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韋英姿)1月28日,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數字文物論壇暨中紋絲路數字文物交流活動的主題演講中表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移動互聯網平臺五大技術組合而成的數字技術平臺(或稱數字技術綜合體),如果僅用於消費互聯網領域是在“自斷財路”。

他表示,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都基於上述數字技術平臺應用到傳統產業而形成,即傳統產業數字化。

“消費互聯網與社會消費相連,最大的特點是賣商品,這樣的系統環節非常短,它與產品設計、產品製造、產品配套產業鏈集羣、市場發展趨勢分析都無關。”他認爲,這是消費互聯網近10年增長規模放緩的原因,“我經常反覆說‘消費互聯網的天花板到了’”。

產業互聯網則具有六個環節。黃奇帆指出,當上述數字技術平臺與產業互聯網的六個環節相組合時,其信息靈敏度所產生的功能要大於消費互聯網。

“第一個環節是市場需求分析;第二個環節將分析的信息反饋到設計部門,設計部門根據分析設計方案;第三個環節是根據設計進行製造、加工;第四個環節涉及產業鏈的匹配系統;第五個環節是物流;第六個環節纔到消費。”黃奇帆指出,此時的產業互聯網營業額不只涉及銷售環節,“還會疊加製造的生產值、銷售的銷售值、物流的運營值以及產業配套的數值”。

“如果國內消費互聯網不進化到產業互聯網是沒有前途的,這只不過跟百貨店、超市在做競爭而已。”黃奇帆說。

他還表示,每次技術革命都會出現進入社會家庭的“五大件”。他認爲,今後二三十年人工智能也會帶來新的“五大件”,即:人形機器人、大模型、腦機互動設備、自動化駕駛車和3D打印機器。“剛纔說的五大件,誰逐鹿中原、一馬當先,誰就領先於世界。”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