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我省聚力转型升级强化市场拓展

发展壮大优强白酒企业舰队

2023年,我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超额完成年初目标。在全国白酒产业面临周期性调整、产能过剩、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等挑战中,保持两位数增长极为不易。

白酒,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发〔2022〕2号文件提出,要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今年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根据相关规划,到2027年,我省白酒产量将达60万千升,产值突破3000亿元。

紧盯发展目标,今年,我省将大力巩固提升“三个一批”综合整治成效,加快推进茅台“十四五”技改、习酒技改、国台改建等重点项目,发展壮大优强白酒企业舰队,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同时,持续办好“黔酒中国行”、海外展销等活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数字赋能促发展

2月2日,“i茅台”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茅台与消费者之间再建新的沟通桥梁。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i茅台”微信小程序还是“i茅台”App,茅台的数字化布局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更符合白酒行业数字化变革的趋势。

“i茅台”数字化营销平台、习酒5G智能化包装生产线、国台酒庄数字化仓储……当前,我省白酒企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不久前,国台获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公布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称号,入选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两部委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成为白酒行业首家同时获得两项国家级智能酿造奖项的企业。

国台酒业品牌运营负责人蒋默脉表示,在智算时代下,国台更加强调自主创新,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正加快建设产、学、研、协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创新生态。

当前,我省白酒产业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智能酿造赋能发展,促进产业持续优化升级。2023年,我省白酒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56.7。

生态酿造护品质

在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全国5家白酒企业获评“绿色工厂”,其中两家在贵州——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白酒酿造的关键要素,更是白酒品质的源头保障。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白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提出,在生产酿造的数字化、物流运输的便捷化、外观设计的多样化、消费场景的多元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品质依然是白酒产业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生态酿造,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是推动我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去年3月1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印发实施,从立法层面加大了对酱酒生产环境的保护。目前,我省白酒企业的扩产规划也均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而遵义、毕节等地正谋划实施一批河道整治、生态修复重大项目,以高水平保护赤水河特殊的酿造环境。同时,我省也不断加强与赤水河流域相关省份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赤水河流域的保护与开发。

规范发展扩产能

在2023首届世界优质白酒产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产区是集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品质优势、循环优势、集群优势和特色优势于一身的产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产区实践,中国酒业产区的轮廓已日益清晰。他认为,产能不能只做加法,盘活存量产能、提升优质产能、淘汰低效产能,才是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这方面,主产区责无旁贷。

根据我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到2027年,要形成3000亿元级酱香白酒产业集群。对于这个目标,贵州底气十足:这里是酱香型白酒原产地主产区,有以茅台为引领的优强白酒企业舰队,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目前,我省聚焦“治污、规范、升级”,采取市场化、法制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完善治污设施,系统强化治污管理,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规范产业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改善产业发展生态,取得了“改造提升、清理退出两个一批全面完成,兼并重组一批有序推进”的阶段性成效。仁怀市白酒生产企业从1925户减至983户,实现了企业“数量从多到少、规模从小到大、布局从散到聚、管理从弱到强”的根本转变,白酒产业在整治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提质增效。(记者 方亚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