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歷史深處的北碚豆花

文/鄭勁松

豆花這朵花,開遍華夏,尤其在中國南方。花園小城北碚的百花叢中,也有一朵豆花,開在歷史的深處,芳香在今天的餐桌。

南方多山多水,山種豆,水烹煮,豆大體不差,關鍵在水,水好,豆花就好。以前調製豆花,不外乎山泉水、井水、河水,現在大多是自來水。自來水也有源頭,源頭好,水就好。北碚山清水秀,豆花清雅可口。

“北碚的豆花土沱的酒,好耍不過澄江口。”這是清末就開始流傳的重慶言子。傳統意義上的北碚豆花,是河水豆花。河很有名,長江中上游重要支流嘉陵江。得益於縉雲、華鎣兩大山脈濃密的森林和植被涵養,嘉陵江北碚段水質極好,北碚豆花也由此甘洌清甜而成上品。酒,也是“水”做的“骨肉”,土沱即水土鎮,同在嘉陵江邊,北碚城區下游區區幾公里。澄江口則在城區上游,縉雲山主脈之下,著名的北溫泉附近,當年山中產煤,嘉陵江航運發達,貨物集散地,自然好耍。好耍之一,必在舌尖味蕾。北碚的豆花,土沱的酒,自是絕配。

這是非遺文化的神韻所在,豆花鎖定一座城市,河水豆花鎖定北碚小城。地方誌記載,早在清末民初,北碚豆花已頗負盛名。那時沒有自來水,靠挑夫自江邊挑水上街。河水的特點在流動,稱爲“活水”,所以,北碚“河水豆花”也曾稱作“活水豆花”。

天下豆花是一家,雖然做法各有千秋,也幾乎大同小異。北碚豆花講究“滾、嫩、綿、白”適中,“滾”在四川方言中就是“燙”的意思,所謂“牛肉要喫梗,豆花要喫滾”,適中就是熱而不燙嘴;“嫩”是細嫩又不至於筷子夾不起;“綿”是有韌性又無木質感;“白”是豆花本色,潔白如雪。“調合”就是蘸水,講究“辣、麻、香、鮮、甜”,清香、柔滑、白嫩而爽口。

傳統的豆花是“時間藝術”,製作頗爲考究,先是選出優質大豆用水浸泡,剛好泡透即可。將泡好的大豆和適量清水加入石磨中推細。把磨好的漿放入紗布過濾去渣,再倒入鍋中燒沸,然後滅火下膽水(鹽滷)點制。一個“點”字神韻全出,如杭州之“點”茶,巧功全在手上。點豆花時,鹽滷裝在一個小碗,手持長柄湯瓢慢慢均勻地沿漿面上往外刨,一直刨到鍋裏起“魚籽眼”,鍋中漸成白絮如棉花朵朵。這便是豆花之所以爲花的溫柔場景。

河水豆花有“老、嫩”之別,就是平時說的“火候”。食嫩者,用二號“品碗”(方言,大碗之意)先盛碗窖水,再將未榨的豆花舀到碗中浮起,似荷葉一般,所以又叫“荷葉豆花”。“荷葉”還可再分老嫩,晶瑩棉白的嫩荷葉浮在碗麪、垂於碗邊而不下掉,得在碗底放上托盤,以接滴下的窖水。食客夾一束荷葉,放入口中,綿而不老,嫩而不溏。不溏,指既嫩滑,又不成糊狀。如果成了糊狀,那就是豆腐腦了。

蘸水是豆花的另一半靈魂,北碚豆花也如是。筆者查考地方史料知,早期北碚豆花的調合也使用了20多味中藥,如丁香、廣香、安桂、肉桂、胡椒、花椒、大料、砂仁、紫草、甘松、甘草等香料,配以現舂現煉的油辣子、蔥花、蒜泥、薑汁、芝麻、花生仁、麻油、香油、川鹽、味精等十餘種佐料,有的還配以魚香(草),聞之清香異常,食之美味俱備,入口辣而不燥,下肚回味無窮。

與享譽川渝地區的其他豆花比,讓北碚豆花出名的並非製作工藝與調合或蘸水,而是喫豆花的人。名人豆花,是北碚豆花最突出的文化標籤。

北碚聲名鵲起,首先因爲一個名人。北碚豆花能美名遠揚,也與他有關。他就是有着“北碚之父”美譽的愛國實業家、民生公司創立者盧作孚先生。

北碚豆花的最大“帶貨人”當屬盧作孚先生。上世紀30年代初的一天,主政四川的劉湘到北碚視察防務,盧作孚以豆花爲主,另加一碟臘肉和幾碟小菜招待。劉湘喫慣山珍海味,陡然換個口味,感覺分外爽口,大加讚賞。盧作孚由此悟出門道:豆花待客,價廉物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可取,可行。於是,凡來客均以豆花款待,還由此衍生出36道小菜“構成”的“豆花宴”。1933年,中國科學社第十八次年會在北溫泉公園舉行,盧作孚在北碚“天上宮”設“豆花宴”款待與會代表,代表們稱讚“豆花宴”獨特、新穎,別具一格,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直呼“難得,難得!”

“36道小菜”真不是吹牛,而是有據可查。1939年,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由延安來到北碚,時任北碚區長盧子英設豆花席相待。42年後的1981年,高士其在《人民日報》上發文回憶:“子英留我們喫便飯,桌上擺着三十六件小菜,量都不多,非常可口,是北碚風味……”

抗戰期間,盧作孚還以豆花宴招待過郭沫若、馮玉祥、老舍、梁漱溟、梁實秋、晏陽初等衆多社會賢達與文化名流。

名人喫豆花,讓豆花出名,但豆花畢竟主要是尋常百姓光顧。如果要問老百姓口耳相傳的北碚豆花哪家最有名?當下應是“張豆花”——已進入重慶市非遺名錄。

張豆花的創始人是張正元,祖上是北碚上游不遠處的麻柳碼頭船工和搬運工。當時的麻柳碼頭很熱鬧,晚上一百多隻船停靠,自然需要餐飲。幹完活的縴夫、船工、搬運工都要喝點小酒,擺擺龍門陣。張正元的二公豆花做得好,深受工人們歡迎。張正元的父親幫二公推磨,也學着做豆花,這門手藝就被他繼承下來。

上世紀80年代初,個體經濟興起,復員回鄉的張正元和飲食服務公司簽了3年聯營合同,賣起了豆花飯。半年後,有人見他生意太好,就“搶”了他的地盤,張正元只得重新找店鋪。張正元回憶說,這樣的經歷一再重複,前後搬了八九次。但做一個地方就紅一個地方,別人也無計可施。

原因何在?張正元坦言,祕密就在誠實經營不急躁,掌握好泡豆子的時間、鹽滷加水的比例以及點制過程中對豆漿溫度的控制。2001年,“張豆花”被北碚區命名爲北碚名小喫,2014年1月成功申報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豆花,從歷史深處開放的這朵花,讓小城北碚美得更有情調和味道。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

圖片由作者提供

版面欣賞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