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區,在過去外界對於南亞經濟的印象是人民生活貧困和基礎設施不足。不過如今,很多經濟學家看好南亞經濟的前景,甚至認爲它將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另一個引擎。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主任拉希德(HamidRashid)日前表示:“南亞將成爲(世界經濟)未來增長的驅動力。”南亞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印度的貢獻不小。

根據聯合國日前發佈的《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下稱“報告”),預計印度經濟在2024年增長率爲6.2%,繼續保持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地位。

報告表示,印度國內需求強勁、製造業和服務業增長迅猛、政府加大投資等因素有效抵消了當前全球經濟萎靡下行的壓力。報告還預測世界經濟增速將從2023年的2.7%降至2024年的2.4%。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祕書長劉宗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政府加大投資的背景下,印度在疫情後基礎設施確有進步,尤其是莫迪政府今年面臨選舉壓力,更進一步推動其在投資上加碼,拉動經濟增長。

印度經濟

雖然較上一次預測,聯合國將2024自然年印度經濟的預測調低了0.5%,較2023年小幅放緩,但以6.2%的增速,印度依然可以在主要經濟體中排行第一。

聯合國的這一預測與其他機構的預測大致保持一致,此前對於2023/2024財年(即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亞洲銀行預測印度經濟將增長6.7%,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Bank)的預測均爲6.3%。

對印度這樣超大人口規模的經濟體來說,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配套機制是必由之路。如今在印度,正在建設之中的道路、橋樑和機場幾乎隨處可見。有媒體評論道,素有印度金融首都之稱的孟買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建築工地。

在2021年8月,印度還飽受新冠疫情反覆困擾之際,總理莫迪就表示,印度將啓動規模達100萬億盧比(約合8.61萬億元人民幣)的基建計劃。

世界銀行此前對這一做法表示了讚揚,它表示在疫情時期,當印度私營部門需要救助時,印度增加了基礎設施支出。自此,印度政府加大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對曾經阻礙商業投資的較差道路、港口和電力設施進行整體改造。

2023年3月,莫迪又敦促基礎設施建設,表示基礎設施發展是印度經濟的驅動力,“有必要提高速度、加快步伐,以實現到2047年將印度建成發達國家的目標。”

隨着城市基礎設施的提升,印度的社會治理水平也在進步。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最近在撰文中表示:“從街頭看,新德里的城市治理有了進步。霧霾雖仍嚴重,但過去一出機場就能聞到的獨特味道,現在基本消失。這說明新德里的公共衛生狀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1月3日,印度商工部長戈亞爾(PiyushGoyal)表示,在大選來臨之前,印度將成爲一個擁有4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在2~2.5年的時間裏,印度將成爲一個5萬億美元的經濟體”。

印度大選預計將在今年4月至5月間舉行。雖然戈亞爾在選舉前發表此番言論難免有爲選舉造勢之嫌,但所言並非沒有根據,根據IMF2023年10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印度202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達到4.95萬億美元。

在樂觀情緒的支撐下,2023年印度股市實現了八年連漲,從市值來看,印度股市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較2020年3月低點計算,總市值增長了約兩倍。

1月4日,野村銀行分析師發佈了題爲《展望印度2024》, 野村表示,對印度經濟增長前景和企業盈利的樂觀預期、國內市場參與者的擴大和外資的持續流入、央行降息,以及莫迪連任的可能性,都促成了投資者對印度股市繼續上漲的預期。

野村預計,2024年印度股市的回報率將達到12%。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資金湧入印度股市的同時,來自海外的長期投資在下降。在印度股市中,中小投資者一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外界在看好印度股市的同時還看好印度的樓市。印度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DLF集團1月8日表示,企業在新德里附近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在開工之前僅用了三天,就售出了全部1113套高級公寓。DLF方面透露,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公寓是由非印度居民購買的。

南亞繁榮

聯合國在報告中表示,利率持續高企,衝突進一步升級,國際貿易疲軟,氣候災害增多,給全球增長帶來巨大挑戰。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從2023年的2.7%降至2024年的2.4%,低於疫情前的3.0%。

而報告預測南亞經濟增長在2024年保持穩健,達到5.2%,僅略低於2023年估計的5.3%,原因除了印度經濟的強勢擴張,其他不少南亞國家也表現不錯。

印度的鄰國孟加拉國,近年來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據亞洲開發銀行2023年12月19日發佈的預測,孟加拉國2024財年GDP增長雖有放緩但仍將達到6.2%,在人口過億的經濟體中僅次於印度。

孟加拉國從20世紀90年代以後,國內兩黨就達成共識,吸引外資全力發展經濟,並根據自己的國情,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服裝業,以此引導產業奮力發展。

如今,孟加拉國已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服裝出口國,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和歐洲,佔出口總額70%以上,吸納了該國數百萬的就業者,並且大部分爲女性。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家查特吉(Schmittrow Chatterjee)和印度政府前首席經濟顧問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在相關論文中表示,孟加拉國的經濟表現良好,是因爲它正在追隨以前亞洲成功經濟體的道路,即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份額與其適齡勞動人口在貧困國家中的佔比相一致。

同時,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爲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孟加拉國是南亞地區首個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據人民日報1月5日報道,截至目前,中企在孟建成公路12條、橋樑21座,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建設或即將投入運營,成功帶動數十萬當地人就業。

在2020年,孟加拉國在人均GDP上反超印度,讓印度民衆產生了焦慮感,因爲過往印度把發展目標瞄準的是其他重要經濟體,卻不想被以前沒有放在眼裏的鄰國孟加拉國反超。根據IMF的最新數據,孟加拉國的人均GDP已超過印度約200美元。

同時,深處困境的巴基斯坦經濟也有所改善。據亞洲開發銀行預計,巴基斯坦2023/2024財年(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GDP增長率將從上一財年的0.3%溫和回升至1.9%,出現回升勢頭。

報告預計,南亞通脹率從2023年估計的13.4%放緩至2024年的9.2%。當然南亞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乏風險因素,如在聯合國的報告中表示,南亞“極易受到極端天氣條件的影響,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的迴歸也將對經濟前景構成重大風險”。

南亞次大陸背靠世界屋脊面對印度洋,正面臨氣候變化影響,如尼泊爾冰川融化、印度和孟加拉國附近海平面上升等,這迫使越來越多人不得不逃離家園,成爲“氣候移民”,尋找新的生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