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代財經

“上個月你有多囂張,這個月就有多惆悵。倫敦空倉現倉,需要的快來留言。”

12月20日晚9點半,寧波貨代常江發送朋友圈,迅速收到了幾條詢價留言。

近期,受紅海地區緊張局勢影響,蘇伊士運河被按下“暫停鍵”,亞歐航線隨之告急。包括馬士基、赫伯羅特在內的多家航運巨頭,已相繼宣佈暫停途經紅海的服務。受此影響,已有至少13家船東的部分船舶選擇繞道非洲好望角。

“繞行好望角,一方面航程加長,運費也會增加。這兩週亞歐航線的運價已經上漲了40%。”常江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時間變慢,費用升高,外貿公司的貨物急需尋求其他運輸工具。中歐班列和空運作爲替代,會否在這波“紅海危機”中迎來紅利?

多家航司宣佈收取附加費

由於紅海沿岸武裝對於部分途徑紅海商船的襲擊,多家航運巨頭宣佈暫時停運所有途徑紅海的航線。

作爲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必經之路,紅海在全球海運航線中佔有重要作用,此番停擺,對全球尤其是歐亞貿易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繞行好望角,意味着總里程增加約9000公里,耗時增加約10天。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已在12月21日宣佈,因被迫繞行,所有需要繞行的航線都將統一增加每標準箱200美元的運費,自2024年1月1日起,將對大量受波及影響的航線再額外增收費用。

全球第三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達飛也在21日宣佈收取紅海附加費,標準爲每20英尺幹箱收取1575美元,每個冷藏集裝箱和特種箱收取3000美元。

據貨代從船東處更新的即期市場運價,明年初多條歐洲航線將實現漲價翻倍。一名上海的貨代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兩週的航運價格已經上漲了四、五成,明年初的航運價格可能會漲一倍以上。

此外,據澎湃報道,多位貨運代理公司人士透露,近日多家船東更新過來的即期市場運價顯示,明年1月初多條歐洲航線以及地中海航線已實現翻倍漲價。

野村證券分析師Masaharu Hirokane也表示,明年1月份,亞歐航線年運價合同將迎來續簽,屆時運價可能會普遍上漲。目前情況的嚴重程度可能和2020年—2022年的供應鏈中斷類似,就算亞歐航線海運價格上漲一倍以上也不足爲奇。

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顯示,12月22日,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爲1497美元/TEU和2054美元/TEU,較一週前分別大幅上漲45.5%和30.9%。

中歐班列諮詢量大漲

“因爲紅海局勢影響海運,外貿公司急的貨可能會找空運,但是空運能從中獲得的收益不會太大。”常江說。

他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近期是空運的淡季。“12月初貨物較多,加上年底航空公司與代理商簽訂來年協議,一般會拉高價格,當時運價上漲到50多元一公斤。而現在聖誕貨基本發完,運價已經下降到30元每公斤左右。但即使在淡季,空運價格也超出海運價格5倍以上。”

在常江看來,因爲紅海被堵獲益最多的是中歐班列,目前已有許多公司找到他訂倉。“業務諮詢量高了一倍以上,現在有些班列已經爆倉訂不到了”。

中歐班列價格雖略高於航運,但速度更快。以到德國漢堡的貨物爲例,航運一般需要28天,如今繞行需要再加10天,而中歐班列到漢堡只需要17天。

運費和運速都介於空海之間,雖在誕生之初不被部分人士看好,但中歐班列在近年憑藉其穩定性收穫更多認可,逐漸成爲中歐之間的貨運動脈之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6415列,發送貨物174.9萬標箱,運量已超2022年總運量。

時代週報記者從上海貨運中心獲悉,最近上海的中歐班列發運頻次還是在每月6列左右,較爲穩定,這個月回程較以往更多,也有6列,比平常一個月回程一兩列有明顯提升。主要原因是國內商家希望提前備好春節的貨。

不過,上海貨運公司透露,其平臺公司明年計劃發運150列,即平均每個月12列左右,較今年翻倍。但據瞭解,這目前還處於計劃階段,具體要看明年國際環境等各方面情況。

“中歐班列提供了一個穩定且高效的陸路運輸方式,相比海運和空運,中歐班列的運輸時間更短,且不受天氣和海況的影響,能夠保證貨物的及時送達。”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除了陸運和空運,全球知名的貨運代理赫爾曼物流公司空運首席執行官Jan Kleine-Lasthues表示,一些行動迅速的公司已經在嘗試轉向所謂的聯運,即涉及兩種及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這樣的替代航線可以讓客戶避開紅海的危險區域並減少繞經好望角浪費的時間。

預計明年出口有所回暖

紅海危機到底會持續多久?

物流公司OL USA首席執行官Alan Baer認爲,航運和物流客戶需要對至少90天的紅海運輸中斷做好準備。

如果按此預測,或許直到明年2、3月份,都將持續運價高漲、運力緊張的局面。目前來說,由於處於外貿淡季,紅海危機對國內外貿行業的影響有限,但若緊張局勢延續,運價上漲、運輸時長增加,勢必影響外貿企業的利潤和週轉效率。

最新公佈的11月外貿數據顯示,出口在經歷半年的負增長之後終於反彈回正,而進口則有所回落。按美元計價,11月出口同比上升0.5%,超出市場預期,進口跌0.6%。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41萬億美元,下降5.6%。

展望2024年,中國銀行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認爲,中國出口上行與下行因素並存,結構升級有望延續。預計2024年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左右,增速有望較上年回升約6.2個百分點。從出口目的地看,中國對新興經濟體出口仍是重要支撐。

華寶證券則預計,2024年,海外經濟大概率處於溫和回落、從過熱迴歸常態的過程,對我國外需影響偏中性,並無大幅的上行或下行驅動力。預計2024年出口增速呈倒U型,全年增速爲-0.3%。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認爲,2024年,全球經濟形勢依舊不樂觀,地緣政治衝突尚未迎來拐點,供應鏈的全球重構帶來了不少附加成本。但世界需要中國製造,外部挑戰下各方自華進口反而有可能獲得更多機會,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重要作用有望獲得進一步增強。

“不過,這也需要中國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探索創新合作的有效方式,即便再出現突發事件,也需要在充分預案的基礎上高效行動,減少不確定性對企業可持續經營造成的破壞。”周密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