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有保守分析师表示,降息对已陷入衰退的经济数据无济于事。

欧洲央行鹰派声量渐弱,但从近期央行官员频繁打压市场预期来看,降息周期并不会马上开启,而这次欧央行会多大程度反驳市场的降息预期备受关注。

1月25日(周四)晚间,欧洲央行(ECB)将公布利率决议,随后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召开新闻发布会。经济学家的共识是,欧央行将继续维持政策利率不变,重点关注欧央行对通胀前景的评估,以及新闻发布会拉加德对未来降息的时机和幅度的暗示。

尽管2024年以来多项数据暗示欧洲经济增长疲软,但此次议息会议欧央行仍将继续打压市场“过快过早”降息的押注。

今年以来市场对欧央行降息预期反复动摇,目前货币市场预期今年欧央行有望累计降息约130个基点,6月份首次降息的概率接近97%,而在两周前交易员押注降息将从3月或4月开始,幅度为150个基点。

富国银行和巴克莱均在报告中指出,本周的政策声明和发布会将倾向于鹰派,“拉加德可能会再次强调,从工资协议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很大,特别是服务业。”

“保不住”经济,6月降息?

分析师普遍认为,要判断欧央行何时开启降息周期需要判断欧央行究竟是更关注薪资和通胀数据,还是更关注经济数据。

去年12月份,欧央行如期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不变,将主要再融资利率、存款便利利率、边际贷款利率维持在4.5%,4%以及4.75%的历史高位,并明确表示不会进一步加息。

在这种背景下,市场预期欧央行最快可能在今年3月降息开启降息周期,为了打压市场预期,欧央行多位高官频频发声。

拉加德在达沃斯论坛期间高呼,投资者应对降息需保持耐心,“欧洲央行在夏季之前可能不会提出降息的指导方针”。市场着实被拉加德“泼了冷水”,降息预期开始降温。

一方面,尽管通胀数据整体回落,但欧洲核心通胀数据表现出比预期更强的黏性;另一方面,欧洲薪资上涨压力对通胀的影响正逐步显现。此外,红海紧张局势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拉加德和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Lane一再指出,第一季度的工资和解协议(数据将于5月公布)是一个相关的衡量标准。这被一些人视为欧洲央行可能在6月会议上首次降息的线索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宏观经济全球主管Carsten Brzeski表示:“欧央行认为降息对已陷入衰退的经济数据无济于事,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真正关注的是通胀数据。”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指出,今年6月的会议或许是欧洲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预计7月会议开始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进程,至于今年的降息将取决于数据表现,但幅度不会低于75个基点

摩根士丹利也认为,欧央行更为关注通胀和薪资的数据,预计在6月欧央行将得到线索开始降息,此后每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

摩根士丹利指出,2024年的工资的变化将是驱动欧央行货币政策的关键:

在过去几年中,核心通胀在1月份出现了相对较高的反弹幅度,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情况在2024年会否重演。但我们预计总体和核心通胀率将继续下行,2月欧元区总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分别降至2.3%和2.7%。

而工资数据将成为焦点,我们获得全面的工资数据之前(即2024年5月和6月),有关工资和利润率的叙述不太可能出现有意义的变化。因此,1月会议的重点更可能是能源价格的近期变化和近期金融条件过度宽松的影响。

为“保住”经济增速,4月降息?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欧洲央行在通胀方面的谨慎态度是为了打压市场对于欧央行一季度降息的预期,在未来经济增长和通胀疲软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将在4月份首次降息。

经济学家们认为,欧元区经济可能处于轻度衰退之中,预计第四季度GDP环比萎缩约0.3%。此前,欧元区第三季度GDP数据已显示,欧元区GDP环比下降0.1%,没有达到经济学家们预期的0增长。

巴克莱分析师指出,欧央行与市场预期的巨大差异主要源于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不同看法,以及加息对欧元区经济放缓的影响:

自上次欧央行公布经济预测以来,出现的经济数据表明,已经不太乐观的经济正进一步疲软。预计经济停滞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初,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的时间可能比之前预期的更长。

预计欧央行将在4月降息25个基点,开启宽松周期,随后连续降息25个基点。如果欧洲央行在6月开始降息,那么降息幅度将达到50个基点。

德意志银行也认为,预计此次会议欧央行将在通胀方面保持谨慎,并继续反击市场对该行将在第一季度降息的预期,但预计欧洲央行将在4月份首次降息,4月至6月期间料连续降息共50个基点,2024年料累计降息150个基点:

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胀下降将意味着实际利率上升,这将加大经济全面衰退的风险,并对劳动力市场造成真正的冲击。

法巴银行经济学家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较低的通胀数据进一步给4月欧央行政策转向提供了数据支撑,降息幅度达到125个基点提供了理由。”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