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國際金融中心的變遷以及一國貨幣的地位是國力興衰的重要衡量標準,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是走向金融強國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上海等地在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方面積極探索,已基本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成爲全球金融要素市場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面向未來,新時代新徵程上,建設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目標正確,步伐穩健,前景光明。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洪民表示,要建設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提升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功能,強化人民幣國際化中心功能,優化全球資源配置中心與人民幣金融產品交易和定價中心功能。

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大有可爲

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2023年9月聯合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全球前十五大金融中心中,中國有4個城市入列,包括了香港、上海、深圳、北京。

這些排名的取得和國家層面的佈局不無關係。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2009年就被確立爲國家戰略,隨後,上海在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方面積極探索,已成爲全球金融要素市場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上海擁有各類持牌金融機構超1700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佔比約1/3;第一批外資控股券商、第一家外商獨資保險控股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人壽保險公司、第一家外資法人再保險公司陸續在滬落地;“滬港通”“債券通”“滬倫通”等相繼推出……

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後,國內外對這座城市的金融國際化水平有了更多期待。“對標國際一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大有可爲,建設國際金融資產平臺,再保險國際板、人民幣國際化、金融數據跨境流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還有很多空間。”高洪民指出。

再如,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仍需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從近兩年中央及各部委的表態來看,香港作爲連接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角色已經十分清晰。

“在新的形勢下,香港需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深化同各國各地區更加開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認爲,目前香港已經形成相當規模和極具優勢的銀行體系、資本市場體系,但優質金融資產的供給已經出現一定斷層,後續應推動更多優質資產和金融資源匯聚於香港,推動更多優質中資主體赴港融資、源源不斷地爲香港輸送優質資產。

改革之路愈發明晰

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今年年初,上海市市長龔正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4年,上海要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進入3.0版。”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看來,在金融制度型開放方面,上海國際金融中心3.0版建設要關注三個新重點,即三新——新要素、新領域、新功能。要穩步推動金融數據跨境流動制度型開放,不斷促進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加快形成國際金融資產交易的制度型開放。

跨境投融資是重要環節。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曉春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必須圍繞“競爭力”和“影響力”開展工作。同時,市場需進一步提升對跨境投融資的認識。

“跨境投融資不是單純的國內資金‘投出去’或國外資金‘投進來’。”劉曉春認爲,作爲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應該更多地發展本國企業在地接受國外投資、本國企業在地對外投資、非本國企業來本地接受國際投資(融資)以及非本地本國企業來本地進行跨境投資。相應的,國際財富管理、國際資產配置都要從這個角度考慮。

同時,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於近期推出六項政策舉措,深化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上述政策涉及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跨境資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個方面。包括將“債券通”項下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業務,包含“債券通”渠道;發佈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實施細則,拓展和便利大灣區個人投資渠道;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擴大深港跨境徵信合作試點範圍,便利深港企業跨境融資;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等。

中銀研究院研究員吳丹表示,諸多改革舉措,直接利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提升,有利於增強香港地區證券、離岸人民幣債券等吸引力,提升香港地區資本市場全球競爭力。

加快建設

世界一流交易所

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需要世界一流的交易所與之匹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支持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

資本市場在過去多年間,推進註冊制改革,開啓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更清晰、基礎制度體系更完善、資源配置樞紐更通暢的嶄新生態。

僅以2023年爲例,308家年內新增上市公司中,有286家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達92.8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與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企業分別以86家與63家的數量領先,這與當下我國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目標相適配。同時,滬深交易所持續優化制度空間,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放寬資金進入比例和門檻,吸引越來越多的中長期資金“跑步”入場。截至目前,公募基金、養老金、保險等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增至15.9萬億元。權益類基金佔公募基金規模比例提升至26%,北上資金持A股流通市值增至2萬億元。

另外,爲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滬深證券交易所持續出臺約束市場主體的政策規則,同時通過“嚴監管”手段,維護資本市場“三公”秩序,對財務造假等資本市場“毒瘤”重拳出擊,讓監管真正“長牙帶刺”。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鄭彧表示,在加速構建世界一流交易所願景下,“放管服”改革一直以來都是交易所建設的主基調。近年來,滬深交易所不但持續完善作爲交易場所的共通規則,如發行、交易、退市/轉板、信息披露、紀律處分等,而且也在不斷推出自身特有規則,如板塊定位、投資者適當性、交易方式等,努力實現對市場秩序的公平監管,進而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持續不斷注入A股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發展迅速,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在全球總量中佔比超過七成,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國內幾大交易所在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的道路上飛奔急馳。上海期貨交易所已成爲全球第一大黑色金屬期貨市場和第二大有色金屬期貨市場;上海原油期貨成爲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爲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期貨市場;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棉紗期貨與棉花期貨、PTA期貨成爲紡織企業避險“三劍客”,被譽爲“全球紡織市場風向標”……依託強大的實體經濟,我國已初步建成與經濟金融發展程度相匹配、風險管理需求相適應、競爭力強的期貨衍生品市場。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張銘在第18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上期所將錨定“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戰略目標,堅守監管責任,多謀實體之需,提升服務質效,走好開放之路,穩抓技術創新,爲探索中國特色期貨監管制度和業務模式、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