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軟銀集團官網公告稱,全資子公司Skybridge LLC於2020年4月使用阿里巴巴股份與金融機構簽訂的預付遠期合約,已分階段實施,目前已全部完成實物結算。

考慮到Skybridge已提前結算了這些合約,放棄了保留股份的選擇權,因此軟銀實際已完成對阿里此部分股份的減持。

公告顯示,該合約涉及到5.21億股(相當於6400萬股ADR)阿里股票,從2021年10月到2024年1月分階段實施完成。本次結算完成後,軟銀將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財報中,計入12592億日元(約611.2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證券收益。

軟銀明確,在協議結算期間,軟銀、Skybridge LLC或金融機構均未在市場上新交易股票,未來也沒有買賣計劃。

而在軟銀減持的同時,阿里創始人馬雲與現任董事長蔡崇信選擇了出手增持。1月2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網站一份13F文件顯示,蔡崇信家族基金Blue Pool增持了價值1.5億美元的阿里股票。另據外媒消息稱,馬雲同期也在大手筆增持阿里股票。

市場由此傳出“阿里第一大股東生變”的消息。1月24日,市場消息稱,馬雲與蔡崇信的合計持股比例已超過軟銀,成爲阿里巴巴最大股東。上海證券報記者就股東變更信息向阿里方面求證,目前未獲回應。

軟銀是阿里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投資人,其創始人孫正義與阿里的投資故事一直爲創投圈、科技圈津津樂道。不過近年來,由於在“共享辦公鼻祖”WeWork等項目上投資失利,軟銀損失慘重,連續多個季度出現虧損。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財年,軟銀共虧損1.4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80億元)。

現金流重壓之下,近年來,軟銀與阿里加速“分家”。最早在2016年,爲籌措資金成立全球最大風險投資基金願景,軟銀首次減持阿里,套現超100億美元。隨後在2019年、2020年,軟銀又多次減持,持股比例不斷下降。

2020年6月25日,孫正義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他自當日起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他正從迄今爲止最成功的投資中“畢業”。

2022年8月10日,軟銀宣佈,董事會同意結算至多2.42億份阿里巴巴ADR(“美國存托股份”)的遠期合約,預計交易總收益達4.6萬億日元(約合34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300億元),結算完成後,軟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佔比將從23.7%降至約14.6%。

據阿里2023財年報告,截至2023年7月12日,軟銀持股比例已降至13.9%。由於持股比例低於15%,軟銀喪失了對阿里的董事提名權利。而同期,蔡崇信持有阿里1.4%的股份。馬雲則因爲退休且持股比例低於5%,阿里自2021年後未對其持股比例進行披露。

此外,軟銀近期還減持了印度支付寶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商湯科技等公司的股份。

責編:孟   妹   校對:張   宇圖編:周   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