專屬線上融資產品“惠農e貸”餘額達7500億元;農村“三資”管理平臺覆蓋1300個縣、14萬個行政村;縣域手機銀行註冊客戶達2億戶。

深入幫扶由點及面,不斷提升服務標準

新時代鄉村發展,產業興旺是前提。想要發展產業,就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

從2019年參與農村信貸工作,到2021年掛職主管鄉村金融服務,曹英按照“打造鄉村振興示範行”工作定位,聚焦重點領域,堅定不移持續增加縣域金融供給,帶領農行延川縣支行全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其中,延川縣高家鄉村的一位脫貧戶,令他印象深刻。

“他是脫貧戶,55歲,很有想法。”一段有關幫扶的畫卷,在曹英眼前徐徐展開。“2019年脫貧後,他申請貸款做生豬養殖,經綜合評估,我們發放了5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這是他養殖業的起點。”曹英告訴記者,該農戶最初只有幾頭豬,後來發展到50多頭的規模。後來,受生豬養殖成本高、缺乏對市場行情的風險把控等因素影響,該農戶在農行延川縣支行及畜牧局等多家單位的共同幫助下,開始嘗試養牛。

據曹英介紹,延川縣的養殖條件較好,但難點在於資金需求大,“我們經過綜合評估,提供了20萬元的貸款來幫他重啓養殖事業。”如今,該農戶的養牛規模已達20多頭,在當地算養殖大戶。“他每年經濟收益有十來萬,短短几年,已和當初的脫貧戶形象相去甚遠。”說到這裏,曹英的欣慰溢於言表,“他女兒時常打電話致謝,感謝我們讓她和家人擁有了新的人生。”

這個溫情故事是曹英及農行延川縣支行工作人員在金融助力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個縮影,肩負助農重任,描繪鄉村新景,是他們始終踐行的幫扶使命。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農行延川縣支行積極深入實施金融服務糧食安全和種業振興專項行動,出臺高標準農田建設信貸政策,推出種業貸、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貸款等產品,在春耕備耕、“三夏”農忙、秋收秋種等關鍵時節開展專項行動,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助力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出更豐富、更接地氣的惠農金融產品和金融政策,匹配不同區域和產業特點,適應農戶不同需求,滿足新時代‘三農’對金融服務新需求”,曹英語氣堅定地說道。

全面落實“造血式”幫扶,多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基礎,則在於資金的注入和信息技術的支持。

曹英告訴記者,近年來延川縣支行通過傾斜政策,在信貸准入、審查審批、利率優惠等方面,持續加大對糧食安全、種業、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有效幫助當地農民和農村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推動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

除資金注入外,延川縣支行還整合金融科技資源,免費提供上線三資平臺、鄉鎮治理、e推客等系統和智慧場景,推動金融科技在農村的應用,讓更多的農民受益於先進的金融科技。據曹英介紹,今年以來,農行延川縣支行累計印製和發放惠農e貸宣傳摺頁3萬餘份、脫貧小額信貸宣傳摺頁2萬餘份,通過固定專欄宣傳、路邊宣傳牌、金融知識下鄉活動等提高居民的防詐騙識別能力和風險防範意識。

隨着金融服務工作的不斷推進,曹英也有着更深一步的思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他在切實踐行金融幫扶工作中的宗旨。

“傳統上,金融企業在鄉村振興中主要以提供貸款爲主,但我認爲‘造血式’幫扶纔是助力鄉村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曹英指出,“造血式”幫扶注重的是產業的逐步發展壯大和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在助力“三農”服務方面,農行延川縣支行不斷豐富涉農特色新場景,大力推廣“三資”管理、智慧畜牧、“e推客”、農業生產託管等一批成熟涉農特色場景,推進“黨建+信用村”、縣域醫共體等新場景建設,積極構建“開放式”“三農”場景生態。

在曹英看來,金融幫扶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的意義,還在於爲金融企業自身帶來了更大發展空間和機遇。“通過參與鄉村振興,金融企業不僅可以實現自身的社會責任,也能夠拓展業務領域,開拓新的市場空間”,曹英意味深長地說道。

回首多年來在“三農”工作中取得的成績,曹英坦言這是激勵自己不斷向前的動力,“服務‘三農’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一直在探索創新,希望能將自己的專業所學轉換成更接地氣的金融產品,更加全面地考慮到農民的訴求,更夠更加深入和精準地對他們進行幫扶。”

編輯:趙曉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