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有兩個處方,一個是分消湯,分消湯可以用在脾臟實證,肚子腹水,積水的時候,比如說脾臟腫大,分消湯很好用。肝癌的時候,我們用補氣建中湯。我們還有一個處方叫補中治溼湯,這個補中治溼湯就是前面的補氣建中湯,把澤瀉去掉,換上當歸,木通和升麻。

補中治溼湯:

人蔘,白朮,蒼朮,茯苓,陳皮,麥冬,當歸,木通各三錢,黃芩,厚朴各二錢,升麻一錢。這個升麻可加可不加,如果病人賺藥太苦了,就把升麻去掉。

補中治溼湯在臨牀上用的時候,肝病到未期,已經是沒有辦法了,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其利之。肝癌到後期的時候,連大小便都沒有了,最重要的是小便。肝癌的病人肚子腫得很大,我們知道他是寒溼,所以,我們要去強脾。

陳皮,茯苓,蒼朮,白朮,這些都是甘淡滲溼,能夠行溼排溼的藥,麥門冬能夠潤肺,我們治肝的時候,我們要去潤肺。我們治病,不能說只針對一個髒,一定要兼顧其他的髒,氣虛了,我們加人蔘,我們要把肺強起來,加麥冬。

小腸的水氣不斷的往上,到了中膈,被肝堵到了,於是就停水在中膈,我們用上當歸,代表病人血虛了。當內臟有病的時候,不管是脾臟,還是心臟,還是肝臟,都會有血虛的現象,久病也有虛,所以,加了當歸和人蔘,補氣補血。

木通,就是因爲大便不通,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用大黃去攻。厥陰症的時候,裏寒太盛,不能攻下,只要一攻下,就不行了。

病人有虛熱,腸子又有惡氣往上逆,所以,加了黃芩和厚朴,希望能夠寬腸,讓腸氣往下走,黃芩還能解腸胃裏的宿食毒。

這個處方用上去,如果小便出來就有救了,這個時候就要增強他,增強他就要用熱藥生附子,整個厥陰篇就講了,熱多比較好,寒多不好。所以,我們會在補中治溼湯中加上生附子五錢,生硫黃七錢,這兩個用棉布包起來。

當我們在行氣利溼的時候,水已經很盛了,整個三焦都堵到了,裏寒很盛,我們需要這個藥要進入到身體的中心去,把寒溼化掉,如果只是行溼,只是外面的溼利掉,可能裏面的寒溼還是有,所以,我們會用到生附子,生附子能夠強心。心臟和小腸的中間這一段,要靠生附子來強。

生硫磺從命門到三焦,平常我們治療水腫,硫磺我們放一點下去,全身都冒汗,能夠點命門火最好的藥就是生硫磺。生硫磺下去以後,命門火會起來,腎臟的陽氣會起來。當在行陽,陽氣在走的時候,配合祛溼,行氣,治溼的藥的時候,這就是我們最後一搏,病人如果有便祕,絕對不能用大黃芒硝,一用就死。所以,這裏我們就是用木通。

在臨牀上開木通的時候,心臟的熱要移熱到小腸裏面來,木通是很好用的。所以,當歸四逆湯裏用木通,常常在小腸很冷的時候,開熱藥進去,就加一點木通,因爲小腸的蠕動要靠木通。木通除了能夠通小便以外,還能夠通大便。

原方的補中治溼湯用了很多年,如果是加了生附子和生硫磺下去,藥力會大增,這主是最後一搏,如果病人噁心嘔吐,我們再加上吳茱萸四錢,乾薑三錢,千萬不能放甘草。所以,我們在排腹水的時候,甘草,大黃,芒硝都不用。這是厥陰篇禁下,不能攻下的。

分消湯,脾臟腫大很快的,肝臟腫大就不行了,就得用補中治溼湯。

如果病人喫下去,胃氣回覆,那就救回來了。

治療肝硬化、肝癌的處方(出自《萬病回春)——分消湯和《濟生方》——補氣健中湯)

早期患者:蒼朮15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厚朴10克、香附子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枳實5克、大腹皮5克、砂仁5克、木香5克、燈心草一 把、乾薑5克、生薑5克

晚期患者:蒼朮15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厚朴10克、澤瀉10克、人蔘15克、麥門冬15克、黃岑10克

注:如果病人感覺非常冷,再加入生硫磺30克、生附子40克(這兩味藥熬煮時要用棉布包好)

溫馨提示:意在爲大家介紹倪海廈老師經方醫案等知識,僅供大家學習參考之用,大家不要粗淺地看一遍之後就自己去開方子抓藥,千人千方,如有需要,一定要請醫生辨證開方。請勿盲目試用,本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