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粑

文/徐光惠

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具特色的美食。爱上一座城,往往是从味蕾上的一道美食开始的。

我生活在重庆大足,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巍巍宝顶山屹立于云端,5万余尊大足石刻造像闻名中外。大足有山有水有灵气,更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让你流连。邮亭鲫鱼、大足小面、丁家坡洋芋、回龙干巴牛肉、万古泡粑、老张家黑山羊等五花八门,风味各异令人回味。其中三驱李甜粑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传统名小吃。

三驱李甜粑,产于大足的三驱镇,已有80多年历史,最初由三驱镇人李松柏的祖辈所创,后来传给侄子李锡儒,李锡儒则传给儿子李道勇。

李道勇今年57岁,13岁时就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跟随父亲学习甜粑制作技艺。由于制作技艺复杂,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细致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让年幼的李道勇学起来很吃力。不是弄错了食材比例,就是火候掌握不精确,做出来的甜粑味道总是达不到要求,常常遭到父亲的严厉训斥。

李道勇没有灰心、放弃,他认真琢磨,勤学苦练,在父亲手把手的严格教授下,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周而复始,终于学会了甜粑制作技艺。长大成人后,李道勇与妻子生下一儿一女,他们开始了走街串巷卖甜粑。那时,甜粑生意惨淡,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迫于生计,李道勇夫妇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夫妇俩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大足。李道勇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不能让甜粑这门传统技艺在自己手里失传,要让家乡的味道世代传承下去。于是,他重新开始做起了甜粑。

卖甜粑没有门面,李道勇夫妇就买来一辆二手三轮车、一个炉灶、一张小桌、几张小凳,每天早晚骑上三轮车,走街串巷摆摊一路叫卖。刚开始生意并不好,有时候,天黑了甜粑还没卖完,又不能留到第二天,只好自己吃了。就这样每天起早贪黑忙活了大半年,钱却没挣着几个,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

“老李,别瞎折腾了,这个挣不了钱。”“赶紧找其他事情做吧,一家人还得吃饭呢。”亲戚朋友都劝李道勇改做其他行当,断定这甜粑小生意成不了大气候。

是放弃还是坚持?李道勇彻夜难眠,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他毅然决定坚持做下去,不能让老一辈传下来的甜粑技艺断送在自己手上,那样他一辈子都不会安心。他暗下决心:不管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一定要将甜粑技艺发扬光大。

甜粑制作工序考究,程序较多。主要分为制作脆子和表皮两大部分。甜粑的表皮是用米浆加红糖揉捏而成,在红糖面团内加上一勺用芝麻、核桃等和好的馅料,放到油锅里烙,当糖饼两面酥黄后,包的馅也在里面化开了。他坚持采用最新鲜的食材,从不偷工减料,制作过程一丝不苟。在价格上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对顾客以诚相待,遇到没钱的老奶奶,李道勇就好心送给她吃。街坊邻居坐在小摊上,一边吃甜粑,一边拉家常,镇上喜欢吃甜粑的人越来越多,都亲切地称他“李甜粑”,生意一天天好起来。

每天凌晨4点过,小镇还沉睡在朦胧的夜色中,李道勇夫妇便早早起床,生火、烧水、洗蒸笼、做甜粑,开启了一天的人间烟火。他们将打好的米浆揉成团,放在蒸笼里用旺火蒸煮。

熊熊火光映红他们的脸庞,满屋子雾气氤氲,弥漫着米的清香。在面团上均匀加入红糖,一遍遍耐心揉捏。一切准备就绪后,夫妇俩骑着三轮车,来到镇中心出摊。包好馅的面团在热油中吱吱作响,诱人的香味瞬间飘溢出来,隔老远就能闻到。刚烙出来的甜粑咬一口外脆里甜,软糯可口,回味无穷。

早上8点过,小镇从沉睡中醒来,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小摊迎来了第一拨顾客,有学生、上班族、老人,坐在小凳上吃着焦黄油香的甜粑,一脸满足的笑容。遇到赶场天,周边乡镇的居民来镇上赶场后,几乎每人都要买几个甜粑带回家,那就得排长队购买。

李道勇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的前提下,严格遵循纯手工制作流程,所有原材料均按照老法进行再次加工,在确保口味纯正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改良制作方法,以适应大众口味。付出终有回报,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镇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李甜粑,生意越来越红火,要是去晚了,就可能空手而归。

如今,李道勇将李甜粑传统技艺传承给了儿子。三驱李甜粑已成为了大足的一张美食名片,大足市民都喜欢将甜粑作为礼品赠送客人。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第一时间就会迫不及待跑去李道勇的摊上吃甜粑,吃着吃着,那深藏心底的浓浓乡愁,便一点一点悠悠地化开来。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任凭时光流逝,不变的依然是它的味道。40多年来,李道勇坚守初心,传承工匠技艺,振兴乡村美食文化,用勤劳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铸就了幸福人生。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涌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