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夏時報

隨着數字經濟加速發展,數據已成爲重要生產要素。而隨着各地國資背景的數據交易平臺紛紛建立,地方性數據局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1月30日,天津市數據局正式掛牌;1月25日,湖北省和河南省數據局掛牌成立;1月26日,浙江數據局在杭州掛牌成立……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4個省級層面數據局掛牌,這是自2023年10月國家數據局掛牌成立後地方數據局相繼出現,我國數據要素大市場發展形成新格局。

“地方成立數據呼應國家數據局,反映中國數據管理駛入快車道。作爲政府機構,數據局能夠更好地整合和利用本省(市、自治區)的數據資源,提高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同時,數據局還可以加強對本地數字經濟發展方向的引導和規劃,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對此,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委員會副會長吳高斌分析指出。

地方數據局紛湧背後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福建省數據管理局、江蘇省數據局、四川省數據局、內蒙古自治區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上海市數據局、天津市數據局、雲南省數據局、青海省數據局、河北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湖南省數據局等相繼掛牌亮相,在短短數月內,14家省級數據局已掛牌。

各地數據局整體目標任務都是圍繞國家頂層設計做好各地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改革發展已經從省級層面開始行動。

就在1月15日,上海數據局也掛牌成立,作爲全國率先掛牌的數據局,其設立的目標設定爲完善上海大數據管理機構的設置和職能配置,在協同聯動下再次促進上海數據要素生態的創新和發展,同時對全國後續開展的市縣機構改革起示範作用。

“近兩年,上海高度重視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及生態體系發展,先後成立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集團等多個相關單位。2021年11月,上海數據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該數據交易所的設立,重點聚焦確權難、定價難、互信難、入場難、監管難等五大關鍵共性難題,形成系列創新安排; 2022年9月,上海數據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企業註冊資本達到50億元人民幣。目前,上海市數據核心企業突破1200家,核心產業的規模超過3800億元,上海數交所掛牌的數據產品達到1700多個,交易金額10億元左右。”2月4日,上海數交所相關人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外,地方數據局成立後對於各地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目標也不盡相同。四川省數據局局長顧紅松表示,加快構建數據資源體系,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構建起全省一體化的數據資源體系,全面夯實數字四川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天津市數據局主要負責人則介紹,該局成立後,將策劃實施一批高水平數字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基層治理智治支撐等領域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

“2023年末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數字金融是指通過互聯網及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金融服務業態相結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務。數字金融是數字貨幣、數字支付、互聯網支付、互聯網貸款、數字信貸、數字證券、數字保險、數字理財等金融、金融服務外包等業態。就包含了數據要素市場的建立,多個省級數據局掛牌成立,不僅是對數據資源價值的深刻認識,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積極響應。這些機構將扮演起數據資源整合者、政策制定者和治理監管者等多重角色,爲數字金融蓬勃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也分析稱。

在朱克力看來,省級數據局的成立將有助於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協同利用,通過整合各類數據資源,推動數據在不同部門和行業之間的流通與應用,從而提升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數據局還將負責制定和執行數據相關的政策法規,爲數據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做大數據要素市場的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我國數據要素流通市場的規模,在過去多年來的各種相關論壇上,行業專家都樂觀預期將達到萬億級的規模。而現實中,以上海最爲發達的數據資產交易現實,年交易規模爲10億元左右,預想中的超級“金礦”與現實中如何打造路徑,對於各地而言,無疑是非常大的挑戰。

就在今年初,國家數據局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目標打造300個以上示範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典型應用場景,湧現出一批成效明顯的數據要素應用示範地區,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形成相對完善的數據產業生態等。

而落實到地方層面,部分省市也發佈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行動計劃,提出更加具體的落地規劃。各省數據局以推動“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爲重要抓手,結合本地實際,提出相關措施。如《海南省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基於海南實際,站在如何壯大和繁榮自貿港數據產業的角度,提出採用“1+N+X”的擴張模式,推動打造覆蓋全省、聯通國內、面向國際的數據流通交易體系,培育各類數據商、服務商等入場;廣州發佈《關於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產權分置運行機制,強化數據權益保護力度”“完善數據收益分配製度”等;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制定的《數據資產確認工作指南》,成爲國內首個針對數據資產確認制定的省級地方性標準;山東發佈《關於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探索企業數據確權、流通、交易等制度規則,對績效評價前列的“產業大腦”建設試點進行獎補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國家到地方成立數據局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可以有效打通地方數據要素之間割裂的情形,未來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數據要素流通大市場。

朱克力指出,面對區域性數據無法流轉的困境,地方紛紛成立的數據局無疑是一劑良藥。這些機構將通過多種措施打破數據孤島和數據壁壘,促進數據的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流通。首先,數據局將制定和執行數據流通規則和標準,爲數據互通互聯提供製度保障,通過明確數據權屬、流通方式、定價機制等關鍵要素,推動數據在不同主體之間有序流動和高效利用;其次,數據局將積極推動數據交易平臺建設發展,爲數據供需雙方提供便捷的交易渠道與服務支持,通過市場化交易機制,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和資源配置最優化;再者,數據局還將加強與其他地區和部門的數據互聯互通工作,推動形成全國統一的數據大市場,通過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壘,實現數據的跨區域共享和協同利用,提升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各地成立的數據局會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