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胃潰瘍按內關穴--在大陵穴下面三指寬的地方。很多人胃不舒服,尤其是胃疼、胃潰瘍的患者,在家可以多按按這個穴位,有奇效。按摩內關穴,最好選用手指進行按壓,兩側每側10分鐘,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停止。

調養脾胃按足三里--中醫講: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說,腸胃消化方面出了問題,我們就去找足三里穴,它幾乎是包治百病的。要想養好腸胃,我們除了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位以外,我們還可以用針扎和刮痧的方法,效果也非常好。

消化不良按四縫--四縫穴屬於經外的奇穴,位置非常好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的第二條橫紋的中央。如果你有消化不良、胃積食等症狀,不妨就用大拇指用力掐按這個穴位,效果是非常神奇的。

口臭胃熱按勞宮--心包經之“滎穴”,具有凋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溼,熄風涼血之功效,故取勞宮穴治療可清心熱,瀉肝火。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熱,按勞宮-能起到清心胃火,消腫止痛的作用,也是緩解口臭的重要穴位。

口渴口臭按金津、玉液--經外奇穴,它們在口腔內,舌下繫帶左右兩側的靜脈上,左爲金津,右爲玉液。聽名字就知道它們的功能,既治療口乾口渴,又治療口臭。

感冒鼻塞按大椎--在頸後正中的位置,較大的凸起骨頭的下緣凹陷處就是大椎穴,操作的時候應該用力按住大椎穴,堅持揉動100次,對感冒引起的身體乏力、鼻塞、口乾等症狀有緩解效果。

調理脾胃按合谷--位於手背第1和第2掌骨間。這個穴位也可以很好的調理脾胃,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用大拇指進點揉,穴位處兩側,每側50下,有熱感即可。

咳嗽痰黃按魚際穴--在人體手掌大拇指根部和手腕連線的中點處。按摩魚際穴時,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點按,出現明顯的酸脹感即可。每次按摩10分鐘,每天1—2次。

乾咳咽癢按列缺穴--將手腕伸直,兩手虎口交叉,食指點在手腕的側面,可以感到食指下面骨頭上有一個明顯的縱向裂隙,此處就是列缺穴。按摩時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鐘,每日5-10次。

腎虛腎虧按太溪--太溪穴是腎經的源頭,此處的腎臟精氣比較充足,具體做法是每邊各按壓十下左右。力度不要太大,有輕微的酸脹感即可。

腎虛痛經按關元穴--取穴:站立時取穴,在肚臍下方約四指處。按摩方法:可直接用震顫按摩法,或用膏藥服帖此處。作用:有益治療痛經、尿頻、宮寒等生殖系統疾病。

壯陽強腎按商陽穴--取穴:伸直手指,在食指的指甲跟下約0.1寸處按摩方法:該穴位不宜自己鍼灸,日常可用拇指掐按或兩食指互相按摩即可。作用:對男性有較好的壯陽效用,常按摩能減緩衰老。

明目止痛按絲竹空--在眉梢凹陷處。絲竹空不但是醫治眼部疾病的一個人體重要穴位,而且不論高血壓、低血壓、腦充血、腦貧血,還是受風寒等各種原因造成的頭痛、頭暈、目眩等。

眼睛疲勞按承泣穴--位於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主治】散風清熱,改善眼睛紅痛,目赤腫痛,流淚,夜盲。此穴是穴道療法中治療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膝蓋疼痛按外膝眼穴--正坐屈膝,在髕骨下方,髕韌帶外側凹陷處。功效:膝關節炎,膝部神經痛或麻木,腳氣,下肢癱瘓,足跟痛。

疏肝理氣按章門穴--首先要站好,雙手的大拇指放在章門穴,其他4個食指彎曲使用大拇指指腹垂直對此穴位進行按摩,一直讓局部出現酸脹感爲止,按摩1~3分鐘,能夠達到疏肝健脾和理氣散結的功效,同時也能夠利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