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2023年,國際化工企業樂天化學、英力士、三菱化學陸續宣佈退出PTA業務,上述舉動引發了市場關注,而這實際上是全球PTA過剩背景下,市場競爭加劇的結果。隨着近年來PTA裝置一體化的發展,低加工費、低利潤成爲常態,產業中的高耗能裝置面臨淘汰風險,市場迎來一輪大洗牌。而在這輪大洗牌中,國內PTA主力供應商憑藉自身優勢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這其中,也離不開期貨衍生品這一“利器”。如今,期貨已經深深融入國內PTA企業的“血液”之中。

三大石化巨頭陸續退出PTA業務敲響行業“警鐘”

2023年11月29日,國際化工巨頭英力士宣佈擬關閉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省赫爾工廠兩套PTA裝置中較小和較舊的一套。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導致歐洲的生產缺乏競爭力,集團希望將業務更多聚焦於高端新材料。

不只英力士,2023年12月22日,三菱化學官網信息稱,將子公司PT Mitsubishi Chemical Indonesia(MCCI)80%的股份轉讓給PT Lintas Citra Pratama,此舉涉及印尼PTA市場。目前,三菱化學官網已經搜索不到PTA模塊。

事實上,早在2023年2月,樂天化學便宣佈,計劃出售其持有的巴基斯坦有限公司(LCPL)75.01%的股份,徹底退出PTA業務。此次出售PTA業務獲得的資金將用於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市場,並擴大特種化學品事業,進軍環保材料事業。

物產中大期貨能化組負責人謝雯介紹,英力士、三菱化學、樂天化學均爲全球性石化公司,較早參與PTA生產經營,英力士和三菱化學還自有PTA生產工藝。“其中,英力士股權所有的PTA產能相對較高,遍佈歐洲、北美、南美及亞太,僅中國珠海,就佈局有產能235萬噸/年的PTA裝置。樂天化學在韓國原有產能35萬噸/年和60萬噸/年的兩套PTA裝置,近年均轉產PIA。LCPL股份出售後,樂天化學的PTA產能歸零。三菱化學除印尼公司外,在東北亞參股部分產能,但整體產能規模較小。”謝雯稱。

這些化工巨頭退出PTA業務實際上有跡可循。

“早在2019年,國外PTA裝置就已開始退出市場。”華瑞信息資深分析師沈銀姣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國內PTA企業2019年開始再次集中投產,目前我國PTA產能佔比已經擴大至七成,且相比國外裝置,具有規模化優勢。當前國內200萬噸/年及以上裝置的總產能已經達到6590萬噸/年,佔比爲82%,而國外PTA裝置大部分產能在100萬噸/年以下,競爭力偏弱。

同樣,在中信期貨化工組研究員林雅瑜看來,國內PTA產能高速擴張,海外PTA產能佔比逐年下滑,我國PTA企業佔據全球PTA行業主力地位,三大巨頭的市場份額被進一步稀釋。

不僅如此,近三年來,隨着亞洲一體化裝置的投產,PTA生產在能耗上更具優勢,而海外PTA裝置的生產成本高企,在大投產週期下,PTA加工費偏低,高成本的小裝置更容易被淘汰。

據廣發期貨能化首席分析師張曉珍介紹,2020年以來,國內PTA裝置累計投產3560萬噸,產能較2020年年初增長73%。供應過剩壓力下,PTA加工費持續壓縮,2023年平均加工費下行至247元/噸。

“國外中小、老舊裝置佔比較大,而國內新型、大型裝置佔比提升,加上國內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逐步完善,國內PTA行業的競爭優勢明顯。”張曉珍表示,在供應過剩、競爭加劇、利潤縮減的背景下,海外高成本PTA裝置的退出也是企業謀求變局的合理之舉。

採訪中,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化工巨頭退出PTA業務的行爲也給予了市場深刻啓示。

“一方面,規模小、技術舊、成本高的落後產能將被逐步淘汰出清,PTA產業正處在發展‘量’向發展‘質’轉變的階段,降本增效和技術升級是當前的主旋律;另一方面,PTA企業應加速上下游資源整合,把握原材料供應及下游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環節,打造更高經濟效益的PTA產業鏈,憑藉一體化、規模化、基地化等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穩固市場份額。”林雅瑜說。

縱向延伸發展成爲我國PTA產業格局主要特徵

“全球PTA產業大洗牌是市場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的PTA產業實現了從進口依存度不斷降低到出口量穩步提升的轉變。”遠大能源化工烯烴事業部總經理戴煜敏表示,我國PTA產業優勢進一步發展爲聚酯產品優勢,且單一產品優勢又發展爲產業鏈整體優勢。

對此,林雅瑜也表示,得益於新投產裝置規模大、技術新、一體化程度高,我國單噸PTA生產成本具有優勢,國產PTA衝擊海外市場,海外成本定價模式的PTA產品競爭力下降,這也促成全球PTA產業的大洗牌。“從行業發展看,當前全球基礎化工品產能已初步過剩,化工頭部企業都在積極推進市場結構優化和佈局高附加值產品業務。”她稱。

