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金融一線消息,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23銀行業發展論壇數字金融大會”於12月21日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爲“數字新趨勢,金融新使命”。 嘉實財富副總經理鄺霞在圓桌論壇“金融機構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與突破”中表示,數字化方法將會極大改變我們投資端和顧問端。具體到投資策略選擇上,對於未來一年投資趨勢,簡單來說,宏觀觀點爲內鎖A股、外配美債。

以下爲鄺霞對話實錄:

財富管理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投資端,另一方面是顧問端。

首先我覺得數字化方法包括量化研究方法,近些年來包括了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方法,將會極大改變我們投資端和顧問端,首先從投資端來說,過去十年用數字化和量化的方法來主導或者輔助投資其實已經是深入人心了,而過去兩三年來量化投資這些產品整個業績也是非常出彩的,相對於指數來說。隨着這一兩年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方法的發展,其實量化投資的模型會有進一步的進展,逐漸擺脫由人編程建立一套邏輯或者決策數,教機器怎麼思考,而是變成了把思考的方法交給機器,會創造出會思考的機器,在這個情況下機器會基於它對於增量數據、海量數據的學習,來不斷優化和迭代自己的投資模型,我覺得就是這樣的模型對於參數非常衆多而且風格非常多變的資本市場來說可能是適應性更好的,也因此可能創造更多、更好超額投資收益的。作爲我們財富端其實已經關注到市場上有一些頭部量化機構開始採用基於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量化投資方法,我們的工作就是去找到這些有競爭力的投資方法和品種提供給我們的客戶,這是投資端發生的事情。

從顧問端來說,其實人工智能對顧問端的影響我覺得是更深遠的,首先我們做顧問其實是從KYC開始,就是要了解你的客戶,懂你的客戶。因爲財富管理其實是一個溫暖的事情,最懂的人才是最暖的伴,但是不簡單是基於客戶基礎性的信息或者靜態的數據,更包括抓取一些客戶的行爲數據或者是通過交互的方式提問,對客戶的認知模式、決策方式和情緒畫像,只有基於對客戶深度理解才能提供更適合客戶的服務,並且選擇比較適合他的投資方法或者推動他做對的投資行爲,我覺得這可能是顧問端數字化或者智能化對顧問端的改變。

智能投顧也可以突破人力資源的侷限,可以給很多普惠金融的客戶提供一對一的顧問服務,還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提供7×24的雲陪伴。從財富管理來說我們非常期待着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有一天我們會出現一個能夠自我學習,不斷迭代,而且還懂你的智能投顧小助手,像科幻電影《Her》裏面線上的機器人那樣,所以我想這也是我們財富管理非常期望擁抱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現在就要開始規劃的一個事情。

就打破理財產品的剛兌,以前,中國老百姓理財相對簡單也很幸福,要麼是買房或者把錢借給建房子的人,簡單的理財方式背後有着中國過去20多年現代化和城鎮化發展的大背景,隨着房產的供應是趨於飽和,基建甚至有過度投資的情況,需求不在,給這些項目提供融資的非標固收產品肯定是供應受限而且頻頻暴雷。

但是固收產品供應少了,並不代表着老百姓想要固定收益,想要定期現金流的需求沒有了。反而隨着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可能投資人對於定期現金流能夠掌握一些,提供一些現金流生息資產的需求反而加強了。

對於未來一年投資趨勢,簡單來說,宏觀觀點叫做內鎖A股、外配美債。

過去兩年經歷了美國的美聯儲生息週期,從2022年3月份開始連續抬高基準利率,達到500基點以上。今年10月見頂了之後,美聯儲政策已經開始轉向,明年要降息了,市場已經開始交易美聯儲將降息的預期,對A股市場意味着,流動性可能會迴歸,A股也是在流動性和宏觀經濟、其他因素的影響下連續熊了三年,今天上證到達2918的點位,已經出現了非常多具有性價比的投資機會。

對於美債來說,邏輯也很簡單,美聯儲降息,對於持有美債的投資人來說,每個月享受債券的派息,隨着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行,同時債券還會增值,基本上是賺兩份錢。但是也要考慮到地緣衝突,作爲全球避風港資產的美國國債有時候在危機的時候也能提供一個危機對沖的作用,所以內鎖A股,外配美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