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捏捏脚,保证您不老!

我们的足底有很多的经络、穴位,以及和心肝脾肺肾相对应的反射区。

通过按揉刺激不仅可以协助诊断疾病,还可以辅助治疗疾病

如何从“脚”保健,改善整个身体的健康状态呢?

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的陈枫主任和桑志成主任来教大家~

01

脚上反应点

提示健康隐患

足底部有六条正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这三条是从头走到脚,还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是从足底往上走的。

这些经络就和脏腑之间有直接关系,受到刺激后,经络都运动开来,就能对脏腑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当一些脏器的反射点,正好在穴位上的时候,通过按压刺激,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些脏腑是否有健康隐患。

肾的保健穴——太溪穴

太溪穴:足内踝尖和跟腱中间凹陷处。

用拇指去按压,如果出现区别于正常压痛感,特别疼的感觉,就提示可能存在肾相关的病症。

肝的保健穴——跗阳穴

跗阳穴位于外踝尖和跟腱的中点,再上三寸约一横掌的位置。

也是用拇指去按压,如果有剧烈的疼痛,就要关注一下肝功能有没有问题。

02

您的脚还健康吗?

三步判断

那您的脚是否健康呢?可以通过这三步来判断一下:一视、二触、三动

视诊

观察一下脚的外观、肤色、脚趾、脚掌、脚背等。

触诊

按压足部,正常情况下两秒左右颜色就会从苍白恢复到正常,如果超过3秒,就预示着可能微循环出现问题。

再来回勾勾脚。

通过触诊初步判断下,血管和神经有没有问题。

动诊

观察走路的步伐是否正常。

03

中老年人常见的足部问题

中国足部科学研究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老年人日常不爱出门,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如没有特殊需求几乎不出门!

运动少了、晒太阳少了、呼吸的新鲜空气也少了,就容易导致身体状态不好。

陈主任介绍,老年人之所以不爱出门,有心理因素的原因。比如感觉自己腿脚不灵活了,怕节奏会跟不上年轻人,耽误别人。

也有生理因素的原因,比如足部本身有一些疾病。

陈主任介绍,我们国家老年人面临最多的足部问题就是脚凉和走路脚痛

脚凉

脚凉的原因有很多:老年机能退化、肾虚、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骨关节炎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一个强肾健骨的动作,增强肾的温煦能力,来缓解由于肾虚而导致的脚凉。

具体动作:先正常站立,抬起一只脚,足底的肌肉要有意识地收缩,脚趾去抓地,单脚站30秒,然后换脚重复动作。如果比较稳定,还可以做三五个踮脚的动作。

每天做五组,可以对足部经络、肌肉、骨骼产生刺激。但千万要注意安全,可以手扶着一个固定的把持物。

走路脚痛

脚疼的地方不一样,提示的病因也不太一样。

· 平足症:很多人都存在平足的问题,但只有平足产生症状了,才叫做平足症。主要是全足底的不适

这类患者足部缺乏相应的支撑导致足弓下降,平时要选择对内侧足弓有适当支撑的鞋。

· 筋膜炎:主要表现为始动痛,就比如早上起床下地的时候足跟会疼,但走一走又会缓解,走多了又开始疼。

平时要选择足跟适当垫高的鞋,避免足弓的紧张状态。

· 跟腱炎:疼痛部位在脚后跟后侧,跳跑或者下蹲的时候经常会痛。

也要选择适当抬高足跟位置的鞋,可以缓解跟腱的压力。

· 脂肪垫萎缩:脂肪垫萎缩,脚触地的时候缓冲差了,脚跟下方整个区域都会疼痛

建议选择足后跟松软的鞋或垫上一些专门的足跟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