“全球PTA行業的大洗牌對於能夠合理佈局一體化裝置的企業而言,環保、生產、物流整體成本至少降低120元/噸。相反,地理區位佈局不合理的單線產能低於150萬噸/年的PTA企業恐面臨關停退出的局面。”國貿石化總經理劉德偉表示。

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近幾年,我國PTA新增產能多數來自下游聚酯企業或上游PX企業,產業鏈縱向延伸發展成爲PTA產業格局的主要特徵。

據小鼎能源PTA業務相關人員杜軍介紹,國內PTA裝置日趨規模化,2016年PTA單體產能在200萬噸/年及以上的裝置佔國內總產能的75%,而2023年佔比達到90%,且國內PTA企業不斷向上下游一體化發展。

“隨着PX—PTA和PTA—聚酯上下游配套產能佔比的擴大,PTA環節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減弱,企業對低加工費的容忍度有所提升。有上游配套產能的企業更關注PX和PTA的整體利潤,有下游配套產能的企業更關注PTA和聚酯的整體利潤。”張曉珍稱。

林雅瑜也表示,國內主流PTA企業大多都向上下游產業鏈佈局。從PX—PTA端看,約75%的PTA企業配套有PX產能;從PTA—聚酯端看,大部分PTA龍頭企業配套有聚酯產能,其中恆逸、桐昆、新鳳鳴聚酯產能規模均在700萬噸/年以上。

在她看來,一體化佈局的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抵抗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更高。自有上下游產能既保障了產銷的相對平穩,又平抑了單一環節生產成本大幅增加造成的虧損;其二,方便成本管理以及優化產品結構。一體化裝置多爲就近建設,產品短途供應省去了額外的包裝和運輸等費用,PX—PTA—聚酯的一體化生產模式也有助於企業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產品結構。

在戴煜敏看來,國內PTA產業正圍繞一體化+規模化發展,不斷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芳烴系的整體產業優勢。不僅如此,PTA企業也在積極利用期貨價格發現功能,進行原材料和產成品的庫存管理,以便鎖定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

對此,不少產業人士表示,除一體化佈局外,加速技術迭代、優化購銷模式、利用金融工具仍是企業可以發力之處。

用期貨工具輔助生產經營是企業的一門“必修課”

採訪中,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2024年PTA產能投放階段性放緩,年內待投放產能約700萬噸,下游聚酯待投放產能雖近700萬噸,但大部分爲生產利潤相對承壓的瓶片,產能實際兌現對PTA的需求拉動有限,且海外PTA新裝置計劃投產,大產能基數下,PTA行業壓力依然嚴峻。

“2024年,PTA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然存在,對於國內企業而言,將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加速實現規模化和一體化優勢,進而鞏固全球優勢。”戴煜敏稱。

同樣,恆逸國貿研究總監王廣前也認爲,2024年PTA總產能相對過剩,但經過2—3輪的產業擴張和技術升級,到2024年PTA存量裝置的技術代差已經比較明顯。

“2014年之前投產的PTA產能還有1300萬噸/年以上,這些高成本、老舊產能會在市場加工費偏低時自發地出清和關停。特別是頭部幾家PTA企業的市場體量較大,其關停老舊裝置對自身經營效益的改善效果會非常明顯。”王廣前表示。

在他看來,當前國內PTA企業需要從降低成本的角度來增強企業競爭力,包括利用原材料升貼水結構找準採購節奏、優化物流等成本費用管控。另外,對於生產成本偏高、缺少相對競爭優勢的存量老舊產能,可以在合適的時點停產檢修,甚至長時間關停,來維護行業發展和保障生產加工費用,這其實在2023年PTA環節創出歷年最大幅度的虧損後就成爲了行業共識。

“對PTA企業而言,用好期貨工具輔助生產經營也是2024年的一門‘必修課’。”王廣前表示,PTA生產企業可以利用聚酯板塊期貨衍生工具鎖定生產成本和利潤,或進行庫存優化管理。

據瞭解,目前,PTA企業期現結合提升競爭力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一是鎖定原材料、產成品價格,獲取穩定加工費;二是管理原材料、產成品庫存風險,拓寬銷售渠道;三是藉助期貨、期權工具增厚利潤。

對此,劉德偉也表示,2024年,PTA企業要及時跟蹤供需面對加工費的影響,充分利用期貨衍生品市場相關品種做好加工費的套期保值,進而保障行業的基本開工率和現金流成本,幫助下游聚酯企業提前鎖定海內外客戶的遠期採購需求,在提升中國聚酯產業鏈全球定價權的同時,進一步夯實聚酯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PTA作爲國內期貨市場中交易規模較大的品種,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經驗已經較爲豐富,PTA上下游企業普遍使用基差交易,“後點價模式”的創新發展更是爲實現買賣雙方共贏打下了良好基礎。也正是有了期貨衍生工具,我國PTA企業才能在全球產能換代的浪潮下更好地生存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