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粑

文/徐光惠

每一座城市都有獨具特色的美食。愛上一座城,往往是從味蕾上的一道美食開始的。

我生活在重慶大足,一座有着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小城,巍巍寶頂山屹立於雲端,5萬餘尊大足石刻造像聞名中外。大足有山有水有靈氣,更有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你流連。郵亭鯽魚、大足小面、丁家坡洋芋、回龍乾巴牛肉、萬古泡粑、老張家黑山羊等五花八門,風味各異令人回味。其中三驅李甜粑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傳統名小喫。

三驅李甜粑,產於大足的三驅鎮,已有80多年曆史,最初由三驅鎮人李松柏的祖輩所創,後來傳給侄子李錫儒,李錫儒則傳給兒子李道勇。

李道勇今年57歲,13歲時就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傳承的接力棒,跟隨父親學習甜粑製作技藝。由於製作技藝複雜,每一個步驟都要求細緻嚴謹,容不得半點馬虎,讓年幼的李道勇學起來很喫力。不是弄錯了食材比例,就是火候掌握不精確,做出來的甜粑味道總是達不到要求,常常遭到父親的嚴厲訓斥。

李道勇沒有灰心、放棄,他認真琢磨,勤學苦練,在父親手把手的嚴格教授下,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重來,週而復始,終於學會了甜粑製作技藝。長大成人後,李道勇與妻子生下一兒一女,他們開始了走街串巷賣甜粑。那時,甜粑生意慘淡,難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迫於生計,李道勇夫婦只能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掙錢。

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夫婦倆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鄉大足。李道勇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不能讓甜粑這門傳統技藝在自己手裏失傳,要讓家鄉的味道世代傳承下去。於是,他重新開始做起了甜粑。

賣甜粑沒有門面,李道勇夫婦就買來一輛二手三輪車、一個爐竈、一張小桌、幾張小凳,每天早晚騎上三輪車,走街串巷擺攤一路叫賣。剛開始生意並不好,有時候,天黑了甜粑還沒賣完,又不能留到第二天,只好自己喫了。就這樣每天起早貪黑忙活了大半年,錢卻沒掙着幾個,一家人生活捉襟見肘。

“老李,別瞎折騰了,這個掙不了錢。”“趕緊找其他事情做吧,一家人還得喫飯呢。”親戚朋友都勸李道勇改做其他行當,斷定這甜粑小生意成不了大氣候。

是放棄還是堅持?李道勇徹夜難眠,經過深思熟慮,最終他毅然決定堅持做下去,不能讓老一輩傳下來的甜粑技藝斷送在自己手上,那樣他一輩子都不會安心。他暗下決心:不管再難也要咬牙堅持,一定要將甜粑技藝發揚光大。

甜粑製作工序考究,程序較多。主要分爲製作脆子和表皮兩大部分。甜粑的表皮是用米漿加紅糖揉捏而成,在紅糖麪糰內加上一勺用芝麻、核桃等和好的餡料,放到油鍋裏烙,當糖餅兩面酥黃後,包的餡也在裏面化開了。他堅持採用最新鮮的食材,從不偷工減料,製作過程一絲不苟。在價格上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對顧客以誠相待,遇到沒錢的老奶奶,李道勇就好心送給她喫。街坊鄰居坐在小攤上,一邊喫甜粑,一邊拉家常,鎮上喜歡喫甜粑的人越來越多,都親切地稱他“李甜粑”,生意一天天好起來。

每天凌晨4點過,小鎮還沉睡在朦朧的夜色中,李道勇夫婦便早早起牀,生火、燒水、洗蒸籠、做甜粑,開啓了一天的人間煙火。他們將打好的米漿揉成團,放在蒸籠裏用旺火蒸煮。

熊熊火光映紅他們的臉龐,滿屋子霧氣氤氳,瀰漫着米的清香。在麪糰上均勻加入紅糖,一遍遍耐心揉捏。一切準備就緒後,夫婦倆騎着三輪車,來到鎮中心出攤。包好餡的麪糰在熱油中吱吱作響,誘人的香味瞬間飄溢出來,隔老遠就能聞到。剛烙出來的甜粑咬一口外脆裏甜,軟糯可口,回味無窮。

早上8點過,小鎮從沉睡中醒來,街上漸漸熱鬧起來。小攤迎來了第一撥顧客,有學生、上班族、老人,坐在小凳上喫着焦黃油香的甜粑,一臉滿足的笑容。遇到趕場天,周邊鄉鎮的居民來鎮上趕場後,幾乎每人都要買幾個甜粑帶回家,那就得排長隊購買。

李道勇在保持傳統核心技藝的前提下,嚴格遵循純手工製作流程,所有原材料均按照老法進行再次加工,在確保口味純正的基礎上,大膽進行創新改良製作方法,以適應大衆口味。付出終有回報,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小鎮周邊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了李甜粑,生意越來越紅火,要是去晚了,就可能空手而歸。

如今,李道勇將李甜粑傳統技藝傳承給了兒子。三驅李甜粑已成爲了大足的一張美食名片,大足市民都喜歡將甜粑作爲禮品贈送客人。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第一時間就會迫不及待跑去李道勇的攤上喫甜粑,喫着喫着,那深藏心底的濃濃鄉愁,便一點一點悠悠地化開來。

擇一事終一生,不爲繁華易匠心,任憑時光流逝,不變的依然是它的味道。40多年來,李道勇堅守初心,傳承工匠技藝,振興鄉村美食文化,用勤勞的雙手和精湛的技藝鑄就了幸福人生。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版面欣賞

編輯:朱陽夏責編:陳泰湧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