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捏捏腳,保證您不老!

我們的足底有很多的經絡、穴位,以及和心肝脾肺腎相對應的反射區。

通過按揉刺激不僅可以協助診斷疾病,還可以輔助治療疾病

如何從“腳”保健,改善整個身體的健康狀態呢?

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望的陳楓主任和桑志成主任來教大家~

01

腳上反應點

提示健康隱患

足底部有六條正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這三條是從頭走到腳,還有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是從足底往上走的。

這些經絡就和臟腑之間有直接關係,受到刺激後,經絡都運動開來,就能對臟腑起到一定的養生保健作用。

當一些臟器的反射點,正好在穴位上的時候,通過按壓刺激,就可以初步判斷這些臟腑是否有健康隱患。

腎的保健穴——太溪穴

太溪穴:足內踝尖和跟腱中間凹陷處。

用拇指去按壓,如果出現區別於正常壓痛感,特別疼的感覺,就提示可能存在腎相關的病症。

肝的保健穴——跗陽穴

跗陽穴位於外踝尖和跟腱的中點,再上三寸約一橫掌的位置。

也是用拇指去按壓,如果有劇烈的疼痛,就要關注一下肝功能有沒有問題。

02

您的腳還健康嗎?

三步判斷

那您的腳是否健康呢?可以通過這三步來判斷一下:一視、二觸、三動

視診

觀察一下腳的外觀、膚色、腳趾、腳掌、腳背等。

觸診

按壓足部,正常情況下兩秒左右顏色就會從蒼白恢復到正常,如果超過3秒,就預示着可能微循環出現問題。

再來回勾勾腳。

通過觸診初步判斷下,血管和神經有沒有問題。

動診

觀察走路的步伐是否正常。

03

中老年人常見的足部問題

中國足部科學研究院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六成的老年人日常不愛出門,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如沒有特殊需求幾乎不出門!

運動少了、曬太陽少了、呼吸的新鮮空氣也少了,就容易導致身體狀態不好。

陳主任介紹,老年人之所以不愛出門,有心理因素的原因。比如感覺自己腿腳不靈活了,怕節奏會跟不上年輕人,耽誤別人。

也有生理因素的原因,比如足部本身有一些疾病。

陳主任介紹,我們國家老年人面臨最多的足部問題就是腳涼和走路腳痛

腳涼

腳涼的原因有很多:老年機能退化、腎虛、腰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骨關節炎等等。

我們可以通過練習一個強腎健骨的動作,增強腎的溫煦能力,來緩解由於腎虛而導致的腳涼。

具體動作:先正常站立,抬起一隻腳,足底的肌肉要有意識地收縮,腳趾去抓地,單腳站30秒,然後換腳重複動作。如果比較穩定,還可以做三五個踮腳的動作。

每天做五組,可以對足部經絡、肌肉、骨骼產生刺激。但千萬要注意安全,可以手扶着一個固定的把持物。

走路腳痛

腳疼的地方不一樣,提示的病因也不太一樣。

· 平足症:很多人都存在平足的問題,但只有平足產生症狀了,才叫做平足症。主要是全足底的不適

這類患者足部缺乏相應的支撐導致足弓下降,平時要選擇對內側足弓有適當支撐的鞋。

· 筋膜炎:主要表現爲始動痛,就比如早上起牀下地的時候足跟會疼,但走一走又會緩解,走多了又開始疼。

平時要選擇足跟適當墊高的鞋,避免足弓的緊張狀態。

· 跟腱炎:疼痛部位在腳後跟後側,跳跑或者下蹲的時候經常會痛。

也要選擇適當抬高足跟位置的鞋,可以緩解跟腱的壓力。

· 脂肪墊萎縮:脂肪墊萎縮,腳觸地的時候緩衝差了,腳跟下方整個區域都會疼痛

建議選擇足後跟鬆軟的鞋或墊上一些專門的足跟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