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季章

◎记者 马慜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近日,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季章就如何落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等话题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

外界以往对秦季章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身上的“招行老将”标签——他曾在招商银行工作多年。自从2020年加入吉林银行后,秦季章不负众望,将招行先进的零售转型经验付诸吉林银行的改革发展实践当中。如今吉林银行面貌一新,存贷款规模位居吉林省内同行业首位,正在向中型商业银行稳步迈进。

以建设金融强国为使命

打造全国一流城商行

作为吉林省最大的法人金融机构,吉林银行正处于向中型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吉林银行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目前资产总额已超过6521亿元,存贷款规模位居省内同行业首位,经营机构发展到364家,员工人数增加到近1.5万人,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强银行中排名第240位。

对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目标,秦季章表示,吉林银行将以敢为人先的历史使命感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

秦季章认为,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现实基础。他用这样一组数据举例:和国际对比,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8%左右,高于欧盟成员国平均比重3.8%的水平,已经接近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从规模增速来看,国内金融机构总资产持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452.82万亿元,同比增长9.5%;截至2023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234.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0.9%、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4.1%、绿色贷款同比增长36.8%、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2.6%,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在秦季章看来,这些都说明我国金融大国的地位不断强化,金融强国建设基础得到夯实。

站在新的起点上,吉林银行已将金融强国的目标内化到自身战略当中。2023年,吉林银行开启了新的三年战略发展周期。秦季章表示,吉林银行把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以建设金融强国为使命,不断强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主动融入吉林全面振兴的历史大势与战略格局,提出打造全国一流城商行的愿景目标,全力推动以零售变革为牵引的“15+11”改革变革战略,努力在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时代激流中走出一条金融强国、金融报国的“吉行之路”。

做好“五篇大文章”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既明确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长方式加速转型的重点方向,也明确了金融业精准发力的方向。”秦季章介绍称,近年来,吉林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在这五大领域持续探索发力,初步取得一定成效。

在科技金融方面,吉林银行成立吉林省首家科技支行,完善“五专四优”服务体系,2023年累计为828户科创企业发放贷款202亿元,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面达到54%。

在绿色金融方面,吉林银行提前谋篇布局,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的法人银行,落地东北首单碳减排挂钩贷款。

在普惠金融方面,吉林银行兼顾业务的政策性和商业性,构建平衡风险和收益的经营体系,普惠贷款规模、增量保持吉林省内同业首位。

在养老金融方面,吉林银行健全完善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在吉林全省率先通过全国适老服务网点认证,得到广大老年客户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数字金融方面,吉林银行构建集渠道服务、风险防控、智能营销于一体的数字金融体系,同步推进核心业务系统、数据中心、手机银行、数字信贷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

秦季章表示,下一步,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吉林银行将进一步在理念创新、机制建设、产品研发、渠道拓展、科技支撑、风险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主要包括:申请设立科创金融专营机构,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支持,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构建“4+3”绿色金融战略发展体系,更加高效落实好国家“双碳”和生态强省战略;重塑普惠业务经营体系,找准并打通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堵点;建立健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现代化服务型数字银行。

做好“五篇大文章”意味着银行要进一步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同时也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未来的资产投放方向,秦季章表示,吉林银行未来将把金融资源优先向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重点领域配置,结合吉林实际,持续加大对汽车、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倾斜力度,进一步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切实发挥绩效考核效能,真正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价值、产生更好的收益,为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撬动力、支撑力。

明确中小银行定位

依托发展防范化解风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基于这一全新要求,中小银行需要厘清自身的职责定位。“吉林银行是吉林省唯一的城商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是我们的职能使命,也是我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秦季章认为,吉林银行要把准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扎根本土、专注主业、增强特色、差异发展,奋力当好“吉林人民的银行”和全省金融服务主力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秦季章看来,适应新形势,关键是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吉林银行面向未来制定了新的改革变革路线图,围绕打造“吉林第一零售银行”“敏捷公司银行”“投金业务第二吉林银行”,提出了“212”和“五个一”发展目标,启动了涵盖15个领域的改革变革,打响了增收节支、风险化降、改革变革“三大战役”。目前改革进展顺利,为最终实现中远期战略目标夯实了基础。

防范化解风险是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机构面临的关键课题。在秦季章看来,从一定程度讲,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有风险,才有杠杆作用下的收益。但是如果风险管理不好,超过合理和可控范围,就会引发实质性的危机。他强调,尤其是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规模、资金成本、风控能力等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相比大型商业银行更易陷入危机。因此要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切实提高经营风险的能力,千方百计防范化解风险。

“防范化解风险,最根本的是要靠高质量发展。”结合吉林银行实际,秦季章从两方面介绍了风险防范化解的经验:一方面,紧盯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优化产品设计,着力补充资本,保持合理净息差,努力扩大营收和净利润;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各项监管规定,筑牢“三道防线”,完善信贷监测分析、贷后管理机制,深化特殊资产管理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进不良资产、抵债资产、特殊资产清收和潜在风险化降,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坚决守好安全发展底线,努力在金融强国和吉林全面振兴新突破征程中贡献应有力量。

秦季章坦言,由于中小城商行身份属性独特,加上多年来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吉林银行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空间较大。他表示,未来吉林银行将抓紧抓实金融强国和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战略机遇,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敏锐捕捉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信号,精准、稳健、高效优化贷款融资结构,全力推动零售、普惠及中小成长型企业资产业务跨越式发展,更好平衡风险与收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