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小人物講有趣的故事

——讀《口述重慶:從母城到江湖的民間生活史》有感

文/陶靈

手錶上的指針爲什麼會轉?小時候父親逗我說,裏面有一個小蟲蟲兒,拖着指針轉圈圈兒。那重慶解放碑上的大鐘是一隻大蟲子在拖嗎?

不!資深媒體記者馬拉說:是人在拖,他叫胡明富——1954年,解放碑上安裝了一座機械大鐘,單位派胡師傅每個星期去給鐘上一次發條,並給他配備了必須的工作工具:一隻進口手錶和一輛進口自行車。這些東西在那時候“好行(háng)勢”!有一天,重慶市總工會在大田灣體育場舉辦騎自行車比賽,胡師傅上完發條趕去參賽,拿了個第七名。這還不是因爲他常騎自行車去上發條,平時鍛鍊得好嘛。

解放碑是重慶久負盛名的地標建築,這樣的故事不吸引你麼?

那就讀讀馬拉寫的《口述重慶:從母城到江湖的民間生活史》這本書吧!從2011年4月14日開始,他就在報紙上開設“馬拉打望·城與人”專欄,記錄重慶城和城裏的人與事。如今專欄上的文章彙集成冊,洋洋灑灑51萬字。

馬拉還說,如果胡師傅不去解放碑給鐘上發條,家住碑底下的四娃子就沒得鍾可看了。那時候的普通人家裏肯定沒得鍾噻,只要聽到媽媽的一聲:“四娃子,快點去看一下解放碑上面好多鍾了!”在家中排行老四,母親口中的四娃子就會飛快地跑去看碑上的大鐘。他那時還不認識鐘點,只知道長針指到幾、短針指到幾,記牢之後,再回家告訴母親。1997年8月,重慶市第一條大型商業步行街“解放碑商業街”開工建設,曾任常務副指揮長的“四娃子”——何智亞先生如今提起“看鐘”的事,感慨萬千……

鵝嶺公園對於重慶城的人來說,之於北京人眼裏的頤和園、上海人常去的豫園、廣州人心中的越秀公園……1973年,鵝嶺公園準備重新開放,但苦於大門一直沒有一塊正式的招牌。當時的鵝嶺公園美工周延文提議,請重慶市博物館的李德益寫,他的字寫得好。這個“建議經領導同意後,他親自到博物館找到我父親。父親很快寫好,周延文將父親手跡帶回公園,領導和美工都一致叫好,當即決定採用李德益的題名。這就是鵝嶺公園園名招牌的來歷。”幾十年後,李德益的兒子李方榮這樣告訴馬拉。關鍵是,李德益在重慶市博物館就只是一個專職寫字的普通職員。

李德益的小兒子李方來還告訴馬拉:“嘉陵江大橋”幾個字也是他父親寫的,當年他親眼所見:“大約是1975年,我轉業住在家裏,看見他寫。他先是在報紙上練筆,相當於打草稿……這個橋1966年前就修好了……一直沒題橋名……就託我父親寫了掛上去,一直掛到現在。”

馬拉的《口述重慶》中記錄的一位86歲的張素珍婆婆,更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誰也想不到,身材瘦小的張素珍婆婆年輕時是臨江門、朝天門碼頭能擔扛200斤貨物的女搬運工、女抬工。她說話乾淨利落,性情爽朗大氣:“我一輩子都是下大力。”談起體力勞動的往事,她最多的感嘆是“造孽”;最愛說的口頭禪是“搞了好多名堂喲”“要做纔有,不做就沒得”。

在建築工地幹活時,她不做稍微輕鬆的“挑灰桶”的小工,要抬磚!抬梁!跟男娃兒一起抬,這樣可拿大工錢:每天1塊6角2分,是工地上最高的。張婆婆說:“有些男娃兒都抬不到我恁個好。沒得恁個簡單,下力也要技術。腳要是沒得技術,你一扯,我一扯,不扯去摔死個人呀。”

這麼爽朗大氣可愛的婆婆,你喜歡麼?花點時間去讀讀吧!這本記錄重慶小人物有趣故事的書,包你看後不會後悔。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

版面欣賞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