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從高速發展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行業降費、競爭日趨激烈、頭部效應顯著的背景下,仍有不少差異化定位發展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規模排名迅速提升,在一些特色領域甚至躋身行業前列。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報顯示,規模排名增長最快的5家基金公司均爲中小型公司。與此同時,頭部公募規模集中度有所下降,前20位公募管理人的非貨規模近3年來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3年底佔比已降至60%以下。

不過,在行業發展馬太效應下,中小基金公司普遍面臨資本金不足、人才缺乏、品牌知名度不高、渠道議價能力不足等困境。多位業內人士看來,中小型基金公司突圍的關鍵最主要還是靠業績,根據自身的優勢走差異化道路,從投研體系搭建、人才隊伍培養、企業文化建設等綜合方面持續發力,纔可能實現可持續的躍升。

中小基金公司逆勢出圈

2023年,公募基金總規模圍繞27萬億元上下波動,以往全行業規模齊步並進的局面已不存在,各基金公司之間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近年來,公募基金產品佈局同質化嚴重,先發優勢明顯,行業形成較強的馬太效應,中小型基金公司彎道超車難上加難。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近2年來,在權益類產品整體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業績排名靠前的產品基本被中小基金公司“承包”,傳統公募巨頭旗下產品基本無緣。

以剛剛過去的2023年爲例,2023年債市上演“小牛市”,A股結構化行情再次演繹,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排名居前的產品主要來自東方基金、泰信基金、東吳基金、金鷹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

在業績“加持”之下,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產品逐步“出圈”,受到投資者追捧,由此帶動公司規模逆市增長。

以國金量化多因子爲例,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該基金的總份額爲48.75億份,管理規模超百億元。與2022年末相比,該基金的基金份額與管理規模增長幅度均超300%。從公司層面來看,相比2022年末,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多策略、國金量化精選已爲國金基金帶來了130多億元的規模增量。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如果將規模排名後50%的基金管理人視爲中小型基金公司,根據基金公司提供的2023年四季報所披露的數據,規模排名增長最快的5家基金公司分別是國金基金、東興基金、德邦基金、泰信基金和華潤元大基金,均爲中小型基金公司。以40家2023年非貨規模增逾百億的基金公司來看,超半數基金公司2022年底非貨規模低於1000億元,部分公司2023年底非貨規模突破1000億元,如長信基金、國聯基金和鑫元基金等。

與此同時,頭部公募集中度呈現下滑態勢。2023年底,前20位公募管理人的非貨規模合計佔比從2022年底的60.17%下降至57.8%。拉長時間來看,這一比重近3年來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差異化發展成逆襲祕訣

對中小基金公司來說,拼渠道、拼基金經理的號召力等並非易事,通過差異化發展推動規模提升,既是基金公司自身的先天稟賦,也是特定市場環境下的發展機遇,兩者缺一不可。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分析,2023年規模增長最快的中小基金公司中,國金基金主要依靠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提升規模,而其他基金公司主要依靠債券基金來提升規模。

不難發現,中小基金公司想要突圍,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強投研能力,走差異化競爭路線,通過在某一領域取得優秀的業績表現來促進規模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市場機遇進行戰略調整,比如2023年權益市場表現不佳,幾家中小基金公司通過佈局債券基金同樣獲得了較好的規模提升。

差異化發展是近年來很多中小基金管理公司在尋求突破中談得最多的理念之一,但究竟如何做呢?

一家規模十年翻十倍的中型基金公司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近年來,公司積極擁抱市場變化、深化發展特色業務優勢,是尋求差異化發展的核心。一方面,公司不斷深化投研一體化改革,鼓勵基金經理個人風格充分展現,強化產品投資風格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在人才儲備方面發力,通過不斷引進行業精英、自主培養優秀人才、結合多種激勵制度留住人才的良性發展機制,不斷充實團隊力量,凝聚和培養出一批有着相同價值觀和文化認同感的員工,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隊建設和有底蘊的投研文化,構成了公司最具價值的核心資本。

面臨諸多困境

公募基金行業經過25年的發展,目前已呈現出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對於中小型基金管理公司來說,想要突出重圍仍面臨着很多現實壓力。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資本金不足、人才缺乏、品牌知名度不足等是當下中小基金公司所面臨的共同困境。

上述規模十年翻十倍的中型基金公司表示,首先,頭部公司往往具備行業較好的口碑和品牌影響力,更容易吸引行業人才的加入;其次,在強大的品牌效應和頂流基金經理號召力的加持下,新發產品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關注。

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另一家華南某百億基金公司表示,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存在組織架構不完善、激勵制度不完善、基金經理的薪酬偏低缺乏競爭力、人才流失等;此外,中小基金公司營銷費用有限,知名度提升較慢,較難獲得各渠道、線上平臺的流量,即使部分產品業績優秀,仍然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關注等自身發展的問題,但同時也有行業的問題。

“由於原有產品同質化嚴重,中小基金公司受限於公司實力較難獲批或參與創新類產品。此外,公募行業馬太效應繼續增強,頭部基金公司整體運作處在產品知名度高易於銷售、對代銷渠道議價能力強的良性循環中。”上述華南某百億基金公司進一步補充。

從渠道方面來看,對於中小型基金公司來說,由於受到市場影響力有限、銷售渠道門檻較高等因素影響,難以獲得重點營銷支持。

“這是一個悖論。”一位基金資深人士表示,渠道要求基金公司達到一定規模門檻准入,但沒渠道支持規模就很難上來。

需不斷夯實內功

公募基金是憑藉專業實力和資源稟賦開展業務的行業,長期以來行業發展馬太效應顯著,首尾分化大。相比頭部基金公司,衆多中小型基金生存維艱,但不乏佼佼者抓住機遇實現突圍,規模大幅增長。

上述規模十年翻十倍的中型基金公司表示,專業的主動投資管理能力和匹配市場需求的產品儲備,是實現快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中小基金公司突圍需依靠自身持續創新能力,深入挖掘公司特色,走好差異化競爭路線,打造屬於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近年來在延續絕對收益特色業務領域投資優勢的同時,大力推動主動權益類投資發展。通過不斷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強化深度價值研究導向,密切投研互動,強化研究成果轉化;通過投研一體化改革,形成互信、互促的扁平化投資管理平臺。

上述基金資深人士認爲,中小型基金公司突圍的話,最主要還是業績,良好的業績給投資者賺到錢是最主要的發展途徑。

回顧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歷史,每一家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快速飛躍階段,都與旗下基金的業績表現正相關。因此,無論什麼樣的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必須要全力以赴地做好主動策略型產品的業績。其次,就是根據自己的優勢走差異化道路,這個優勢主要是人才優勢,根據人才不同的特長佈局特色產品。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表示,中小基金公司除了需要採取如加強資本運作、引進優秀人才、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強監管合規、提高服務水平等,還可以採取差異化的競爭措施,如把有限的資源投入某一個細分領域,通過細分領域的優勢帶動整個公司的發展。此外,中小基金公司還可以利用“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及時調整公司戰略,不斷適應市場需要,這樣或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