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五棱山楂: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大五棱山楂是一種巨型大楂,周圍有五個棱狀突起。果皮鮮紅,果點小而稀,果肉黃白色。

生長環境:原產自山東,主要分佈於山東、河南、山西、遼寧等地。

生理特徵:個頭巨大,平均單果重達24.3克,最大果爲31.6克。果肉細嫩,味甜微酸。

用途:可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可自然存放到翌年5月底,此時風味更佳。

文化:大五棱山楂在山東等地有較高的知名度,是當地重要的山楂品種之一。

2 超金星: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超金星山楂的果實呈圓形,果實深紅色,果肉黃白色。

生長環境:適合栽種於遼東半島、內蒙、甘肅以南、長江以北廣大地區,以及四川、雲南、貴州高原地區。

生理特徵:果大,單果重25克,果肉細嫩,果實酸甜。果實生長發育期爲170天。

用途:可食用,果實可食率95%以上。具有豐產和質優的特點。

文化:超金星山楂是一種備受歡迎的山楂品種,受到廣泛的喜愛。

3 歪把紅: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歪把紅山楂的果實倒卵形,果大,果皮鮮紅色,果肉乳白色。

生長環境:適合栽種於各地區,耐寒抗風,平原、山坡都能栽培,土壤條件以沙性爲好。

生理特徵:果實稍大,單重15克左右,果肉細密軟綿,味酸爽口,耐貯性好。

用途:主要用於製作冰糖葫蘆,也可食用。具有耐貯性好的特點。

文化:歪把紅山楂是山楂冰糖葫蘆的主要品種,廣泛應用於山楂冰糖葫蘆製作。

4 甜紅子: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甜紅子山楂外表顏色鮮紅,肉質顏色爲粉紅,果實較小巧,外表光滑,上面有細小的白斑。

生長環境:原產地在山東新泰市南流泉,適合栽種於各地區。

生理特徵:果實甜度高,口感清甜微酸,綿軟細膩。果實可食用,營養價值高。

用途:可食用,是最甜最大的山楂品種之一。

文化:甜紅子山楂被稱爲山楂中的'小甜心',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高營養價值。

5 山裏紅: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山裏紅山楂的果實近球形或梨形,果形較大,直徑可達2.5釐米,深亮紅色,有淺色斑點。

生長環境:耐寒抗風,適合在平原和山坡生長,土壤條件以沙性爲好。

生理特徵:山裏紅山楂果實較大,果肉脆嫩,味道酸甜可口。

用途:可食用,也可用於製作山楂醬、山楂茶等。

文化:山裏紅山楂是一種受歡迎的山楂品種,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常被用於製作山楂食品和藥品。在一些地方,山裏紅山楂還有民間傳說和文化故事與之相關聯。

06 磨盤山楂: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果實扁圓形,果個大,果皮深紅色,果肉粉紅較硬。

生長環境:適宜於撫順及氣候條件相近地區的栽培。

生理特徵:樹冠高大,樹勢強健,樹姿半開張,果實耐貯藏。

用途:可用於食用和加工。

文化:磨盤山楂是撫順市清源縣南口前鄉暖泉東村的一個地方良種,是當地的特色植物。

07 大綿球山楂: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果實扁圓形,果皮橙紅色,果肉黃綠色,果實偏軟。

生長環境:適應性強,可在國內大部分地區栽植。

生理特徵:果實成熟期通常在9月中下旬。

用途:適合鮮食和加工。

文化:大綿球山楂是最受歡迎的十大山楂品種之一,廣泛種植於中國各地。

08 大金星: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果實扁球形,紫紅色,果點黃色。

生長環境:適宜于山東臨沂地區各縣及福山等地的種植。

生理特徵:果點圓,鏽黃色,果肉綠黃或粉紅色,肉質較硬而質密。

用途:適宜製作多種副產品,如山楂糕、山楂脯、山楂酒、山楂汁等。

文化:被稱爲'北方珍品',在山東、山西、河北等地有廣泛種植。

09 敞口山楂: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果實扁圓形,表皮附着有黃白色果點。

生長環境:適宜於種植敞口山楂的地區。

生理特徵:果實酸甜爽口,萼筒深陷筒口寬敞。

用途:適合生食、加工和藥用,具有營養豐富、味美香甜、耐貯運的特點。

文化:青州敞口山楂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享有盛譽,並且具有百餘年的出口歷史。

10 黃果山楂:

山楂十大品種

結構:果實實球形,金黃色,直徑約1釐米。

生長環境:主要種植於新疆中部和北部地區。

生理特徵:果實綿密,味甜微酸,無汁,粉質。

用途:可鮮食和入藥,適合老年人和小孩子食用。

文化:黃果山楂在口感和營養成分上與紅山楂有所不同,被認爲是一種特殊的山楂品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